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海郡


秦代始置的郡名
东海郡,又名郯郡、东晦郡,中国古郡名。秦代始置,郡治在郯县(今山东郯城)。西汉时其辖境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部与江苏省东北部一带,属徐州刺史部。东汉、三国魏置东海国。西晋复置郡。
南北朝时为南北争夺之地,基本没有形成稳固的行政区划。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海州为东海郡。隋初废,大业中复置郡,改治朐山县。唐复改海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东海郡,未过几年,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海州。自此,东海郡终成历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东海郡
外文名
Donghai Prefecture
政府驻地
郯县
目录
先秦
西汉末年的东海郡
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
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  
秦代
东海郡在秦代又称 郯郡,始置年代已不可考。秦始皇灭楚国后,于楚国东部之地置陈郡、薛郡。《元和郡县志》谓秦时分薛郡置郯郡,治所在郯县。后改称东海郡,,领12县:郯县、襄贲、兰陵、缯县、朐县、下邳、淩县、淮阴、盱眙、东阳、广陵、堂邑。
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郯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汉代
西汉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徙齐王韩信为楚王,以东海郡、会稽郡泗水郡、薛郡、陈郡置 楚国。次年,废楚王韩信,分其地为二国:立刘交为楚王,以彭城郡、东海郡、薛郡置楚国;立刘贾为荆王,以东阳郡、鄣郡、会稽郡置荆国。景帝三年(前154年),削楚国东海郡,又削赵国、胶西等国,引发了七国之乱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东海郡南部数县置泗水国。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东海郡治郯县,属徐州刺史部,领二十县、十八侯国。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部,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东部一带。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东海郡有358414户,1559357人。
又《汉书》王子侯表载,东海郡有辟土、东平、运平、文成、翟彭、东淮、淯、参鬷、沂陵、江阳、藉阳、就乡等侯国,地望无考。
东汉
王莽改东海郡为 沂平郡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刘阳为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东海遂为王国。建武十九年(43年),立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改名刘庄,以原皇太子刘强为东海王。二十八年(52年),徙鲁王刘兴为北海王,东海王刘强兼食鲁郡,东海国都由郯县迁往鲁郡鲁县(曲阜)。东海王刘强迁都鲁郡后,多次上书要求将东海郡归还朝廷。明帝永平中,刘强薨,其子刘政继立,东海郡收归朝廷,改鲁郡为鲁国。刘政虽以鲁国为封国,但王号不改,仍为东海王。永平十五年(72年),析东海郡之下邳、曲阳、司吾、良成四县与临淮郡数县置下邳国。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东海郡领十三县:郯县、兰陵、戚、朐、襄贲、昌虑、承、阴平、利城、合乡、祝其、厚丘、赣榆。郯县仍为东海郡治、徐州州治。
献帝建安三年(198年),析东海郡、琅邪郡、北海郡之地置昌虑郡、利城郡。十一年,昌虑郡并入东海郡。建安十七年(212年),封皇子刘敦为东海王,复置东海国。此时鲁国刘羡仍为东海王,出现了两个东海王并存的局面,直至曹魏代汉。
魏晋南北朝
曹魏时废东海郡赣榆县。太和六年(232年),封文帝子曹霖为东海王,置东海国。西晋复置东海郡。太康元年(280年)复置赣榆县。此时东海郡领郯、祝其、朐、襄贲、利城、赣榆、厚丘、兰陵、承、昌虑、合乡、戚,共十二县。有11100户。元康元年(291年),分东海置 兰陵郡
永嘉以后,东海郡没于后赵晋安帝时收复淮北,复置东海。
此后东海郡地域、治所开始变得混乱,频繁变更,基本没有形成稳固的行政区划。
南朝宋明帝泰始中,青、徐二州为北魏攻占,于赣榆县侨置青州。泰始七年(471), 始置东海县。又析赣榆县置郁州,立西海郡,属青州。刘宋末年,东海郡领襄贲、赣榆二县,全郡有2411户,13941人。又于今江苏镇江一带置 南东海郡,领郯、祝其、襄贲、利成、西隰、丹徒、武进等县,属南徐州南齐建元初,于今江苏省涟水县一带置 北东海郡,领襄贲、僮、下邳、厚丘、曲城等县,属冀州(侨置)。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得南梁青州北海郡(侨置)之地,置东海郡,领赣榆、安流、广饶(梁侨置)、下密(梁侨置)四县,有1242户,5904人,属海州。武定八年,复置郯郡,治郯县,领郯、临沂、建陵、归昌四县,属东徐州。北周改置朐山郡。
东晋侨置
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隋唐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天下诸郡。大业三年(607年)改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县,领朐山、东海、涟水、沭阳、怀仁五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东海郡,置海州,领朐山、龙沮、新乐、曲阳、沭阳、厚丘、利城、怀仁等县。天宝元年(742年),仍以海州为东海郡,领朐山、东海、沭阳、怀仁四县,有28549户,184009人。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海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过地图,了解江苏省连云港市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
全文典藏|兰陵萧氏文化基因——首届中华兰陵萧氏文化节《萧氏大讲堂》专题讲座
中国城市历史:连云港市
江苏省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历史上曾属于山东省!
走遍连云港:东海名郡 纵横千年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四十一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