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执掌兵权的象征:虎符小传

本文摘自周渝著《原色三国志:汉末群英装容图鉴》

象征着兵权的兵符以虎之形态铸造,称“虎符”。现存的虎符多是以青铜、玉、黄金等材质做成的,但史籍中最初的兵符是用竹节制作,形制不明。按照《史记正义》的说法,早在传说时代,“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也就是说,远古时期就有了兵符。若不算过于缥缈的神话,那至少在西周时期兵符就已登上历史舞台。从最早的兵符实物来看,战国时代的兵符就已经用青铜制作并以老虎为外观。

1975 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郊区的杜虎符是现存年代最久远的虎符。它是战国晚期秦国杜地的兵符,青铜材质,虎身长9.5 厘米,高4.4 厘米,厚0.7 厘米。老虎造型为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这枚青铜虎符的虎身上还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兴士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也)。”铭文写明了虎符的使用方式,即右半符由国君掌握,左半符在杜地的将领手中。但凡需要调动的甲士超过50 人,就必须有君王的右符与杜地左符相合,组成一只完整的虎,否则不能行动。不过铭文也说了,若遇烽火报警等紧急情况,则不必等右符也可调兵应对。

杜虎符,战国秦,1975 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出土。其状为一只作欲走势的老虎。( 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藏)

这枚杜虎符仅有左半符,另外一半应该没用上,还在秦王手里,所以即使有人拿着它穿越回战国晚期的杜地,也没法用半面虎符调动军队。相对来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代阳陵虎符则是一枚完整的兵符。阳陵虎符长8.9 厘米,宽2.1 厘米,高3.4 厘米,姿态为卧虎,与呈欲走之势的杜虎符不同。虎之颈背有12 字错金篆书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可知是秦始皇颁发给阳陵守将使用的兵符。这枚虎符本可以中分为二,两边铭文相同,但由于年代久远,对合处已经锈死,不能分开。从其左右完整的形态来看,当时可能已发挥作用,或是秦亡时子婴集齐后献给刘邦的。

在通信不发达的时代,虎符成为统治者调兵遣将的重要凭证,为了限制将领滥用兵权,设计了合二为一方能调动兵马的规则。那么问题来了,虎符如此重要,别有用心者会不会进行仿制以夺取兵权?从生产力水平来看,虎符流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以当时的条件要仿制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虎符都只能调动相应地区的兵马,并非拿着一个老虎兵符就能包打天下。而仿制的最大难点在于,从先秦到两汉,这些兵符虽然都是老虎造型,但形态各异。我们可以看看出土文物,战国杜虎符是一只正准备行走的老虎;阳陵虎符是一只卧虎;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战国玉虎符虽也是一只卧虎,却是扁平形态。也就是说,虎符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刻铭、形状、等级皆不相同,外人很难仿制。

当然,利用虎符来擅自调兵也并非不可行,只要把国君手里的另一半偷来就行。《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就记载了一则信陵君窃虎符调兵的故事。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 年),赵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节节败退,都城邯郸被秦军将领王陵重重围困,灭亡只在旦夕之间。魏王接到赵国的救援请求后派遣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但晋鄙出兵后又驻于邺城,名为救赵,实则作壁上观。危急之际,一心想调兵救援赵国的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决定铤而走险,在门客帮助下,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君王手中的另一半虎符。随后,信陵君携魏王虎符,带着力士朱亥一同来到将军晋鄙帐中,诈称魏王令其交出兵权。晋鄙生疑之际,朱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击杀,又缴获了晋鄙手中那一半虎符。两块虎符合而为一,取得兵权的信陵君选精兵8 万人对秦军发起进击,邯郸之围遂解。

阳陵虎符,秦代,青铜材质。其状为一只卧虎。本书中周瑜所持虎符的大体形制, 即参考了这枚阳陵虎符。( 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虽然虎符并不能完全与兵权画等号,但它毕竟是调兵遣将的重要凭证,也是古代军事文化中虎崇拜的重要依据。从先秦时代开始,无论是东周列国,还是后来的秦汉帝国,尽管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统治者也不同,可兵符在外观设计上却出奇地一致——都是百兽之王老虎。当然,虎符并不是军队崇虎的唯一例证,从纷乱的先秦到尚武的两汉,无论是调兵遣将的兵符,还是朝廷给武将封的官职名称,又或是一支部队的番号,无处不见虎之身影。

兵符以虎为形传统悠久,虽然到隋朝时出现过麒麟状的兵符,但虎符仍是主流。可入唐后因为讳虎,老虎在兵符界连一席之地都没有了,兵符外形被改为鱼,武周时期又以龟代替,后又以鱼和兔子为形。所以在唐朝,兵符也不叫虎符,而叫鱼符、兔符或龟符。等到改朝换代,赵宋治天下之时,老虎终于咸鱼翻身。这个时代,不仅出现了李公麟这样擅长画虎的画家,绘制了《百虎图》《猛虎下山图》等佳作,虎兵虎将也得以在庙堂之上重见天日。

三城护军虎符,三国( 魏)。( 故宫博物院 藏)

虽说兵符恢复成老虎形态,消失了几百年的虎符回来了,可宋时奉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兵制也经过多次变革和进步,虎符早已不像先秦两汉时那般重要,只具有象征意义。正因为象征性大于实用性,制造又颇为麻烦,所宋末元初虎符就简化成了一块带老虎图纹的铜牌。王国维在《元铜虎符跋》中考证云“元之虎符俗云虎头牌”,所指的就是这种铜牌。跨越了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千年不易,曾在战争中至关重要的虎符,从此淡出了历史舞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虎符:孩子的玩具“铜老虎”竟然是战国时期调兵遣将的兵符
从持虎符到猛虎遍地走:古代军队为何抵不过老虎的诱惑?
古代调兵遣将用的 虎符
博物馆中看虎符:早已逝去的青铜文化
华夏遗珍_青铜器37_阳陵错金铜虎符
村民地里挖出一件铜老虎,把玩三年后显出一排排金字,才知是传说中的虎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