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花公园重修记

梅花公园重修记  

 

史料记载,沙河城西北四公里有唐相宋璟墓祠,碑铭为颜鲁公亲撰书丹。十里铺尚存发轫于此的梅花亭和梅花堂,而奉祀宋璟的广平祠,仅留遗址,由是扩建的梅花公园亦荡然无存。 

 宋璟,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此间励精图治,创“开元盛世”,与房、杜、姚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综合多种史料,宋璟先祖原居广平郡列人县(约在今邯郸曲周、鸡泽附近)。宋璟累上五世天祖宋钦道乃北齐宣帝时重臣,娄皇太后宫廷政变,宋钦道抵制被杀。为避“灭门之灾”,眷属逃至南和郡沙河镇(隋始设沙河县)十里铺隐居。   

宋璟少时丧父,在十里铺村西祖坟持服三载。他禀赋聪颖,勤奋好学,十七岁即中进士,初补上党尉。宋璟胸怀辅国安民远大理想,然官小职微,壮志难酬。欲遴选晋职,却屡试不中。  

 垂拱三年,宋璟年届廿五,参加公选,再次落第,郁闷不乐。遵母建议,随业师、沙河城人李元恺(查宋璟宗谱,累上五代单传,无从父)去他在东川(隋唐时期太行山东麓深邃山沟皆称东川,此指原沙河县西部某山沟)开办的私塾深造,以备再考。及至,秋冬交替,沟深天寒,室陋温低。未几,璟卧病连月。初愈,孤寂无聊,依窗伫思,忽见断垣杂草处一枝孤梅傲然挺立,卓尔不群。他感而成兴,疾书《梅花赋》,喻人言志。

   时任吏部考功郎中、赵州栾城人苏味道“出使公选”,文友李元恺引荐璟及《赋》。苏味道甚为赞赏,荐与武后。璟自此平步青云,历迁凤阁舍人、刑部尚书等。  

 开元十七年,璟官拜尚书右丞相等,进爵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卒于洛阳,追赠太尉,谥号文贞。子孙虔奉遗约,将其归葬于沙河县太尉乡先人祖茔(璟获太尉后,沙河县坊关一度俗称太尉乡)。玄宗命人在宋璟祖坟处敕建宋璟墓园,中立祠堂,藻塑璟像。  

 大历五年,吏部尚书颜真卿受宋璟后人之托,亲笔撰文书丹宋璟神道碑文。后因兵燹灾荒,政体更迭,墓园衰颓,亭倒墙倾,宇圮像毁。  

 明正德十一年,沙河知县方豪修复墓园。因宋璟少时曾“写《梅花赋》以激时,《长松篇》以自兴”,故在墓园东西两侧三四里对称处分别修建“梅花亭”和“长松亭”。后遭水袭,惟留梅花亭。   

康熙四十七年,沙河知县孔尚基捐款重修墓园和梅花亭。同时在亭西南新筑瓦房,内塑璟像,后壅土丘,曰广平祠墓(即广平祠)。  

 乾隆十四年冬,沙河知县孙凤立闻知乾隆将巡中州,途经沙河,遣人修葺墓园。并对十里铺梅花亭和广平祠缺失损毁处施予禳补,且大加修扩,建成疏梅斜影、松竹环绕、小桥流水的梅花公园。  

十五年秋,乾隆在沙河拜墓园,游梅亭,挥毫抄录《梅花赋》,作《东川诗》,手绘古梅一本。孙知县将其镌刻于石,嵌在亭北廊壁,名梅花堂。   

明清两朝,墓园屡经修缮,然疏于管护,遍地狼藉。民国六年水患,广平祠冲损严重,顶脊塌陷,梅花亭被沙土掩埋过半。   

民国十九年,宋璟苗裔集资重修公园。沙河县长范绍岐题写牌匾,并作《梅花公园碑记》。

嗣后,广平祠经长年风剥雨蚀,岁久圮败仅剩遗址。  

 宋璟毕生忠肝义胆,执正守中,鞠躬尽瘁,功勋卓著,备受景仰。如今,宋璟祠像消失无迹,梅花堂屋漏墙裂,公园被侵占毁弃,令人痛憾。若任由庙貌倾废,不足崇祀先贤,有碍教化民风。遂全力筹资,鸠工庀材,慨志修复。  

 正值盛世,国泰民安。修复工作顺应时势,意义重大。    

  其一,仰奉国家号召,保护和丰富历史文化名镇人文资源,提升文化自信;  

 其二,传承弘扬宋璟的公正廉明精神,倡导见贤思齐的文明风尚;

  其三,赓续沙河城千年历史文脉,且可凭此抓手,助推地方旅游,繁荣古镇经济。

本次修缮,依照典籍旧制,秉持“原址保护,修旧如旧”原则,对既有建筑施予修葺,志载要物酌作修扩。  

 修扩过程得到诸多领导与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卒赖合力,终致落成,谨兹刊石,一并致谢。

邢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癸卯年仲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真卿书《宋璟碑》
井吏省命剑(第十六章)
唐朝名相宋璟
广平王氏三尚书(转载)
中国古今官职对照表
合肥包公园导游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