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如果在当时被严格执行了,能打败英法联吗?

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如果在当时被严格执行了,能打败英法联吗?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施里芬计划”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那个时代唯一能够让德国迅速取得胜利的方案。如果这个方案失败了,那么,德国就失去了速战速决的机会,剩下的就只能进行消耗战,直到一方的血先流干。

在1870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吞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使得法国的边境遭到了威胁。法国只得沿着一百五十英里的法德边境修筑了一系列的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由坚固的混凝土堡垒组成,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是难以迅速攻克的。这个防御体系与二战前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如出一辙。

面对这个难以克服的防御体系,从1891年到1906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战略方案。那就是德国通过比利时平原进入法国,如果通过比利时,利用这个国家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经过它和法国不设防的边境,就能够很快的进入法国。

施里芬将他的左翼设置在离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的梅斯,他以这个堡垒城市作为吸引法军进攻的诱饵,以八个师据守。而德军的主力则是由七十九个师组成的右翼,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由战时动员的后备军跟进。这样,德军的主力就如同绕着梅斯这个门轴转动的门一样,一边旋转一边横扫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再转向东南。

这样一来,留守或者进攻德法边境的法军将陷入包围。法军的防御体系的大炮只能向德国方向射击,无法向背后的法国方向射击,这就更削弱了法军的力量。

在施里芬的计划里,他考虑到了英国远征军的存在,也考虑到了俄军参战的可能性。他认为俄军的效率很低,不会很快将大的兵力投入战争。所以,他只将十个师投入东线,用来牵制俄军。

施里芬认为,他的计划最重要的是右翼。因为在运动作战中,右翼的任务最重,而且还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此,在他弥留之际,还在喃喃自语,“战争一定会来,要加强右翼。”

我们在今天看这个“施里芬计划”,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是伟大的,出色的计划。在那个没有装甲车辆,没有空军的时代,这个计划是唯一能够快速解决战争的计划。

首先,这个计划抓住了战争的主要战场,那就是西线战场。它要求集中一切可以调集的最大兵力投入法国战场,对俄国战场只是以较小的一部分兵力给予牵制。这样,集中力量打破一线的敌人后,再回过头打击另一线,就能够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其次,这个计划对于德法边境的法国堡垒防御体系有清醒的认识。在战争中,以当时的技术手段,想要迅速攻克这样的筑垒体系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只能采取迂回包抄的手段,从比利时迂回联军后方予以打击。

第三,整个计划是建立在速战速决的立场上。因为当时的德国虽然有强大的海军和海外殖民地。但是,面对更加强大的英国海军,德国是夺取不了制海权的。这样,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德国被切断海外联系,失去外部的资源补充,将陷入困难的境地。

正是这些原因,“施里芬计划”才成为当时唯一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案。可惜,他的继任者毛奇并没有理解他的战略意图。他按照自己的思想,修改了施里芬的计划,破坏了这个方案。

首先,他不但没有加强右翼,反而减少了右翼三分之一的兵力,把八个师加强到了左翼。这样由于兵力不足,他把右翼的迂回半径缩短了。其次,他因为害怕俄国会对东线造成威胁,他还将一部分军队加强到东线。

就这样,在初期进展顺利的右翼德军打到巴黎附近的时候,它已经耗尽了自己的力量。在它企图以正面突击攻占巴黎的时候,英法联军发动了反击。在马恩河之战中,德军因为兵力不足被迫撤退,德国失去了速战速决的机会。从此,双方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我们可以从战争的历程看到,如果按照“施里芬计划”作战,德国是很有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这是因为英法联军根本就没有想到,德国会采取这样的战争手段。在德国从比利时迂回的时候,法国军队正在德法边境进行着徒劳无功的进攻。

而在马恩河战役中,英法联军也是采取添油的战术,把一切能够投入战场的兵力都投入战场。如果不是毛奇胡乱修改作战计划,德国能够在关键性的马恩河战场再有几个师的兵力,那么德国很可能会占领巴黎。

在占领巴黎后,被割裂的英法联军很难将战争继续下去,这样战争的结果将很难说了。如果是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少死无数的人。毛奇改变“施里芬计划”,不但造成了德国的失败,也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历史。

即便是“施里芬计划”不能最后解决战争,那么,在当时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德国只有按照“施里芬计划”作战,才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里芬计划》只能算及格,《曼施坦因计划》才称得上神作。
施里芬计划:经典谋划?伪方案?剖析德国一战失败因由和今日时局
德国天才战略家冯·施利芬
施利芬与施里芬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施利芬计划
唯军事独尊,细说一战期间各方势力的战争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