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花在文学中代表的是怎样的意象和精神?

  无论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梅花都在其中。足见古代文人墨客对梅花的偏爱于推崇。

  文人为何如此看重梅花?因为梅花身上有两个特质:一是傲雪;二是清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些诗句,都是点赞梅花的傲视冰雪品质。

  说到咏梅,我国古典诗歌吟咏梅花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诗经》、《楚辞》中遍撷群芳,都没有梅花的踪迹。直到魏晋南北朝时,这种花才在诗文中次第开放。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太平御览》引《荆州记》所载的那个故事了:

  陆凯于范哗私交甚好,曾折梅花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时候的梅花是"春天" "复苏"的代表,也是寄托对故人的思念之类的,其用法和其他几种春开之花大同小异,还比较单纯。

  初唐时候,陈子昂等人将咏物诗的兴寄提升到了文学理论的高度,这使得咏物诗开始拥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内涵。由此开始,咏梅诗不但数量增多,而且内容才开始趋于丰富多彩。因此唐代咏梅诗中,以兴寄特色最为突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一句"寒梅著花未",寄托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一种生不逢时的无奈和感伤随花香流散。

  由于兴寄手法的使用,唐诗中的梅花很多并不是真正的诗歌主题,只是一个抒情的媒介而已。到唐中后期乃至两宋,真正咏梅本身的诗作才多了起来。如我们所熟悉的林逋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之"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陆游之"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此三子可谓宋代梅花诗的三座高标,他们的优秀作品,引发了一代咏梅之风潮。

  而真正使这一风潮得以持续的原因,是当时宋朝政坛风太大,太冷了,旁边的花太软,太娇嫩,受不起这样的严寒,只有梅花能凌寒独自开。因此宋人才最喜欢写梅花的习性,写其不畏严寒,写其坚贞不屈,写其孤高清逸,写其铮铮傲骨。举两首最熟悉不过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乃至南宋时期,文人们对梅花的审美意趣已经逐渐上升到与高尚的道德品格相融合的地位。他们不仅通过吟咏梅花来表现自己高雅脱俗的意趣,更人为地赋予梅花一种独特的崇高美,使其成为他们所追求的道德人格的象征,体现出高洁的品性和坚贞的气节。因此诗人们往往以梅花自喻,将其作为自己精神和人生的象征。这使得咏梅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意蕴。

  在这里,日益兴盛的程朱理学的品性气节观念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液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朱熹《墨梅》

  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的咏梅诗词,从形式到内容都臻于完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梅花的高雅之态,卓绝之姿,孤傲之节,清高之性,飘逸之香,正是古代文人看重的地方,也与他们身上的风骨极度相似,极度喜爱与赞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杂诗
咏梅诗词精选
梅诗梅韵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梅花
年关思乡,王维这首梅花诗,一定要读一读!
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崔道融 、齐己的“梅花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