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庄太后的灵柩37年未下葬,遗体是怎样保存的?

在《三国演义》中,众人熟知诸葛亮先生在五丈原时,为了延迟自己的寿命以光复汉室 ,企图利用自己的奇门遁甲之术以七星续命,然人算不如天算,七盏续命灯被魏延推帐闯入而打翻,最终,诸葛亮不久病死于五丈原。

当然,以七星灯续命这种说法确实太过于玄乎。不过,续命虽然做不到,但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办法对尸体进行保存,古人还是颇有颇具造诣。

比如说秦朝时期便以水银注之墓穴,一来防止摸金校尉的偷盗拜访,二来隔绝空气与水分,以便保存尸体。在古埃及则是通过制作木乃伊的方式来保存,将尸身内脏去除,将血液放尽再把体液蒸干,用特制香料涂抹均匀,利用布条层层包裹,在利用夹层棺密封,这样减少内外部水分而埃及的干燥气候使其尸体保持原貌。

那么回到我们本文的主角,孝庄太后,即康熙之祖母,为何37年未直接下葬,又怎样保存这么多年?

一、孝庄太后不允下葬,遗言理由有三

孝庄太后可谓奇人,一生历经清朝三位皇帝理政。孝庄是皇太极之妃,两人育有一子爱新觉罗·福临。孝庄在皇太极死后,先是辅佐幼子福临登基,后有辅佐其孙子玄烨登基。孝庄于康熙年间离世,距离皇太极去世已经几十年了,如果与皇太极合葬,其有恐惊扰先灵,此为第一个理由;再者如果合葬便要开墓,孝庄太后有恐劳民伤财,自己为大清未立功,在死后却要花费巨资,于心不忍,一切从简,以国家大局为重,此为第二个理由。

第三个理由令康熙噙泪而呜咽,孝庄太后一生为大清操劳,守孝后半生,内心孤苦却无人能知晓,但最后也不是想到自己,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陪伴孙辈以及兴盛的大清清正廉明之世,万分不舍大清。于是康熙决定答应祖母让其“陪伴”大清盛世。

然而何以存尸却成为一个难题。

二、孝庄冬逝地下冬暖夏凉,葬棺于地宫

老辈人皆知人于春冬去世者,下葬后由于地下冬暖夏凉,方可保存,如有开棺其尸体初为生前之貌,遇风变绿再变为白骨,现在科学研究表明,是因为尸身长时间没有接触带水蒸气的空气,遇水便瞬间风化。而孝庄皇后于十二月二十五日离世,处于天寒地冻之时,如果下葬的确动土为一难事,而存尸有三点才能成功,一无菌,二隔离,三冷藏。冷藏天然有优势,再将其存于皇宫地宫中,便可确保无事,然隔离与无菌是存尸的关键。

故以酒精涂抹尸体,以此消毒,在中国汉朝时期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之妻辛追夫人,便是其死后以酒灌之,外表以酒精涂抹后存尸千年。此法也被清朝皇室所用,再以香料以辅佐之,以金丝楠木棺密封之,据记载金丝楠木确实有防腐防虫的效果,只要将其密封好,便可以存尸长久。

当然,为了完成孝庄最后一个要求,也就是陪同,康熙不得不于每年冬季最寒冷之时,进行祭祀活动,以完成其祖母的遗愿。

但是这样终归不是办法,在雍正年间,雍正就在停放孝庄棺椁的地方就地建立了陵园,将孝庄葬入了地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孝庄临死提出一要求,康熙一辈子都不敢下决断,雍正登基后才解决
孝庄皇太后病逝后,抬棺途中发生一件怪事,导致尸体被停放37年
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欲将其与皇太极合葬,走到半途,却停灵38年
孝庄死后,康熙下令将她葬皇太极墓旁,走到半途,棺材却纹丝不动
孝庄太后为何不愿与丈夫皇太极合葬 而葬在儿子顺治身边?
孝庄临死前的一句遗言,康熙至死无解,38年后雍正上任轻松破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