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汝涛。隋*唐琅琊王氏述考下
2019-02-04 10:35:41来源:世界王氏网
一、“九品官人法”废除后的琅邪王氏
1、科举兴、江左士族星散
由于隋是一个短命王朝,开国以后只传了二世38年,更由于隋炀帝昏庸无道,拒谏自智,导致了农民大起义。提起隋朝来,人们多半没有好印象。隋唐并称,似乎唐是主体,隋是附庸。其实,在中国中古史中,隋王朝对推动历史发展,是起了重大作用的。首先,它结束了自公元317年之后三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使中华复归一统。其次,它实行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帝又躬行节俭为天下倡,奖励良吏,严惩不法官吏。制定宽平的《隋律》,改变了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在制度方面,文帝对已不适应新局面的魏、晋南北朝的制度,进行了大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官制、礼乐、细律、兵制、科举、度量衡等几个方面,而且都取得了成就。范文澜先生说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1)。”而其中影响琅邪王氏家族兴衰的乃是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使得成为南朝统治阶级基础的士族失去了优先出仕的凭依,开始了凭个人才学经考试而从政的道路。不过,琅邪王氏家族,在隋、唐两朝的遭遇并不完全一样,这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更趋完善有关。
隋朝初年,沿袭北周制度。今之《周书》,未立《选举志》,据杜佑《通典》介绍,除了任用功臣和贵族以外:“始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其所察举,颇加精慎……至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诏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郡举经明行修者为孝廉。”说明中枢用人,参用汉代的察举法,而有秀才、孝廉两种不同的名目(2),即州举秀才,郡举孝廉。《隋书》亦未立《选举志》,从其他文献资料中可以约略考知其取士之法。刘肃《大唐新语》言:“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但《旧唐书·杜正伦传》言:“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言、正藏俱以秀才擢第。隋代举秀才只十余人,而正伦一家有三秀才,甚为当时称美。”似乎科举制始于隋文帝时。实际上,两晋、南朝及元魏、北齐,虽然都行“九品中正法”,而又同时不废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察举法,只是,立“九品”以后,州、郡所举的秀才、孝廉,只从上品(晋时,上品已为士族所垄断)中出,故实际上士族被举为官甚易,才形成了门阀制。这一点,在南朝特别明显。西晋初,被州、郡察举的,到了京城尚须考试,即秀才对策,孝廉考经书。东晋时,士族子弟不崇尚学习,害怕考试,即使被贡举,也不敢去京师,因此取消了考试。历宋、齐、梁、陈,考试制度恢复不起来。故士族作官,只须中正官以上品荐举为秀才或孝廉即可。北魏、北齐,均设中正官。北魏早年亦有举至京师后用考试甄别的办法,后来行不通。因此:“中正所铨,但在门第。吏部彝伦,乃不才举。”“北齐选举,多沿北魏之制。”只是,魏、齐的门阀士族,与南朝不同,其大姓后来被称为山东士族的,乃是崔、卢、郑、李、王(太原王氏)。北周初年,掌权者为“关陇集团”。以后平北齐,面对着山东士族,不能重用,而又不能一举而消灭其社会基础。隋平陈,而对着被侯景之乱削弱了的江左士族,不堪一用,但又必须善自处理之,给他们以出路。隋家制度(隋文帝时)秀才不但必须考试,而且录取非常严格,明经(经明行修)则只需要读通儒家经书即可,录取较容易。综上所述,荐举而又用考试法,其实西晋时已经有了,不过,考试为士族所惮,一直很少实行而己。因此,说隋文帝始行科举制,是从实质上说的,即他坚持了两条:一是贡举权在州郡长官及京官五品以上者(3)。废州郡中正官,也废除了以士族为上品的九品法。二是被贡举者必经考试,而且一直使考试成为出仕的必经之路。这样,就等于关闭了凭借高门优势优先作官的取士大门。从此,士族寒族一律凭本身学问,在平等的条件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敲开入仕之门。这在当时被称为“选无清浊”,积久年深,参加科学考试被视为正途出身。隋炀帝虽然以十科取士(4),由于他深受南朝文风影响,最受他重视的是其中文词美秀科,以后应举士子亦独重此科,故后世才认为“炀帝始建进士科(5)。”
唐承隋制,但也略有改变:一是高祖武德5年(公元622年)才开始贡举考试,只取秀才一人,进士四人。直至武德9年(公元626年),仍取秀才每科一人,进士每科不超过七人。太宗时,名额稍有增加。高宗永徽2年(公元651年)始停秀才科。以后虽以六科取士,而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渐贵。二是武后当政时,进士科多录取寒素之族人,士族进一步遭受打击。三是进士科所试内容,盖然有时小有改变,但大体上稳定在策、杂文(诗、赋)两个方面,后来,杂文独受重视。四是武后当政以后,进士出身的朝官增多,宰相中进士出身的比例不断上升,唐中叶以后更占优势。唐末,宰相几乎完全是进士出身。
科举制兴,南朝的士族趋于星散状态。所谓星散,有两层含义:一是再也不能凭借大家族的优势在政坛上活动了,为了糊口,大家族分为若干个小家庭,或兴或衰,或仕或隐,几乎各不相顾。二是分别陆续离开了以三吴及江陵为中心的地区,渡江北上,向新的政治中心靠拢。他们有的以落户居住的地区为本贯,如王同皎,《旧唐书》记他的籍贯便写道:“其先自琅邪,仕江左,陈亡,徙家河北。”到了王同皎,已经是相州安阳人了。当然,这里说的是琅邪王氏的正支本在江南,陈亡,这一大的士族星散了。至于王朝更替,有了新的王朝就会有新的世家大族。
星散了的琅邪王氏也还有一个缓慢解体的过程,这些,还有必要加以研讨,不了解上述的大背景,是不易了解隋、唐王朝的琅邪王氏的。
2、隋、唐琅邪王氏的散支辑考
(一)隋代散支:不计王鼒、王猛二支,共二支。
(1) 梁代王筠一支入陈,复入隋
(筠)----(祥)----┌昚
└胄
《梁书·王筠传》记载,有盗夜人王筠宅,筠全家遇害。但据《隋书·王胄传》记载,筠有一子祥,得脱此难,仕陈,为黄门侍郎。祥生二子,长子昚,博学多才,曾仕于陈,为太子舍人,陈亡,隋晋王杨广(即炀帝)用为学士,炀帝即位后,为秘书郎,卒于官。次子胄,亦少有逸才,在陈仕至东阳王文学。隋平陈,晋王杨广亦引为学士。炀帝即位,为著作佐郎。炀帝常称赏他的应制诗,以为“气质高远”。当时后进之士曾把他与虞绰的作品当作写诗的榜样。后来晋升朝散大夫。他自以为才高,官位低,骄傲负气。值杨玄感反隋,他受了连累,流放于边塞,私逃回江南,被捕而死。春、胄二人应该有后裔,但史书缺载,就此式微了。
(2)王徽之孙王翼之后裔一支入陈,复入隋
王翼之----法兴----彦祖----昱----┌智楷
└智水
智永其人,《中国书法大辞典》为之立小传,称其为“陈、隋间僧,名法极,俗姓王氏,会稽人。晋王羲之第七世孙,徽之后,与兄孝宾俱捨家人道,住永欣寺。”按,智永为陈、隋间名书法家,又为王羲之七世孙,张彦远《法书要录》、何延之《兰亭记》均有记载,但是王徽之至智永之间,五代人的名讳,除王桢之、王翼之以外,均无他书以为旁证。智永传有《题右军乐毅论后》,提到陈朝天嘉年间事,后面又说“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指的确是隋朝灭陈以后,称他为陈隋间人,应不为错。《兰亭记》说禅师年近百年乃终。”逆推上去,他的生年可以上溯至梁朝。又,今浙江嵊州市收藏的清康熙37年《重修金庭王氏族谱》中收有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永欣寺沙门尚皋写的《瀑布山展墓记》可以为本文旁证。今录其文于后:“尝闻先师智永和尚云:‘晋王右军,乃吾七世祖也。宅在剡之金庭,而卒葬于其地。我欲踪迹之,而疲耄不能也。尔在便宜,询其存亡。’皋谨佩不遗。大业辛未,皋游天台,过金庭,卸锡雪溪道院。访陈迹,觅佳山。因记先师遗语,求右军墓,得于荆榛之麓。略备邱茔之制,墓而不坟,朴而不甃。皋惧久加荒秽,邱陵莫辨,征其八世孙乾复等共图之。立志石,作餮亭,以便岁时禋祀。鸣呼,升平去大业才二百五十年,而荒湮若此。千载之后将何如哉。吴兴永欣寺沙门尚皋识。大业辛未三月丁丑。”
(二)唐代散支,包括经隋而人唐者,共七支。
(1)    王远知一支:
王远知,《旧唐书》有传,开头便说:“道士王远知,琅邪人也。祖景贤,梁江州刺史,父昙选,陈扬州刺史。”景贤贵为江州刺史,由哪一房哪一支传下来,却无可查考。王昙选为陈朝扬州刺史似乎不太可能,一则《陈书》无有记载。二则陈开国不久,扬州这个最重要的州,其刺史几乎完全是由姓陈的宗室诸王担任的。这个道士,曾经干谒隋、唐两朝皇帝,他自己说的父祖官职难免有些夸大。他幼年人山,曾经师事陶宏景、臧兢。隋晋王杨广驻扬州时,曾派人召他。炀帝即位后,他一直留在身边,起些什么作用,不得而知。不过,炀帝欲经由运河去扬州时,他确实劝止过。人唐以后,见过唐高祖、太宗,曾密传符命于高祖,又在太宗为秦王时,指出他将为太平天子,因此受到二帝的崇敬,但也乏善足陈。只是在道教的传授上,收了潘师正为弟子。他死时说活了一百二十六岁,应生于梁武帝天监九年,又与史实不合。但唐崇道教,也没有人査询他的历史了。
(2) 王难得一支
王思敬-难得—子颜-{ 用
女  王氏(顺宗皇后)
王思敬不知属于哪一房哪一支,据《旧唐书·庄宪皇后传》记载:“顺宗庄宪皇后,琅邪人。曾祖思敬,试太子宾客。祖难得,赠潞州都督,封琅邪郡公。父子颜,金紫光禄大夫,卫尉卿。”又据《旧唐书·外戚、王子颜传》所记,思敬、难得均以武将起家,难得在玄宗、肃宗两朝多立战功,在琅邪王氏族中是很少见的,也可见不依靠“九品官人法”,王氏却能从各种途径出身。王子颜生下王皇后不久死去,不过王皇后生了唐宪宗,因此追封王思敬为司徒,王难得为太傅,王子颜为太师,均是一品官,在唐代琅邪王氏家族中,是最显赫的了。
(3)王同皎一支
王同皎的籍贯,前面提到,可以上溯到其曾祖父王宽,宽为陈朝侍中,临沂人,自然是琅邪王氏族人。陈亡,宽徒家河北,传到王同皎,在相州安阳落了户,类同编贯为当地的平民,已经不知道以什么身份为官了。他在武后长安年间尚太子(即后之唐中宗)女定安郡主(6)。他不久参加了张柬之、敬晖等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退位的宫廷改变,在关键时刻劝太子李显(旋即位为中宗)参加,使武则天再无借口占据帝位,因功先升右千牛将军,封琅邪郡公。中宗登基不久,又升光禄卿、银青光禄大夫。可惜中宗昏庸,韦后、武三思专权,他又随李多祚等声讨之,这次却失败被杀。睿宗即位后得到平反。其子又为朝官。只是史无记载。倒是其兄同晊之子王丘,是唐代琅邪王氏中一个佼佼者,其事功官职,不下于人《世系表》之四相。王丘,年11,以童子举擢第,弱冠,又应制举登科,受王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举荐。曾任考功员外郎,典选举多年,甚称平允,所录取的进士,不少一朝之秀。又升黄门侍郎,尚书左丞,知制诰,外用为怀州刺史,都官声很好。开元21年,中书令萧嵩欲荐他为宰相,他让与了韩休,不然琅邪王氏在唐朝又多了一位宰相。后由御史大夫转入太子宾客,以礼部尚书致仕,天宝二年卒,玄宗曾下诏旌表。
(4)王绍宗一支
他字承烈,史称他“系本琅邪,迁至江都。”武后召之,擢太子文学,迁秘书少监。后坐张易之党,废居于家。两《唐书》列于《文学传》中。其兄玄宗,传黄老术,隐于嵩山。其事迹见后文墓志铭部分。
(5)王仲丘一支
王仲丘,沂州临沂人。祖父师顺,未入《宰相世系表》,未知属于哪一房哪一支,只知议漕输事有名于当时。仲丘开元时官至起居舍人,他精三礼之学,上书欲合贞观、显庆二礼,即同并用二礼,诏书报“可”。《新唐书》入于《儒学传》。
(6)王无竞一支
王无竞字仲烈,其先琅邪人,为南朝宋太尉王弘11代孙,由于为官,迁居东莱。父王侃,为棣州司马。无竞有文才,高宗仪凤2年(公元677年)应“下笔成章”科(制科)及第(7)。他除文学外,无可称述。仕至殿中侍御史。由于与张易之有交往,贬岭南,死于广州。
(7)王质夫:
史书无载,亦不详其宗支、身世,然而却是李隆基、杨玉环“七月七日长生殿”盟誓及杨玉环为仙于海上的故事创造者或最早的传播者。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唐诗中的名篇。但是传世的李、杨本事,在白居易以前,多止于杨玉环被赐死于马嵬坡,美人人土,情节即终。至于李隆基回銮长安,为太上皇帝,令蜀道士升天入地觅杨玉环之“神”,道士在海上仙山“玉妃太真院”觅得其“神”,取得金钗钿合各折其半以为凭证。玉环(已改名太真)又说出了原无第三者知道的七夕盟誓事以作为道士真见到了自己的证明这一大段饶有戏剧性又使人听了感叹不己的结尾,却首先出现在在陈鸿的《长恨歌传》及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连专笺元、白诗的陈寅恪先生也以为是白居易有感于汉武帝李夫人事而写成的,其实是琅邪人王质夫首先把这个有声有色的故事讲给陈鸿白居易听的。为什么后人不把故事创作权归之于王质夫呢?那是因为现今流传的陈鸿《长恨歌传》已经被人改了几句。原文尚可于《文苑英华》卷794中查到,今录之于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居易自校书郎尉于周至,予与琅邪王质夫家仙游谷,因暇日携手人山,质夫于道中语及于是……乐天故为《长恨歌》以歌之……使鸿传焉。世所隐者,鸿非史官,不得知。所知者,有玄宗内传今在,予所据,王质夫说之耳。”如今,王质夫所说的故事,借白居易诗歌以传。民间不考文,有不少人以为是纪实,甚至有人考证在马嵬坡唐明皇、高力士用的是掉包计,以其他女子代死,杨贵妃逃走,海上仙山乃是日本。如今日本尚有杨贵妃墓云云。以今日《长恨歌》故事影响小说、戏剧、诗歌界之深,编此半截故事的人真是个天才,应该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个名字。以其为琅邪王氏子弟,故取来作为散支之殿焉。
二、琅邪王氏杂考
1、四相考论
琅邪王氏,在唐朝的四位宰相是:(一)王璇于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八月辛巳守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癸丑,与同时人相的李游道、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同时流放岭南。(二)王方庆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九月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为凤阁侍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八月方庆罢为麟台监,修国史。(三)王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年三月罢为刑部尚书。(四)王抟于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三月由户部侍郎判户部,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兼户部尚书、判度支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八月改为检校户部尚书同平章事。5月改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正月,迁尚右仆射兼门下侍郎而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字样。二年,升迁司空,不知是元年正月罢相还是此年罢相。三年(公元900年六月,罢为工部侍郎。上述四人入相、罢相事,录自《新唐书·宰相表》,于王璇、王抟贬官事都不曾详记。琅邪王氏入唐后虽转入衰落期,但除了大量成员为中级官吏及地方官以外,即以上述四相及王难得父子及王丘而论,均非望白署空,碌碌无为的人。今勾稽其从政大事,表而出之。
(1)王璇:
王璇,是王彬的直系后裔,在南北朝传承分明,直到隋朝,王猛在隋攻陈时,率领大军本欲勤王,闻陈后主被俘降隋,便也降隋。隋任命他为衡州刺史,其子纩为楚州刺史。纩子德俭(8)仍能继其业,仕唐,官至御史中丞。大约举家迁至京城长安去了。德俭之子王璇积官而至营缮大匠,已非一日之功。两《唐书》未给王璇立传,大约因为他为相任期太短,只有二十五天。但五相同日贬岭南,也不是一件小事。考,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692年正是她任用酷吏大杀旧唐朝官员之时,有武承嗣、武三思推波助澜,五人的罪名估计是不拥护武周,或怀念李唐。《旧唐书》不记其事,《新唐书·则天皇后》只记五人人相及罢相时间。似当时秉笔撰《实录》的人意有所讳。但在《新唐书·崔神基传》中,透漏出了消息:“神基,长寿中为司宾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酷吏所构,流岭南。中宗初,稍用为大理卿。”王璇在中宗即位时,是否与崔神基,一同召回平反,史书无记载。他有两个儿子仕至州刺史,一个儿子仕至左卫中郎,应该是王璇从岭南召回以后的官职。其叔德又一支又下传七代,后裔多为中级官吏。最后一人王师甫仕至江西观察使,计算时间已到昭宗之世,与王方庆一支一样,与唐朝共终始,可见一个文化家族适应政治变革能力之强了。
(2)王方庆:
两《唐书》均有传。其父弘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简单记载:“字长宗,魏州刺史,谥曰孝。”《王方庆传》却未记其为魏州刺史事,只记他先为汉王(李)元昌友,元昌好畋猎,弘直屡谏不听,并被疏远,转荆王友,高宗龙朔中(661至663年)卒。王方庆16岁为越王(唐太宗第八子)府参军,大约是以门荫出仕或由其师任希古荐举(任希古曾为越王记室)。几次迁官,高宗永淳年间(公元682年)已升至太仆少卿。武后临朝,重用他为广州都督,由于广州是海外与唐互市之地,在广州为官的人,无不发财。方庆到任,为政清廉,又能约朿下属,当时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以后转洛州长史和并州长史。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罢相为秘书监,修国史。中宗被立为太子,使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正授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兼侍太子读书。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卒。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他的本传中,除了这些官职升迁变动以外,一连记了几件有关朝廷礼制方面的建议。在王方庆提出这些主张时,正是武则天改唐朝为周朝,唐朝宗室,被酷吏杀得差不多了,显著复唐的声音听不见了的时代。另一方面,武则天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该是考虑把帝位传给谁的时候了。她自己亲生的儿子,杀了两个,都是有贤能之称的,还有两个,表现得顺从,一个被她贬到外地去了。她的两个娘家侄儿,武承嗣和武三思,在朝内把持朝纲,但武则天已经了解他们无德无能。所以在武则天心目中当务之急是将帝位传给儿子,还是传给娘家侄子。酷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她得问一下重臣。看《旧唐书·王方庆传》,方庆入相后大谈三礼,仿佛既不是无所事事的大臣,又不参与立太子的事。这里史臣隐瞒了一件颇为重要的事。倒是《新唐书·王方庆传》透露了一点信息:“赞曰:李德裕著书称方庆为相时,子为眉州司士参军。武后曰:‘君在相位,何子之远?’对曰:‘庐陵(即后来的中宗李显)是陛下爱子,今尚在远,臣之子庸敢相近?’以比仓唐悟文侯事,嗟乎,君子哉!”又于《狄仁杰传》点明此事:“张易之尝从容问自安计,仁杰曰:‘惟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会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于市,踰月不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浹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罢议。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于是,仁杰与王方庆俱在,二人同辞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文皇帝身蹈锋镝,勤劳而有天下,传之子孙。先帝寝疾,诏陛下监国,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姪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拊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狄仁杰为了立庐陵王为太子事,两番答武后问,第一次说“天人不厌唐德”,说得太硬了,正招武后改唐为周之忌,所以才大怒,罢议。第二次与王方庆同应对,话就婉转多了,特别立武三思武后不得袝宗庙这个理由,最能打动武后的心,所以她听了立即派人接庐陵王回京。这几句话是谁想出来的呢?说二人同辞以对,同时说话,又说一样的话,是不可能的。应该是二人的答应主旨相同,一个先说,一个补充,观王方庆为儿子在不在身边,借词宛转劝武后,我颇怀疑后几句打动武后心弦的话是王方庆说的,只因为狄仁杰德高望重,所以后人多记在他帐上,不知道王方庆所起的作用了。以后这一段时间,王方庆的处境很微妙。公元697年庐陵王回到洛阳,并没有马上立为皇太子,王方庆却以年老为理由自请罢相。八月,他罢相,任麟台监,修国史。九月庐陵王立为太子,王方庆不修国史了,先任检校太子左庶子。公元698年正授太子左庶子,兼侍太子读书,封石泉公。这里似乎武则天与狄仁杰王方庆有个默契。武则天答应把李显从房州迎回洛阳,并立为太子,没有食言,做到了。接着重用狄仁杰,改任王方庆为太子贴身官的左庶子,一以保护太子,免得出些事故,再被武三思等人乘机请废太子,一以保护王方庆,东宫官又是闲官冷局,可避免旁人嫉妒陷害。但是武则天仍然有自己的打算,她立了太子,是周朝的太子还是唐朝的太子,她没有表白。不过,她仍显示自己没有让权让位的意思。公元700年,狄仁杰死,702年王方庆死,武则天于699年赐皇太子显姓武。700年封太子之子茧润为邵王,701年杀邵王重润及皇太子之女永泰郡主,据说是他二人有所图谋。只有在李多祚率领左右羽林军入宫杀了武后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并以兵力威胁下,武则天才退位,皇太子李显即帝位(后世称之为中宗)。他追念旧德,追封王方庆为吏部尚书。
王方庆博学好著述,他“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他又是个藏书家,“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秘本。”可惜诸子不重视,都散失了。
他有十个儿子,第三子皦一支,出了两个宰相,王玙与王抟。
(3)王玙:
此人在唐朝琅邪王氏族中,是一个不光采的人物,偏偏既任高官,又得善终。他少习礼学,但不大讲求朝廷的礼仪制度,专讲求用于宗教(道教)方面的祠祭仪注。正巧唐玄宗信道术,什么神都信奉,玙便上书请置春坛,祀青帝于长安东郊,得到玄宗的赏识,由太常博士升侍御史,充祠祭使。他的行为,史书评为“近于巫觋”,而因此又“过承恩遇。”唐肃宗又是一个信祌的皇帝。王玙在朝中几次升迁,内为九卿之一的太常卿,外任蒲、同、绛等州节度使,然后终于调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书评他“人物时望,素不为众所称,及当枢务,声问顿减。”他拜相后,仍以从事迷信活动为要务。奏请置太一神坛,请皇帝亲临祭祀。又因为肃宗患病,派遣女巫分行天下,祈祭名山大川。所到之处,扰攘不宁。肃宗曾亲谒九宫神,乐于向各类神祠祭祷,这一类荒唐事都是王玙想出来的。王玙在罢相之后还历任刑部尚书,淮南节度使、越州刺史,甚至于入为太子太保,转少师,是王氏四相中官品最高的。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才死去。《新唐书》在《李泌传》中提到了他:“初,肃宗重阴阳祠祝之说,用妖人王玙为宰相。”称之为妖人,远远超过宗教迷信的范围了。琅邪王氏自晋至唐,王衍虽然被贬为“清谈误国,”但是品行之低劣,还及不上他,而他误国的程度,却很难从表面上看出来,人们也多半不知道琅邪王氏中有这么一个人物。徐松《登科记考》,武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科进士有王珣,珣字下有注:“《新书》:‘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但王瑨有庶出子王鉷,《旧唐书·王鉷传》却记曰:“王鉷、太原祁人也。”恐《登科记》记载有误。
(4)王抟:字昭逸,是王氏四相中惟一进士及第的人。他未任朝官,先到滑州节度使幕府任幕僚,几次迁升,为苏州刺史。以后,以户部侍郎判户部,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在相位约三年,因为用他为浙东西观察使而罢相,但因两浙已为藩镇钱镠所据,未能成行。后正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封鲁国公。当时,朱全忠据中原及兖、郓、滑、魏诸镇,李克用据河东,刘仁恭据幽州,杨行密据淮南,钱镠据两浙,王建据蜀,李茂贞据凤翔,马殷据楚,王审知据闽。昭宗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局促于京城至华州间,内又受制于宦官,宰相也没有多少政事可办。昭宗曾先后向王抟及另一宰相崔胤问清除宦官之策、崔胤主张速去之,但未有具体办法。王抟持重,主张“宜俟多难渐平,以道消息”而且不要轻易泄漏去宦官的意图。所谓以道消息,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是这样解释的“言恶者以渐杀其势,则久而自消;善者以渐培其根,则久而自长。”持重倒是持重,但未必能奏效。崔胤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不久罢了相,他以为是受了王抟的排挤,便向昭宗诬告王抟与宦官勾结,昭宗不信,崔胤求助于朱温,朱温接连上表论列此事。王抟因而罢相,由工部侍郎左迁溪州刺史,又贬崖州司马,崔胤还不放过他,他走到蓝田驿,被赐死。从降工部侍郎到赐死,只有三天时间,已经走到距离长安百里的蓝田驿了。如此之快,他的儿子王倓任河南府文学,不在长安,肯定没有连坐。然而《新唐表》载有王抟三个儿子的官职,再下一代便是空白了。是破家了呢?还是七年以后,唐灭梁兴,朱温作了皇帝,王抟之后从此隐姓埋名了呢?事关三槐堂王氏始祖王言的来历,颇有研讨的必要。
《资治通鉴》介绍王抟说他“明达,有度量,时称良相”,胡三省注却说以其时言之,称为良相,所谓彼善于此也”,意思是换个时代,就未必是良相,“良”是相对而言的。只是,处乱世而为官,素养、去留,态度不同,命运也就不同。就唐代琅邪王氏而论,同处于武后时代,王绍宗、王无竞党于武后的爱宠张易之,因而免官。王璇可能有反对武周的言论,被贬岭南。王同皎参与了废武后,后来虽然参与废韦后失败,却进入《唐书·忠义传》中。王方庆最善于处理自身去就。武则天是个敢于大量起用新人的皇帝,但她一旦发现所用的人不称职的话,也立刻予以罢黜。王方庆以有唐第一个清廉的广州都督受知于武后,不久拜相。时距王璇被贬岭南才四年。他韬光养晦,只谈自己擅长的朝廷礼仪问题,谁也料不到他不张扬地两次婉讽武则天应该把庐陵王李显从房州迎回,并且立为皇太子,得到允准后又自请罢相,武后任命他为东宫官,也含有借以保护太子之意。他死后三年,太子即帝位,立刻追赠他为吏部尚书。他十个儿子,大都传世久远,与此不无关系。至于王抟,与王璇一样,生不逢辰,昭宗时为相,即使不遭崔胤陷害,七年后朱温称帝,恐怕也不会有好下场。
总的说来,琅邪王氏子弟仕于唐朝者,除王玙外,都算不坠家声,证明这个家族虽然已经分散,甚至如王同皎王方庆都不相来往,但在科举制度下,还是可以各以小支存在下去的。至于五代以后,再也不见以琅邪王氏自我标榜的家族出现,那是另外有其历史背景的,不是本书研究的课题。
2、隋唐墓志铭中的琅邪王氏
这一节是根据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摘录其中琅邪王氏成员的墓志铭而写成的。由于《汇编》篇幅甚大,篇数特多,全抄人选的各墓志势不可能,也无此必要。故定下了几条标准:(一)琅邪王氏女子,除其中志文有资料价值者外,一般不选入。(二)处士(不作官)的墓志,不能上连其曾祖,下及其子女,形成一个支系者不选入。(三)唐代墓志文,颂扬墓主的文字太多,本书多不取用。入书者只有志文中的藉贯、远祖、高祖以来的名讳,本人的官职,儿子的名讳、墓葬何处这几部分。辑录工作中发现了新的支系、补史书失收者,纠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漏误者,均在《价值初探》部分加以考证,表而出之。 (四)《初探》部分有新内容者,不据以改正前面已经用旧资料陈述的内容(如王璇被贬岭南后的下落及新的王同皎一支世系表等),新旧两说并列,由读者判断哪个说法可信。(五)依《汇编》体例,墓志按历史编年排列,须照应前后者,于《初探》中剖析。
(1)    唐故开府右尚令王君墓志铭
君讳仁则,字行规,琅琊人,(《汇编》贞观053号,又有一王仁则属太原王氏)汉谏议大夫益州太守吉之后。曾祖虎,魏银青光禄,镇西将军,渭州剌史。祖炽,周右中郎将,仪同三司,宁州刺史。考思武,隋东郡丞,唐大将军,滑州治中。君解褐隋代王府典签。隋历云谢,率义归朝,以勋授朝请,寻加开府。武德初,应调为县中正,俄除右尚令。武德九年八月十日,卒于郑邑之第。贞观十八年,迁葬于北邙(编号贞观0九四)。
(2)唐故隋左龙骧骠骑王公墓志铭
公讳协,字勤合,琅耶临沂人也。祖衡,周任洺州永年县主簿。父君,齐任并州太原县丞。公秉其余庆,属季隋之际,建官龙骧。粤以永徽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寝疾遽甚,卒于洛阳县立行里之私第,即以其年三月九日权窆邙山之阳,礼也。(编号:永徽0七一)
(3)大唐故上骑都尉通泉、金城二县令瑯邪王君墓志铭
公讳素,字仲俭,徐州临沂人也。曾祖翊,魏镇南将军,使持节济州刺史,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祖淡,齐中散大夫,二府中郎,北徐州大中正。父宗,隋河南王府参军,信都县长乐县丞。公起家魏州都督府典签,加骑都尉,除左屯尉兵曹,又除洛州录事参军,被举梓州通泉令,又加上骑都尉,改兰州金城令。以永徽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卒于兰州金城县。子大志等先期戒事,敬远攸从。遂以永徽五年二月二十日,葬于邙山之阳,礼也。(编号永徽一00)
(4)□故处□□□墓志铭
君讳玄,字昙仙,琅邪临沂人也。十一世祖晋司徒宪穆公珣。祖林,梁鄱阳王谘议。父揆,隋青州博昌县令,君博昌之长子也,以显庆三年八月十五日终于履顺口口。以其年九月十七日,殡于博□□□,礼也。其词曰:□□□派,辅周佐秦。尹歌京兆,文擅江滨(铭文下面从略。编号显庆0四九)。
(5)唐故上护军王君墓志铭
君讳字慈善,琅邪临沂人也。大父建,武贲郎将,显考本,白沙县令。君以功授上护军。以咸亨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终于本第。窆于□□之平乐乡。(编号咸亨0三四)
(6)大唐处士王君墓志铭
君讳宝字行敏,瑯琊临沂人,因宦河南而家焉,今为洛阳人也。(编号仪凤0—0)
(7)大唐故上骑都尉王君墓志铭
君讳式,字文卿,琅琊临沂人也。曾祖达,后魏征西将军除使持节,金紫光禄大夫。齐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洛州刺史。祖侯,齐伏波将军,文宣皇帝挽郎,遂州刺史,袭爵高阳郡开国公,君则高阳公之孙也。皇建之初,以君行光州里,功诚先觉,授上骑都尉。粤以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寝疾,卒于私第。以(仪凤)三年三月廿七曰,(与夫人)合葬于河南县平乐乡邙山之阳,礼也。(编号仪凤0廿一)
(8)大唐中岳隐居太和先生琅耶王征君临终□授铭。季弟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东宫侍读兼侍书绍宗甄录并书(9)。
昔有唐氏作,吾中遇而生,姓王名玄宗,字承真,本琅邪临沂人,晋丞相文献公十代孙。陈亡过江,先居冯翊,中徒江都。其肇锡考系,则国史家牒具矣。降年五十有五,直垂拱二年四月四日,顺大衍之数,奄忽而终。(原编号垂拱0二二)
(9)大唐故朝散大夫行少府监中尚署令王府军墓志铭
公讳定,瑯琊临沂人也。曾祖超之,梁通直散骑常侍,建安郡守。祖璨,陈通直散骑侍郎,给事中。父弘道,陈巴山王府田曹参军。公,隋大业年中,以梁陈衣冠子弟,授谒者台奉信员外郎。自唐家创业,“海内安宁,遂征公为前齐府直文学馆,寻改授少府监中尚署令。以总章二年四月十四日终于雍州万年县宣阳里之私第。粤以大周万岁登封元年二月十二日与夫人徐氏合葬于长安县小严村北平原,礼也。(编号万岁登封00四)
(10)大周故右翊卫清庙台斋郎天官常选王豫墓志铭
王豫字安舒,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允,祖修惠,父师道。豫洎廿一,门调宿卫,州举孝廉,补清庙台斋郎。居无何,敕令优选,未赴。延载元年八月廿九日夜,卒于洛阳殖业里之旅舍。粤以今神功元年二月廿二日与冥婚之妻合葬于□山之原,典也。(编号神功00七)
(11)大唐正议大夫使持节都督隽州诸军事,守隽州剌史许公夫人瑯琊郡君王氏墓志铭。
夫人王氏,瑯琊临沂人也。曾祖宾,后魏长乐、济南二郡太守。祖秀、隋齐王府谘议参军。父满许州司马。(编号圣历00六)
(12)大唐故幕州刺史洛阳宫总监褚府君夫人临沂府君王氏墓志铭
夫人琅琊临沂人也。五代祖僧绰,宋吏部郎,尚东阳公主,拜驸马都尉。曾祖文恭,梁金紫光禄大夫太府卿。祖王车,陈巴山郡守,隋开府仪同三司。父子忠,陈主爵郎,隋骠骑将军、岚州刺史,阳安县开国公。(编号久视0一0)
(13)唐故大中大夫使持节泗州诸军事、泗州刺史瑯耶王公墓志铭
公讳同人,汉昌邑王讽谏宏远,谢归皋虞,遂为瑯耶著姓。今为京兆人也。曾祖续,皇吏部侍郎赠魏州刺史。祖德俭,御史中丞归仁公,赠兖州都督。考璇,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殿中监,赠越、卫、温、婺等四州刺史,公即府君之第二子也。早辟孝廉,明经高第。解褐雍州参军,以相门侍卫授左卫司戈,迁太常协律郎、大理评事。转太常主簿,相王府记室、司农丞、汉岐二州司马。赞大农之务,贰方伯之雄。人拜工部员外郎、屯田郎中。除使持节泗州诸军事、泗州刺史。以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三日寝疾,终于郡馆。粤明年八月廿六日,返葬祔先茔于京南大仵村原,礼也。有一子曰涣,直弘文馆。(编号开元二九二)
(14)大唐故忠王府文学上柱国琅琊王府君墓志铭
公讳固己,字炅,琅耶临沂人也。自晋光禄贞公览至于公,凡十三代,公则隋安都太守石泉侯讳鼒之曾孙,皇朝御史中丞讳弘训之孙。户部郎中讳方智之季子。解褐补滑州卫南尉,秩满,校左千牛卫兵曹参军,又领尚丞直长。乃校宋州单父县令。旋丁太夫人忧去职。服阕,授忠王府文学。以开元廿六年六月八日终于河南府河南县宣教里之私第。《孝经》一轴,事贤于秦正,嗣子玙等守而行之。以其年闰八月六日葬于河南府河南县平乐乡之原,夫人范阳卢氏祔焉,礼也。(编号开元四七一)
(15)大唐故朝散大夫谯郡司马瑯邪王府君墓志铭
府君讳秦客,字元宾,系周储之仙胤也,得氏与太原同宗,分支自琅琊承绪,今为瑯邪人也。曾祖续,皇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开府仪同三司。祖德素,皇银青光禄大夫,阆中郡太守。父豫,皇侍御史,屯田郎中,正议大夫。东阳郡太守。府君即东阳第二子也,以门荫补太庙斋郎。解褐授左清道率府胄曹参军,出摄济阴郡司户参军。辞满,拜博陵郡唐昌县令。经一考,丁东阳忧去官。外除,补谯郡谯县令,次历魏郡魏县令,次授太原府文水县令。未之任,除泸川郡司马。无何迁博平郡司马。稍迁谯郡司马,寻加朝散大夫。以疾恙罢职。以天宝三年四月寝疾,归真于洛阳仁凤里私第,即以其年十月廿曰权窆于洛阳县清风乡北邙南原,礼也。厥有令子昆弟五人:孟曰照之,次曰黯之,仲曰兼之,叔曰晤微,季曰少微。并荷戟参玄,趋庭秉训。(编号天宝o三四)
(16)大唐故泗州刺史瑯琊王妻河东裴郡君夫民墓志铭,嗣子京兆府三原尉涣撰
夫人(夫民)故尚书工部员外屯田郎中泗州剌史瑯琊王公讳同人之妻河东裴郡君也。初笄归我先君。我大门讳璇,故兵部尚书平章事。我烈考固天纵之才。(夫民)以开元二十九年五月六日奄背于永乐私第。先君以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三日薨于泗州官舍,卜宅于万年县义善乡凤栖原,礼也。慈亲以天宝四载十月廿五日迁祔。(编号天宝0七八)
(17)唐故王夫人墓志铭
夫人王氏,琅琊人也。高祖约,周御史中丞。曾祖武安,隋赠相州刺史。祖德真,皇朝金紫光禄大夫、侍中、赠左仆射。父旦,太子通事舍人。夫人嫔于崔氏,则淮安郡参卿宠之妻也。(编号天宝一二0)
(18)大唐故襄州襄阳县尉同州冯翊县丞瑯琊王公祔葬墓志铭
公讳鸿,琅琊临沂人也。晋丞相十一代孙。高祖褒,周吏部尚书,司空、石泉公。曾祖鼒,隋安都竟陵二郡守。祖弘让,隋工部宪部郎中书舍人。父方泰,皇朝中书舍人,司府少卿公任襄州襄阳县尉,同州冯翊县丞,终于东京。权殡城东,以天宝十载十一月五日,迁葬于河南县安乐乡北邙山之原,未从先茔,权宜也。夫人河东薛氏祔于府君之茔,礼也。次子长安县尉志悌。少子上党郡襄垣县主簿志凝,并从夭逝。嫡孙长安府君长子胡子。次子同恩,次孙扬子等,奉迁安厝,呜呼哀哉。(编号天宝一八八)
(19)大唐故长安县尉左授襄阳郡谷城县尉又移南阳郡临瑞县尉琅琊王公祔葬墓志铭
公讳志悌,字子金,其先琅琊临沂人也。晋丞相十二代孙。五代祖褒,周吏部尚书,司空,石泉公。高祖鼒,隋安都、竟陵二郡守。曾祖弘让,隋工部宪部郎,中书舍人。祖方泰,皇朝中书舍人、司府少卿。父鸿,皇同州冯翊县丞。公判入甲科,授相州成安县尉,又任陕州硖石县尉,又转京兆府宜寿县尉,又迁长安县尉,贬襄阳郡谷城县尉,又移南阳郡临湍县尉。年五十五,终于官舍。以天宝十载十一月五日迁葬于河南府河南县安乐乡北邙山之原,侍先茔,礼也。夫人李氏,嗣子胡子。继室崔氏,子同恩。姪阳子。(编号天宝一九0)
(20)大唐故钜鹿郡南和县令□府君墓志铭
公讳悆,字同光,琅耶临沂人也。公即晋丞相导之十三代孙。曾祖讳德仁,隋举孝廉,授剑州临津县主簿。祖讳玄默,唐应制,再登甲科,累授汴州浚仪县令。父讳□庆,唐举孝廉擢第。以公(父)之才,匡国之器,命不时偶,晚授胜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公始十四,早丧所天,年十八,举孝廉,授相州尧城县丞,俄授青州北海县丞,又授越州都督府兵曹参军。礼部尚书席豫,奏充本道判官,改授徐州沛县令。顷丁艰疚。礼制终,授钜鹿县(郡)南和县令。以天宝十一载七月八日卒于釜阳县崔氏之里第。粤以天宝十一载八月廿八日葬于洛阳县□阴乡之北原,礼也。有子邓等,年始十五。(编号天宝二0五)
(21)大唐故光禄卿王公墓志铭
公讳训,字训,瑯琊临沂人也。永穆大长公主之中子。曾祖知道,皇赠魏州刺史。祖同皎,皇光禄卿,驸马都尉,赠太子少保,尚定安长公主。父繇,皇特进太子詹事,驸马都尉,赠太傅,尚永穆长公主。公文被四教,学通六艺。三岁尚辇奉御,四转至光禄卿。早年娶嗣纪王铁诚之季女也,夫人寻逝,后尚博平郡主。大历二年己月癸已,奄终凤楼之右。孝子岐,其年八月七日,迁厝万年滻川乡滻川原,礼也。(编号大历00三)
(22)大唐故奉事郎行京兆府泾阳县主簿王府君墓志铭
公讳岐,字文秀,琅琊临沂人也。曾祖同皎,驸马都尉,琅耶文烈公,赠太子少保,尚定安长公主。祖繇,驸马都尉,琅耶懿公,赠太子太傅,尚永穆长公主。父训,累授光禄卿,娶嗣纪王铁诚之季女。公自弘文馆明经、虢州弘农尉,次任扬州江阳主簿。考秩寻满,蹉跎江乡,累佐诸使,以去年入调长安天官,以书判取人,授公京兆府泾阳主簿。以其年八月九日,终于万年县兴宁里永穆观之北院。长子贞素,次曰贞镒。后娶杨氏,有子三人,一女二人。以其年闰十月七日,卜择于万年县滻川乡先茔之侧也。(编号贞元一二六)
(23)王府君墓志铭
王府君者,公讳端,字溪子,瑯琊人也。累代都洛,不顾名宦。以长庆四祀十二月八日奄然名灭,以宝历元祀二月二十八日,厝于河南平乐之原,礼也。(编号宝历00二)
(24)唐故朝散大夫守尚书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上柱国临沂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府君墓志铭
王氏之先,本于周灵王太子晋,以忠凍废,天下之人谓之王家,至八世孙错七世而生翦,事秦,复为大将军。翦七世而生吉,仕汉为谏大夫,去官全道,隐于瑯琊之皋虞。吉生骏,为京兆尹。骏生崇,为司空。崇五世生览(1°>,仕晋为宗正卿。览孙导,匡辅元帝,中兴江左。导六世生俭,仕南齐,为太尉。谥曰文宪。文宪三世生褒,事宇文周为司空,封石泉公。石泉生隋安都太守鼒,鼒生皇中书舍人弘让。弘让生太府卿方泰。太府生鸿,为同州冯翊尉。冯翊生志悌,为长安尉,赠吏部郎中。郎中生汶,殿中少监致仕,赠工部侍郎。工部少有高致,不乐荣官,致仕赠官之命,皆由公显。公讳衮,字景山。本名高,工部公之长子。元和初,以拔萃登科,授秘书省正字,调补伊阙主簿。许孟元尚书、裴次元常侍尹河南,皆署为部从事。今窦司空之分陕也,荐授监察里行,充判官。崔淮南继窦为陕,又从而辟署。俄以本官归御史府,满岁,转殿中,皆留台为监察。拜刑部员外郎,转都官员外。未几,迁度支郎中,急诏赴阙。丁工部公艰,既䯪,丁太夫人忧,泣血六年。服阕,除司勋郎中。字文公长南台,奏和杂事,改左司郎中兼侍御史。上器之,面锡朱衣金鱼。满岁,转吏部郎中,仍旧职。宰相方以显要处之,卒不至,命也。子男三人,长曰存夫,光陵挽郎。次曰绚,幼曰绹,皆前明经。其年十月廿六日葬于河南县平乐乡杜翟原,祔工部之墓。(编号太和0五四)
(25)唐王府君墓志铭
戴仁而处,抱义而行者,即琅邪王府君。公讳仕伦,字文迥,其先晋右军一□□代孙也,曾祖璆,皇祖思,皇考良。公春秋五十有七,以大和九年六月廿二日终于暨阳之私第。嗣子宗志,次子刘老,以当年八月廿九日葬于故朱夫人之同茔所也。(编号大和0九四)
(26)唐故滑州匡城县令王公墓志铭
公讳虔畅,字承体,其先琅耶人。始受氏于周,秦汉以降,代光史册。及国朝则林冠群英,名高华省。曰守贞,历仓部、膳部、左司郎中,出为莱、渝、博、润、沧、洪六州刺史。实生希㑺,官随、遂、绵、相、越五州刺史。历京兆少尹、太仆卿。封华容县开国男,谥贞公。贞公生炅、旻,暹,皆有官而材。炅袭华容爵。是生曰云、曰霞。曰云长官同州白水丞,追赠太常少卿。少卿二子,长曰宗儒,历左赞善大夫,寿州刺史。少曰公亮,贞元六年进士登第。官至潭州刺史。御史大夫,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寿州生二子,长曰虔徽,年在既龀,以荫官人仕,释褐代州雁门县主簿,复任成都府温江县尉。每言瑚琏之器,奚自斗筲之官,乃由贡籍举进士。公即寿州之少子也,及释褐任泗州临淮尉。秩满选授滁州司法参军。太守谓之能官入,擢摄永阳令。及归,随牒不得调,以本官选集,为县于楚州盐城令。后选授渭州匡城县令,廉察知其材实,陟考而中,明年复陟而中,省校不为意。邑人惜其课最有屈,秩满乞留一年,廉吏以闻,得请。当乞留之年,六月廿二日,殁于官,即咸通七年也。公裔子四人,长处温,次琏,次处修,次处谦。女二人,长適博陵崔振,举进士。次适京兆韦询美,前任寿州安丰尉。以咸通八年二月一日窆于洛阳县杜郭村大茔,礼也。(编号咸通0五六)
3、上录诸志文的学术价值初探
(1)上录各志,都抄自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一书,对原志文加以删减,又加以拼合而成。只在遇到需要连缀处稍加一二字外,全用原志文字。如有拼合不当者,需由笔者负责,决不轻易作改动原文。
(2)各墓主的籍贯,除了少数几篇书为“先为琅邪临沂人,后迁居xx,今为xx人也”以外,绝大多数都清楚地写作“琅邪临沂人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上文分析过,自从陈被隋所灭。原居住江左300年的琅邪王氏,为了生存、找出路,很大的一部分渡江北上,星散于各地,以求适应隋、唐王朝的取士用人制度。此时“九品官人法”已经废除,侨姓第一不再受到优先为官,“平流进取,坐至公卿”这不成文法的保护,因此琅邪王氏成员不再以琅邪郡望相标榜了。上述的看法,最早出自史学家。我们看一看《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原琅邪王氏各成员籍贯的写法,就发现有的已强调其在北方的居住地,如王同皎,两《唐书》都写作相州安阳人,而一系列与王同皎同支的人,在墓志铭中,却都写作琅邪人或琅邪临沂人。王方庆,《旧唐书》写作雍州咸阳人。《新唐书》写作“其先自丹阳,徒雍咸阳。”而所有王方庆一支的后裔的墓志铭中,也都写作琅邪临沂人。王绍宗《旧唐书》写为扬州江都人,《新唐书》写为:“系本琅邪,徒江都云。”而王玄宗、王绍宗墓志铭也写作琅邪临沂人。所引录的二十余例中都强调墓主是琅邪临沂人,是不是他们都回转原籍沂州临沂居住了呢?不是。这从他们的墓葬地可以看出。渡江北上的琅邪王氏大体上葬于两处:一是长安万年城南的大仵村原祖茔,二是洛阳北邙山南杜郭村大茔。长安的坟地,大约由王褒当年经营的,在朝内为官者,多葬于大仵村原附近。洛阳北邙山的坟地,表示了陈亡,琅邪王氏渡江,多先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定居,后来,在外地为官的人,无论薨于何地,多是最后迁葬洛阳。《墓志汇编》中有这么两支,一是明言由琅邪迁洛阳,成为洛阳人。一是其先为琅邪人,后定居巩县洛阳一带。由此可以看出琅邪王氏渡江北上后,虽然家族星散,还是有一个中心的。至于为什么他们大多数人一直认为自己属于琅邪王氏一族呢?大约由于通婚的需要。唐初,名族仍与名族通婚,有些族姓,名族是不与他们通婚的。唐太宗命臣下修《贞观氏族志》,虽然被认为有意压低山东五大姓(崔、卢、郑、李、太原王)的地位,实际目的也在限制良贱通婚,故今本残卷{贞观氏族志》列出85郡398姓之后,写道今贞观八年5月17曰壬辰,自今以后,明加禁约,前件郡姓出处,许其通婚遘。”又在后面说到:“其三百九十八姓之外,又二千一百杂姓,非史籍所戴,虽预三百九十八姓之限,而或媾官混杂,或从贱人良,营门杂户,慕容商贾之类,虽有谱,亦不同(婚),如有犯者,踢除籍。”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是398姓中仅有的两个王氏。这两个可以与其余的396姓通婚。虽然琅邪王氏失去了优先作官的权力,但仍保留了与其它名门大族通婚的优势,故无论移家何处,仍然需要保持“琅邪临沂”的籍贯。这在当时是实际上的需要,后来的史学家刘岣、欧阳修、宋祁等修《唐书》时,认为旧士族已基本上解体,在已经搬迁的户中,用不着保留他们的旧郡望了。怎知这想法与唐朝已解体的旧士族想法不同。不细阅大量出土的墓志铭,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
(3)唐代,作为有种种特权的统一大门阀士族的琅邪王氏,虽已解体,星散于四方,但在族姓传承关系上,他们始终认为与魏晋南北朝的琅邪王氏是一系相传,当中并未断缺的。上录各志中,介绍祖先的写法大体上说有三种:一是开头从周灵王太子晋及秦王翦、汉王吉写起,中间记载十一或十三代祖晋王导(少数从王览算起)以后记曾祖(多数上溯上萧梁朝王氏或陈、隋王朝)、祖、父的名讳官职。二是先记晋代祖先(王导、王览而外,还有一个以右军为远祖的),再上溯三代,详记曾祖以下名讳,不涉及周、秦、汉的。三是只上溯三代祖先,不及两晋。引录的墓志后面两类记法占多数。这三种记法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唐代琅邪王氏子孙,无论族中主体迁至何处,都以郡望琅邪标明自己这个家族,不像现代某著作将琅邪王氏分成琅邪世、江左世以及咸阳世三部分,有意缩短琅邪一系存世的时间。其实《旧唐书·王方庆传》就否定了这不知何人想出来的什么江左世、咸阳世。王方庆对武则天说臣十代从伯祖羲之书……太宗购求,先臣并已进之……又进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以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祖孙承继关系从十一代祖王导开始。一代一代,细细数下来,直到被称作“咸阳世系”之祖的王褒,分明都是一家人。又称王羲之为十代从伯祖,称王献之为九代三从伯祖,如此紧密的家族,又均自认为琅邪临沂人,哪能将他们强分成什么江左世、咸阳世?墓志铭中所引录各篇,均身为唐代人,述其曾祖,大部分是齐、梁、陈人,亦均是南朝琅邪王氏家族中人,更可以为证。笔者特别指出此点,旨在就琅邪王氏在一系承传上用文献及出土文物两重证据,反驳“天下王氏出自太原”的说法,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为琅邪王氏正名。
(4)在翻阅《唐代墓志汇编》中对王姓的墓志,作了个统计。其中太原王氏后裔最多,其次为琅邪王氏。再其次如洛阳王氏、巩县王氏、北海王氏、京兆王氏、偃师王氏、山阳王氏、交河王氏、壶关王氏、雍州王氏、狄道王氏、河内王氏等等,就很零星了。许敬宗、李义府等令孔志约、杨仁卿等人修《姓氏录》以代替《氏族志》,不过加进了—些武后族人和当时五品以上官人家族。其原有各郡旧世族,大体依旧,此书也未传下来。开元年间问世的《姓系总录》,是多名学者修成的一部大型官谱,如今也看不到了。其后存于今日的有林宝纂修的《元和姓纂》,其中王姓部分,以太原王氏与琅邪王氏为首,共提出了十六个郡望(不算岑仲勉先生补入的),大约就是赵宋学者提出的《广韵》所载王氏二十一望的根据。但是这十六望除了太原、琅邪二望来,多半未反映在《墓志汇编》中,不知何故?从墓志铭加上文献资料研究王氏二十一望定于何时,以得出一个可信的说法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5)上录各篇中,有的可以补正史记事的欠缺。如琅邪王氏四相中的王璇,前文所找到与他有关的资料,只有《新唐书·宰相表》所记的入相年月以及25天以后五相同日贬于岭南。又考知是为武后酷吏所害。他后来是否放回朝中呢?未找到文献记载。今所录《王同人墓志铭》(编号开元二九二)中却记下了王璇后来的结果。首先记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后,后面接着记下了任殿中监,可能是中宗即位后召回所任的朝官。以后又记赠越、衢、温、婺等四州刺史,是死在殿中监任上的赠官,更应该是中宗或睿宗以后的事了。他的七个儿子,《新唐表》所列的官职,也是武后贬王璇于岭南以后的官职。因为王同人任泗州刺史已经是玄宗开元年间的事。《墓志》中又记王同人的儿子王涣。这一支中与《新唐表》不同的地方有二处:一是此支祖先王猛之子三人:王缮、王纩、王续。《新唐表》将王德俭定为王纩之子,于是下面的王璇、王同人、王涣便成了王纩的孙子和曾孙。然而有两块墓志都将王德俭系于王续之下,那么王璇便是王续之孙,不是王纩之孙了。二是王续在《新唐表》中,长子德素一支,只下传了一代,即长子鼎、次子豫、三子渝、四子瑶,再下一代便没有了,似乎已经绝嗣。但王豫墓志中,却又记有下面两代的名字,即豫子秦客,秦客子照之、黯之、兼之、晤微、少微。总之这一支自晋王彬传至陈王猛、王猛人隋下传至四相之一的王璇,又下传至王涣,已至唐玄宗年间,世系相传,代代有据,丰富了唐四相中资料最少的王璇的材料,是墓志补史的功能,值得表而出之。
(6)前面列于散支的王同皎一支,只记他曾祖父王宽,他尚中宗女定安郡主,参加了张柬之等五大臣杀张昌宗、张易之、逼武则天退位的行动,立了功。后来又随李多祚等讨韦后与武三思,失败了,被韦后所杀。睿宗即位,平反了这件事,似乎只是一个昙花一现式的人物。但以墓志为主,可以将这一支列一个表,一直到唐德宗时,而且显赫人物众多,与王难得一支,加上王猛王鼒两支,可以称为琅邪王氏由南北朝进人隋唐的四大支,今列简表于后
王宽一王知道一王同咬一王縣一王训一王支一 [贞素
贞镒
其中王同皎尚定安长公主。王繇尚永穆长公主,赠太子太傅。王训娶嗣纪王铁诚(唐太宗孙)的季女。同皎的侄子王丘(其父同晊)仕至黄门侍郎、尚书左丞。中书令萧嵩欲推荐他为丞相,他让与了韩休。这一支系可谓名臣累累。在两《唐书》中却介绍得不多。
(7)还可以从墓志中理出人所未知的几支,下面举出二例:王览——王裁——王导——王洽——王珣——王昙首——王僧绰——王俭——王骞——王规——王褒——王鼒——王弘训一-王方智——王固己——王玙。
这一支,在《新唐表》中本来也有记载,而且代代不缺。但是在王鼒之下写作弘直、方庆、皦、仲连、绍、玙。王玙就成为王方庆的直系孙了。今《大唐故忠王府文学上柱国琅琊王府君(固己)墓志铭》中明明写道“嗣子玙”,那么玙该是王方智之孙,而不是王方庆之孙了,这就打破了王方庆一支三宰相(王方庆、王玙、王抟)的旧说法。哪—种说法正确,尚难确定,举出此例只证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出土墓志有时不相符合(不只一处)而己。
王守贞——王希隽——王炅——王曰云——王宗儒——王虔畅——四子:王处温、王琏、王处修,王处谦。
这是一个新支,王守贞为唐初人,共七代,已至懿宗咸通年间。他们也是代代为官,且有政绩的,倘若没有墓志出土,名字事迹怕早己湮没了吧。
注释: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3册4页。
(2) 杜佑<通典·选举二>。
(3) 杜佑《通典·选举二>。
(4) {隋书·炀帝纪》大业三年四月事。按:炀帝诏书中十科为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
(5) 王定保《唐摭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而唐长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397页中说:“炀帝时进士考试的科目不见记载,从唐初制度推之。可知所试者为策,正与秀才所试者同。所以设置进士科,可能由于秀才科名太高,难以录取,各州又不敢贡举。”可见隋炀帝时已经专重进士科了,时间必定在大业3年10月十科取士之后。
(6) 此名称据《旧唐书·王同皎传》而言。而《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则记武后长安年间,她始封新宁郡主,唐中宗即位后,才晋升为定安公主。
(7) 徐松(登科记考>。
(8) 据后文所录的(王同人墓志铭》,王德俭的父亲(王璇的祖父)是王续而非王纩。
(9) 王绍宗、王玄宗二人,两(唐书>有传,本志可补其族人迁江都之经过。
(10)   崇五代生览:可以试作一表,资参考:王崇——王遵——王音一王仁——王融一一王览。
上一篇:王汝涛· 隋、唐琅邪王氏述考(上)
下一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 第九卷
新录墓志7
[转载]寻找薛登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范阳卢敏房支世系订补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太原王氏的一衍派。
全唐文补遗随手记第5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