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今天的作业能少点吗?

@文 | 申西

朋友们教育动漫搞笑

今天是教师节

我们就和老师聊聊天吧!

嘉宾:于赓哲,高校历史学教授,《百家讲坛》嘉宾。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隋唐史方向。

对,就是我

Q:你在历史学研究中,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于赓哲:我研究的主要领域,从学科大方向来说,叫做中国古代史的隋唐史方向,重点研究的是社会史,其中一方面是医疗社会史,另一个是日常生活史,更多的是为了科普的目的。

今天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历史知识的渴望比以往更加明显,尽管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但发达之后带来的问题就是良莠不齐、真假参半。

这种情况下,历史学专业工作者就应该作出更大的贡献,传递正确的历史知识,辨别真伪。

Q:你常在微博上回复一些历史问题,讲得非常有趣,粉丝也很多。你怎么看待历史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呢?你认为年轻人为什么更接受用这种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

于赓哲:我目前的粉丝有30万,你说这30万人当中有几个是真正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其实很少,大部分可能都是对历史有兴趣的史学爱好者。

既然是爱好者,我们心里就要明白,科普和给研究生上课是不一样的。面对研究生,必须要讲得专、精,但科普不是,大多数人不需要过于深入这个专业,他们需要了解的,就是作为爱好者陶冶情操的内容,或是能够以此增加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给自己的人生找寻一些借鉴意义。

那我要做的,首先就是让别人能够听进去,而不是一开始就扎起学术的篱笆,让别人望而生畏,一下子退避三舍。这种方式除了塑造你个人的高冷形象之外,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呢?

既然想做科普工作,就要接地气,跟史学爱好者打成一片。要知道他们脑子里在想些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的能力范围,给他们提供需要的精神食粮。

Q: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你看来,历史和现在的关系是什么?

于赓哲:黑格尔有句话,叫做“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汲取历史的教训”。我觉得人类社会不管发展到什么时代,即便科学已如此昌明,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人类总有一些基本规律和精神内核是亘古不变的。

作为史学工作者,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向人类展示这些基本规律:比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比如“一个民族的开放包容程度与这个民族的生命力之间的关系”等等。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外观的形式如何变化,它的基本内核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你会发现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的大规律总是似曾相识的。

Q:你认为学习和研究历史,给你带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于赓哲:坦白地说,就是养成一种处变不惊的心态,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有时在网络上回答问题的方式比较贴近年轻人喜欢的风格,也是为了吸引大家来看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科普的需要。说实话,有趣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了有趣而有趣,而在于通过有趣吸引大家思考一些问题,然后记住这些知识。把知识传达给大家,才是根本目的。

Q:新的一年,作为一个历史老师和学者,你怎么看待未来?或对年轻人有什么叮嘱吗?

于赓哲:谈不上叮嘱,现在的年轻人挺讨厌说教的,我只能作为一个朋友,跟大家说说。应该多了解一些文史知识,另一个就是多看书。

现在的碎片化阅读和消息来源的复杂性,有时确实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要知道知识本源的基本手段,就是自己多读书。读书并不是吸取多少知识,天下的知识是看不完的,但读书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有时也是一种学术规范,或者直接培养了你的直觉。

比如我们研究了很多历史书,这时网上出现了一个历史故事,即便这个领域我不熟悉,但是从他的叙事结构和逻辑关系,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价值观,也能通过直觉感觉到,这是现代人编出来的,还是的确从古书古籍当中来的。

这种感觉说不清楚,它是一种多年职业生涯带来的直觉,我们也没有办法把这种感觉教给谁,但我相信只要书看多了,这种感觉就会有的。更何况看历史书,不是为了让人人都成为历史学家,而是为了对自己的人生有帮助。

人生苦短,在世也只是百年,但是我们既然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为什么不向古人去借智慧呢?当然了,借智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也是为了让我们更理性。


责编:申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能不能推荐一些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
06历史学
导师希望招什么样的学生?
七年 | 我为什么学历史?
苗润博:历史学人的价值坐标
二月河先生去世引起的撰文回忆:《历史剧要关注历史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