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三天美国之行游记(10)

2019年6月19日 周三  

一、水牛城里无水牛,伊利湖景多伊丽

布法罗(Buffalo),是美国纽约州西部伊利湖东岸的港口城市,纽约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布法罗位于尼亚加拉河南口,西与加拿大伊利堡隔尼亚加拉河相望,属于五大连湖地区。五大连湖的水占世界淡水的31%;而我国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为布法罗本是水牛的意思,所以又称水牛城,不过此地从未见过水牛,古时倒是有野牛出没,也是印第安人狩猎的地方。市区面积为136.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都市区包括8个县,面积为4058.5平方公里。地处湖滨平原,平均海拔146米。冬季寒冷多雪,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暖热,平均气温超过20℃。年降水量约900毫米。有著名的布法罗大学(即(现在的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这里是米勒德·菲尔曼尔和格罗弗·克利夫兰两位总统的故乡。


方尖碑后面为市政厅大楼

清晨我们的车辆行进在伊利湖傍,那湖光水色,那红房、绿树映在水中的倒影是何等赋有诗意。

布法罗市政厅位于水牛城市中心,共有32层,高大且具有标志性。每星期周一至周五,大楼28楼的观景台对游客开放,我们一行排队通过安检登上28楼观景台俯瞰城市美景,观景台的景色棒极了,可以360度全方位地欣赏市区美景,但是玻璃幕墙的外墙有点脏,照片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市政厅大楼俯看秀丽的伊利湖景色

在市政厅大楼俯看秀丽的伊利湖景色

在市政厅大楼俯看美丽的街景

二、尼亚加拉声如雷,跨国瀑布数第一

下午观看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又称拉格科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由3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马蹄型瀑布、美利坚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马蹄形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其形如马蹄,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美利坚瀑布在美国境内,由山羊岛隔开,高达50米,瀑布的岸长度305米;新娘面纱瀑布,也在美国境内,宽80米,落差50米。瀑布的水源虽来自同一处—伊利湖,可是只有6%的水从美国瀑布流下,其他94%的水是从马蹄瀑布流下,且最终都注入安大略湖。事实上,在美国境内看到的只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侧面,而在加拿大可以一览全貌。

“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 (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

  新大陆之前,尼亚加拉这一奇迹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Louis Hennepin)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了这一大瀑布,禁不住为它“不可思议的美”赞叹不已,并细心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把这一胜景介绍给了欧洲人。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尼亚加拉瀑布的名字,称其为“Niagara” (尼亚加拉)。

但让尼亚加拉瀑布真正声名鹊起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波拿巴,当时吉罗姆带着他的新娘不远万里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来到尼亚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扬这里的美景,于是,欧洲兴起了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时至今日,到这里度蜜月仍是一种时尚。

这瀑布我六年前来观看过,而且是从加拿大一侧来观看的。面对这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又咆哮而去,这最狂野的漩涡急流,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这也不禁让我想起我国的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想起电视里黄河船夫划着羊皮筏子征服黄河的情境。当年我听说,这里还没有人敢在这里漂流而下,曾写过《我多想》,其中有:我多想/我多想划着中国的羊皮筏/从马蹄瀑布漂流而下/去征服这咆哮的野马…

哎,这也许是,“有想法,没办法”哟。但愿有中国人来这里征服吧!


这是美国一侧的河水,这气势、这纯净令人羡慕

在咆哮的马蹄型瀑布前

喧嚣中也有安静之处

马蹄型瀑布好像结冰似的

这是美利坚瀑布

船向马蹄型瀑布靠近

船已在马蹄型瀑布下

船已在马蹄型瀑布处掉头

这里大多是来度蜜月的,瞧,这一对“啃上了”

我们纯粹来摄影的(于美利坚瀑布前)

向施主求教

一群和尚为景点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李白的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还可以用望远镜观看瀑布

游客穿红色雨衣的是加拿大的船

水流永远那样,而浪花时时不同,我倒喜欢这浪花朵朵

三、火鸡马路慢悠步,我的地盘我做主

  傍晚我们想去拍日落,走在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公路上,有两只像孔雀的鸟,也就美国人感恩节要吃的火鸡,也和我们一样在马路边的绿化带上悠哉悠哉地蹓跶,汽车司机不时停下拍照,它们不仅不怕,而且还靠近汽车,好像是要东西吃,甚至还跑到马路中间,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样子,使得汽车不得不停下来或绕道而行。这两个家伙看样子都被美国人宠坏了!这也不能不佩服美国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要是在国内,它们可能早已成为席上的美味佳肴啰!不知何时太阳已无声无息下去了,这两个家伙,把我们拍日落的时机错过了,我们只好与它们有再见,折返酒店,那只公火鸡就像孔雀开屏一样,拼命地翘起它的羽毛在拼命地抖动着,抖动着。


汽车滚开,这是我的地盘

好无聊,表现一下吧

四、火鸡产地说火鸡,感恩故里话感恩

一见到火鸡,人们最容易联想到感恩节,因为它是感恩节上必备的一道大菜,可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感恩节的初心。这不得不说在1620年,英国一批因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退出国教的清教徒,因不堪承受统治者的迫害和歧视,乘坐“五月花号“乘船远渡重洋,准备流亡美洲(现在的美国)漂泊了65天,102人于11月终于到达了美国东海岸。但这时的美国还是一片荒凉未开垦的地方,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环境,缺衣少食,只有随处可见的火鸡和其他野生动物。最后活下来的只有50多人。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为这些移民带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教会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帮助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园。移民们安定下来了,慢慢适应了这片土地,在秋季终于获得了丰收,按照宗教习惯感谢上帝赐予的一切,但更重要的是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他们的恩人——印第安人。

然而,随着大量的英国移民到达美洲建立美国后,美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种族灭绝政策,一次次对印第安人实行大屠杀,导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灭绝。这种大屠杀直接指挥者包括美国人引以为豪的乔治·华盛顿,他指示JohnSullivan少将攻打Iroquois人民时说:“(假如)将废物(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士兵们甚至残忍地剥下印第安人的皮来做长统靴。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下令:美国人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可怜的印第安人成为“农夫与蛇”的故事的牺牲品。吾以为美国人后来的“感恩节”应为“忘恩节”,或者更应为“恩将仇报节”。

诚然,一个人应常怀感恩之心,而感恩之心不是一个节日所能代替。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东西海岸--尼亚加拉瀑布
美国行之五十四——壮观的尼亚加拉瀑布
美国纪行-5 千军万马奔流而下的尼亚加拉瀑布
美国游记(7) 布法罗-乘车八个小时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
【原创】 美国加拿大16日参团游(24) 尼亚加拉公园乘游艇观瀑
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