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老師說:道家上品丹法《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南老師說:最上乘大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清淨經》原文:
   《常清靜經》(又稱《清淨經》)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簡稱,大約成書于唐代,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神部。

《常清靜經》經文:

老君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衜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
    關於道家的修持方法,同佛家一樣,非常非常的多。那麼今天我給大家講,對你們諸位有利的,走道家上乘的大道,最上乘的大道,走《清靜經》的路線。那麼這個《清靜經》的路線,這一本道家經典,等於佛家最重要經典《心經》,是提綱,要點都抓住了。我想戴思博是會的,辛苦你給大家講一下,有問題我在這裡答復。因這我再講你都曉得的,你再來翻,耽誤時間。至於我們中國的這些旁聽的人,湊鬧熱的,《清靜經》應該知道,不知道就該背一下,比佛家的《心經》還厲害。

    太上老君與道教的名稱,那麼普通在中文就是老子的化身,就是老子的本身,以道教立場來講,所謂中國的老子太上老君的化身。太上老君變成一個教主了,太上是至高無上的;老君,不象西文的什麼神啊,主宰啊,老頭子。君:君長,長輩,也可以是最高的領袖。同西方宗教有不同,同中國儒家也不同,太上老君他說的常清淨經。修道做功夫,人能夠做到經常清淨,就不生不死了,就可以得道了。人修養達不到真正的清淨,我先講這段好不好?短一點,因為清淨等於佛家佛學講的涅槃、寂滅,最高的境界。

    第一段有個要點,你們真將修道學佛,就是先要認清楚佛家講的涅槃圓明清靜,道家《清靜經》特別提出來清靜,宇宙萬物同我們生命本來就清靜,現在就很清靜。清靜這個東西,不是你用功夫去找出來,你修出來一個清靜,作功夫作出來清靜,已經不清靜了,這個是智慧的認知上,特別要清楚的地方。
    ……
    第三段開始。「能遣之者,內觀其心」,這是前面兩句話的提綱、綱要,是最重要的要點。這是講修行的方法,做功夫,就是你們要問的,觀心的,道家觀心佛家觀心,同般若心經的觀心,同一個原理,同一個方法。不過佛家在般若心經的更簡化,它這裡比較實在。
    所以「能遣之者」能夠做到遣,就是把它推開,這些欲望三毒,都把它排遣了,排開了,這個方法用什麼方法?就是觀心。回轉來,譬如打坐,眼睛耳朵不看外面不聽外面,觀察自己思想情緒這個道家中國文化,佛家來沒有來,這種觀心的方法,過去中國傳統的五千年前就有了,這叫「內視」,這個方法叫內視。
    中國的古代,內不對於外,返轉來對自己,內視,也叫做修到長生不死,叫做四個字,古文,最初的古文,長生久視之道。長久的,內觀的自性沒有昏迷過,永遠清醒看著,太陽一樣月亮一樣照著,內觀,返觀的。佛家講觀音菩薩修聲音的法門,叫返聞聞自性,就是內觀的。
    先講到這裡,這一段很重要。
    ……
    觀心的問題,內觀,中國印度上古都走的內觀,所以中國的醫學也就是道家的十二經脈十四經脈五臟六腑講的那麼清楚,它是修道的人內觀看清楚了。真的精神內觀了,自己五臟六腑氣脈,乃至每個細胞每一個都看得很清楚,這是初步啊。
    看清楚了就是得道了?不是喲,初步的功夫。所以佛教裡頭印度有不淨觀白骨觀,同一個路線,表達的不同,方法不同。
    所謂講氣脈,古代為什麼有氣脈呢?沒有現在的科學。你們今天在這裡聽說上午就兩部,用呂先生公司發明的,這是中國第一個發明的,量這個氣脈,你們今天已經測驗過了。他這個初步發明到現在花了很多錢,他還要再研究很精密的下去。那麼我們現在通過電的作用,在身體的反應看出來,那麼過去的中醫用三個指頭,用意識體會,中醫用三個指頭已經是後代了,原來的中醫沒有用指頭,所謂望聞問切,一來他把他自己看出來自己身體內部,你的身體內部外面,他已經一來就看清楚了。那麼這個話不是理想,真有這個功夫,所以密宗曉得了,在印度看光啊,練習看光,觀空啊,是走這個路線。
    ……
    但是那些方法,拿上古來講,拿《清靜經》來講,拿真正佛法觀心來講,那些方法已經變成下等了。心清靜能夠反觀自己是做得到的。為什麼大家作功夫那麼久,因為你心不清靜,沒有做到真正的清靜。
    所以《清靜經》給你講的很簡單,可是很深奧。
    ……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淺析清靜經》

-----------------------------------------------------

    道家有一本經典寫得非常好,將近四百個字,叫做《清靜經》,你們不管學佛修道的找來念念看。《清靜經》可以同佛家的《心經》媲美,但是如果講學術,對不起,那是仿照佛家《心經》來的。

   《清靜經》上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一個人能夠常清靜,天地的力量會回到你生命上來。所以一念清靜有如此之重要,比佛家講的功利一點。佛家講了半天空啊,好像我們做生意一樣,誰願意抓空的!道家很會誘惑人,他不做蝕本的生意,「天地悉皆歸」,一投資就一本萬利,這還不幹嗎?!
    ……

    上品丹法「不以察求」,不是在裡頭閉起眼睛打坐觀察,看個光啊!守個氣呀!還守個竅呀!打坐的人守竅,當你守在這裡,心不曉得想到哪裡去了。哪個人能夠守竅守到永遠不動一個念頭的?如果有這樣的人,雖然不神通,也要神經了。有些人說,我這裡在跳,你天天看守著這裡,那個氣血向這裡沖,搞得不好就是鼻子出血,如果作意太過,尤其是中老年人,加上血壓不對的,算不定就腦充血。千萬不要玩這個,最好走上品丹法,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也不要守,也不要管。我上次提過道家的《清靜經》,你們好好去看一看,文字很短,內容非常非常好。佛教的《心經》是講心性之道,《清靜經》裡頭還帶著講工夫,這個是上德。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我說參同契》

    淵源於道家老子思想,純粹從道教立場,發揮《道德經》修養的妙義,而不同於丹道家的修煉方術,頗有相當價值的,要算道教的《清靜經》為最好。但《清靜經》的著作,雖然號稱為太上所說,實為晚唐時代的作品,而且章制體裁,極力仿效佛教的《心經》,名辭術語,也多探納佛學的名相。我們如果不談考據,只論內容,放棄時間與門戶觀念,那麼,《清靜經》不但可以代表道家與道教的必讀之書,如要瞭解晚唐以後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儒、釋、道三教思想融會貫通的情形,也是必讀之書。
   《清靜經》全篇的原文,共計三百九十二字,其中所謂的空、六欲、三毒、苦海等名辭,都是佛家的術語,我們如果借用禪宗五祖的語意為它作評價,便可以說:「後世依此修行,亦可以入道矣。」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禪宗與道家》

 


 

相關主題:
南老師說:道家上品丹法《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http://greatsupreme.joinbbs.net/viewthread.php?tid=1760

 

尚南論壇·南懷瑾書友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怀瑾老师说道教《清静经》
气功、丹功、定功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王松齡玄關之修煉方法
论性命之三
闵小艮与西竺心宗刍议
(13)[转载]淺談呂純陽祖師《百字銘》中的「養氣」(朱穗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