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宝华再考三槐祖王言墓志铭
2016-03-23 08:07:45来源: 江西信丰 王宝华
赠言   唐滑州黎阳令追封许国公墓志铭【注:标题是修谱人附 的目录】
公姓王氏,讳言,字正音,其先出自汉谏议大夫吉之后,由琅琊徙魏州,至公之曾大父钅岁唐为谏议大夫,大父博(注:摶的误认或讳避)昭宗朝左丞相,父依配白氏乾符壬寅八月十八日生公於魏州,公负奇才,忠愤激烈,当念祖宗耻未雪原,奋不顾身,然未膺一命口过四旬,乾宁元年中进士,又二年授滑州黎阳令,天佑间,黄巢作乱,公固守黎阳,贼巢往来蹂躏几年,兵民错离,苦心调剂于群情,颇宜平贼镇抚。至唐末,公遂隐家不出,入山课耕种,训儿孙,退休林下者又数十年,其间陟岵之哀,雁断之痛,鼓盆之悲,公教子成名为国老重臣,真称隐君子匹哉!广顺三年二月 日没也,享年七十有三,配姚氏,子二人,孙三人,曾孙六人,其嫁娶皆名阀巨族,具在状中不再述,衣冠蝉联,子孙蛰振,是可以观德矣。
史官谏议大夫  桑维翰撰
王宝华注: 1、 桑维翰是王彻(王言儿子)同科进士,王彻第一名状元,桑维翰第二名。2、唐宋期间的“大父”,即今天的祖父。3、魏州在五代后改为大名。4、“陟岵之哀”,《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借指思念已故父母之哀痛;“雁断之痛”,指的是音信全无,与亲人隔绝;“鼓盆之悲”,本意即敲瓦罐子(瓦缶,古代乐器),代指丧事。5、然未膺一命,口过四旬。指一个人没有担当大任的命运,在惊慌不安中渡过 了四十余年。
王言墓志铭公布后,不少网友对三槐祖王言公出生、中进士、任县令时间 上产生疑惑与不解,认为王言墓志铭有可能造假。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古人不敢故意造假。先从出生年号考,一般出生年号记得较牢靠,至于五代时期,朝廷年号不断更替,可能会搞混乱。王言于壬寅年八月十八 日生,1962 年也是壬寅年来,按1962—60x( n)=y公式套计,y=882,  王言应是882年出生,没于954年(一般按虚岁计,与广顺三年也相符)。有人又有疑惑,882年不是乾符年代。这也好理解,如1952年,台湾依然叫民国40年。中进士是乾宁元年,也即894年,王言才13岁 中进士可能吗?神童王勃也只16岁登科。我认为可能是历代传抄错误所导致的结果,王言墓志铭到山阴续修宗谱年代已经跨越900多年了。乾宁六年很可能会抄成乾宁元年,乾宁六年即898年,王言已17岁,因为"公负奇才",王言17岁举进士也能理解。
至于“又二年授滑州黎阳令”,即19岁的王言于900年前后担任黎阳县令,有人又疑问,19岁担任县令?王勃16岁就担任朝廷官员,这在唐代不奇怪。王摶于唐光化三年即900年被赐死,罪臣后代还能当官吗?因为“蓝田之祸”,不单指王摶赐死。历史载,崔胤与朱全忠互相勾结,被王摶等人揭发,崔胤罢免宰相后,又因权臣朱全忠等人的运作,再度出任宰相,被称为“崔四人”。唐末天下大乱,崔胤向唐昭宗建议杀死 所有宦官,王摶说:宦官势力较大,不要过激,否则可能引生更大事端。崔胤反诬王摶与宦官勾结,唐昭宗听信谗言,将王摶降职外任,一贬再贬,崔胤又向唐帝建议要斩草除根,王摶调入任新职行至蓝田时,追诏已到,赐死王摶。王摶为了子孙平安,“君叫臣死,不得不死”。从这段历史看,王言可能是在王摶未被赐死的900年初开始担任黎阳县令,也可见唐昭宗并没有诛连王摶家人,王言还在黎阳县“颇宜平贼镇抚”。到唐哀帝期间,朝廷上下均被崔胤与朱全忠势力控制,“群臣莫不敢言”。天佑二年(905年)六月,朱全忠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我认为,王国栋谱、王庸敬谱云因“蓝田之祸”也不准确。应该是自“白马之变”后。王摶子孙才开始逃离四处并隐姓埋名。后来崔胤与朱全忠密谋一举灭唐后,王言“至唐末,公遂隐家不出,入山课耕种...”,隐姓埋名,改望太原。担任唐代县令的王言是拥唐的。至于中华王氏研究会关于”王言“的介绍,是从【五代.会记】里的一句话中找出的王言,此”王言“是帮助朱温灭唐的,不是三槐之王言。
考古,我们不能只按今天的思维去理解和解释,必须联系当年的历史背景 。所以,一开始我就说:王言墓志铭可能有瑕疵,但 不能因为有瑕疵,就全盘否定其真实性。如果真是造假,不会造得更加天衣无缝吗?从王言墓志铭与王旦的自述世系互相矛盾这一事实,更可以看出《山阴天乐三泉王氏宗谱》作者王寿松编修族谱的严谨作风,即老谱流下的字文,一个字 都不能改。除非年代久远,看错和理解错误所致。错,有错的原因与 理由,立此存照。这才是我们考古考谱工作者应有之作风。
据王言墓志铭记载和江西泰和潍江王氏族谱、贵州潍江王氏族谱,建议三槐祖王言介绍应改为:
三槐祖王言(882——954),字正音,其先出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后,曾祖父王钅岁为唐谏议大夫,祖父王摶为唐昭宗朝左丞相,父王依仕唐为门下侍郎,母白氏,王言壬寅八月十八日(即882年)出生于魏州,898年中进士,900年授滑州黎阳令,因蓝田之祸、天佑二年(905年)“白马之变”辞官隐居大名莘亭,父王依(亿)与母白氏携弟王素另避祸迁江西庐陵,王言遂与父母弟失去联系,亿公墓在青原山寺,素公墓在 吉水黑源山隐中村,后裔再迁到江西泰和、贵州。王言没于954年,享年七十三,配姚氏,子二人,孙三人,曾孙六人 。                                               江西信丰   王宝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墓志铭15
三槐堂源头已找到·请看王言墓志铭——王氏文化
李密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544)河北风云(附音频)
王安石文集
曾巩文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