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呵叻猫学堂丨企业培训是否等于“学习”,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的要素

学习大体上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教育,这是国家给你提供的。二类是个人需求教育,这一类教育是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自己确定要学的内容。三类是供职单位根据岗位需求,给你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叫培训。

考虑到“培训”一词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和认可,我们会经常用它来指那些有意地教授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过程。但是,“培训”和“学习”两个词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通用的,否则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培训”,指的是有目的地教授人们如何掌握必要技巧,履行工作职责——如销售、客户服务、监管、安全规范等。这里的“培训”并未指明任何特定方法或技巧,而是整个目的性学习的统称,包括E-learning、课堂学习、结构性学习、社会学习、移动学习和学习辅导等。

  


现在企业对员工的感情投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培训可以作为感情投资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很多培训可以规定服务期,能有助于公司挽留人才。因此说培训于公司是一种有效投资,于员工意味着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消费,也意味着企业给了明天的饭碗。

从实际需求出发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就提高了,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提高的工作效率就是节约的成本;对于员工自己来说,也许就可能成为他提升的资本,双赢的事情,人人都会乐意去做。

而学习的内容侧重于知识,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这种学习,有点像工程结构控制方法的主动控制。一旦工程结构发生超过标准的振动,那么结构会根据发生振动的情况,自动启动控制系统,进行主动控制。快速使发生的振动降到最低,这也叫自激激励。这种学习因为具有针对性,效率会比较高,但是由于太讲究实用性,有时显得碎片化,所学习到的知识不够系统,不能够使自己在学习方面实现长远的规划。因此最好的学习,还是应当将实用和需要与个人知识长期积累结合起来,发挥自激激励的突出作用。

  


培训对员工来说,既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也有主动的需求。所谓被动,是企业要安排你上岗,就希望你上岗以后能表现得好一些,就会主动安排培训,而这种培训于员工而言是被动接受的;所谓主动的需求,是你需要上岗,那你就得在接受培训且合格后才能上。

对企业来说,培训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是说,今年给这个层级的干部培训过了,明年就不需要培训了。培训应该动态进行。社会在发展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爆炸、扩充。如果我们抱着一种老观念,去年培训过了,今年就不用培训。明年可能就落伍了,跟不上形势。培训的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应该因层级因人而异。还应当正确看待培训与工作的矛盾,有时人们会以为培训影响工作,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

职场学习专家需要把重点从提供培训转移到改善绩效。弗雷德·哈伯格曾说过一句很有意义的话:“企业需要的不是课程、学习工具甚至学习。我们在企业里的职责就是改善业务成果。”只要职场学习专家能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是改善绩效而不是提供培训,他们面对的就是更广阔的方法、媒介和方式选择;此时,如果其他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那么就没必要再进行培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为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论企业培训学习的必要性
效率提升300%!如何用6大目标激励员工?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作为管理者你怎么办?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常用操作
人性化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