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族族称形成于元朝?它始于北魏拓跋氏的强加,定型于唐代的法律

文/万物君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道,“为何《封神》电影使用了那么多非汉族演员?”乌尔善回答说,“为什么不用汉族的演员,汉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元代以后才有汉族这个民族称呼。之前大家自称周人、秦人,因为民族的形成是时间形成的。”
应该说,乌尔善答非所问,没有回答主持人的提问。然后顺便“秀”了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不过,他的“知识”经不起推敲。
元朝政府虽然没为四等人的划分颁布过专门的法令,但的确存在这么一种笼统的原则,即把臣民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这种划分自然是基于种族的。所以,在元代是存在汉族这个称谓的。当然,这个称谓比现在的汉族的内涵要大,它不仅指北方的汉族,还包含女真、契丹和高丽等族。
问题是,这一称谓是元代才有的吗?

1

所谓汉族,自然是指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主体民族。他形成的时间非常早,也许新石器时代就形成了。对于他的称谓,最开始是华或者夏。相关记载有:
《论语·八佾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左传·定公·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与华夏对应的,就是所谓的戎、狄、羌、蛮、夷、氐等,例如:
《史记·七十列传·龟策列传》:“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
随着时代的推移,参与到中国历史进程的民族越来越多,如鲜卑族、女真族、契丹族等。他们有着准确的名字,而不是一律被划归为戎狄。
那么华夏族呢?族名是一成不变吗?
答案是,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当称呼自己的族群时,都以“华夏”自称。
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以“王朝之号”称呼自己或被他人称呼,例如秦人、汉人、晋人、唐人,等等。
《史记·七十列传·大宛列传》:贰师(李广利)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必矣。”
《汉书·传·匈奴传下》: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
上述“秦人”就是自己人或外国人对中国之人的称呼:不称其为华夏人,而称其为“秦人”。人们以前朝的“王朝之号”称呼当下的华夏人,自然是因为习惯使然。
可以想象到,即便是秦朝,人们也是以“秦”称呼华夏之人的。这种称呼,自然不是族群的称谓,而只能是政权的称谓。
因为习惯使然,汉朝之人被称为“秦人”。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基于汉政权的“汉人”的称呼也开始出现。相关文献如下:
《后汉书·列传·西羌传》:“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
《后汉书·列传·西域传》:“而大人休莫霸复与汉人韩融等杀都末兄弟,自立为于窴王,复与拘弥国人攻杀莎车将在皮山者,引兵归。”

2

当政权由主体民族建立,对于主体民族的称谓自然是华夏,虽然他们常常以政权的称谓代之。
然而一旦政权为少数民族建立,或者主体民族的政权偏居一隅,就会面临少数民族如何称呼主体民族的问题。
最先碰到这种问题的是五胡十六国政权吗?
不是。
他们通常自认为是戎狄,甚至出于政治需要加以强调。羯人石勒就曾言:“吾自夷,难为效。”“大兄与我俱是戎狄。”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称自己为“戎狄”,称西晋遗民为“晋人”,的确是很尴尬的事情。
随着少数民族政权对自身合法性的追求,“晋人”称谓势必要被否定。这一转变出现在北魏初年。
拓跋氏定国号为“魏”,以曹魏代汉之年为北魏史书纪元之始,就是为了否定东晋政权的合法性。与此同时,北方百余年来活跃的“晋人”,被北魏政权改为了“汉人”。

拓跋焘曾于446年发布过一个诏书,其中说:
虽言胡神,问今胡人,共云无有。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强之徒,接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
“中州刘元真”生活在两晋之际,所以,这里的“前世汉人”不是指“汉朝人”,而是具有族群称谓的意义。
相关记载还有:
《南齐书·魏虏传》:北魏“诸曹府有仓库,悉置比官,皆使通虏汉语,以为传驿。”
《南齐书·魏虏传》:“初,佛狸母是汉人,为木末所杀,佛狸以乳母为太后,自此以来,太子立,辄诛其母。”
北魏统治者喜欢给别的族群改名,例如,贬称柔然人为“蠕蠕”,贬称鲜卑慕容部人为“徒何”,贬称赫连氏为有着“卑下”之意的“屈丐”。
相比之下,称“晋人”为“汉人”已经是很不错的称谓了。
事实上,被称为“汉人”的人群只局限在山东六州,也即“汉”为北魏对“山东六州”华夏人的新称谓。
但是,对比南朝将自己称为“华”,则“汉”之称谓仍是贬称。《宋书·周朗传》就称他们为“山东杂汉”。
所以,北魏统治下的“山东六州”之人自然不愿意以“汉人”为自称。

3

北魏以来,以特定地域的人群为“汉人”,被称者并不认同,到了唐初仍被有意规避。
如果不是“汉”作为族称在唐代被纳入法律,其能否发展为民族名称,是要打上问号的。
相关记载有:
贞观二年(628),唐朝针对高昌发布了一条敕令:“诸蕃使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
唐调露二年(680),尚书省吏部下达指令:“置汉官,并具于阙色状言,拟凭勘会。”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五月《命吕休璟等北伐制》:“瀚海、 北庭、碎叶等汉兵及骁勇健儿五万骑。”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撰成于肃、代之间,书中称安禄山“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以代汉将”。
贞元十年(794),南诏王同唐使在点苍山结盟:“汉皇帝圣明,怀柔好生之德”,“愿归清化 ,誓为汉臣”。
综上可见,在唐代,“汉”作为族群名称,已经定型,并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正因为如此,白居易才在《长恨歌》中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里的汉皇当然不是指汉朝皇帝,而是指“汉族人的皇帝”,即唐玄宗。

推究“汉”作为族称受到认可的原因,至少有四点:
一是,唐初统治者有着强烈的尊汉为治心理;
二是,以“汉”、“蕃”界定内陆与边疆关系的需要;
三是,佛典中“汉地”及“汉语”频繁使用,影响了内陆民众的心理;
四是,“汉民”身份具有切实的政治经济利益。
唐朝之后,虽然有“唐人”、“宋人”“元人”“明人”和“清人”等政治性概念不断出现,但作为民族族称的“汉人”并未被替代,这充分说明,主体民族对“汉人”身份和历史中的汉朝有着强烈的认同。
参考资料:
汉族族称的出现与定型 . 何德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德章:汉族族称的出现与定型
鲜卑民族的历史事件
北朝
北魏是这样炼成的(2)
北族风云系列之三·欲迎还拒的北族汉化之路
正统与华夷之辨:北魏是如何汉化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