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准确戳中现代人痛点,用幽默消解焦虑,这档综艺活该这么火

最近《脱口秀大会》第二季正在腾讯热播,如果觉得第一季时这个节目还不够成熟,那如今呈现的必定会令大家眼前一亮。免费电影在线看

开放麦选出的七位要凭真本事上台,而且是演员自己投票,从那些生动的欣喜或失落中,足以品出一种真实。

国内综艺经历过低潮到高潮后,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冷静期,观众们的兴趣点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早期所谓综艺,概念基本停留在文娱方面,比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这些固然都是精品,却如同大厨早早按标准做好的菜,端上来观众只有打开吃的份儿。

后来综艺这个概念才在我们的电视荧幕上被不断扩充,《幸运52》、《非常6+1》等不断投出"邀您参与"的橄榄枝,新鲜感也引发极大的追捧热潮。

再到意识到跟国外综艺节目的差距后,一些优秀的地方台或网络视频平台开始购买版权,把艺人真实一面展现出来的真人秀节目也初现端倪。

大概是从《跑男》(也就是现在的《奔兄》)开始,综艺节目的热度达到鼎盛,通过竞技方式引出的不确定性是此类节目最赢人的地方。正所谓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变,以往节目中"抖包袱"的形式用多了,观众们其实早就能猜出笑点集中在哪些部分。

而看到甜头后此类节目也如同雨后春笋,各方登场。甚至连一向"高冷"的央视都尝试购买版权制作了《了不起的挑战》,坦白说这是把游戏和教育意义结合得最好的节目之一,可惜没能等来第二季。这种热闹的狂轰滥炸,也终于令观众感到疲乏。

坊间一向流传综艺节目都有剧本的说法,真人秀更是"重灾区",出于节目调控方面考虑,这一点无可厚非。只是对观众来说,它最终还是会削弱很多真实感,而脱口秀节目,恰恰最不缺的就是这份真实感。

《今晚八零后脱口秀》是王自健让这种节目类型为大众所熟知的前奏,形式也由最初的一人表演到给时间其他有潜力的演员,现下炙手可热的李诞、池子、王建国,这都是他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只可惜节目播出时间太晚,又播播停停飘忽不定。

加上王自健的个人原因(据传他遭受家暴导致抑郁,而这也是其曾经说过的段子),节目终于还是停播。

其实用80后90后来定义脱口秀节目名称,这种指向意义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无所谓年龄,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就都有可能遇到同样的困境,听得懂同样的梗。

但有关脱口秀的综艺却成了香饽饽,拥有一大批忠实观众。有人可能对《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有些"傻傻分不清"。人确实还是那些人,但前者的重点围绕在每期的嘉宾身上,而后者则是为了让更多脱口秀演员来到台前,所以比较而言我个人也更加喜欢。

而且现在正热播的第二季竞争越发激烈,赛制更容易激起观看热情。有于谦和吴昕在,每期还有飞行嘉宾,段子内容却终于不再围绕他们,最多点到即止。

类似于即兴表演的形式令脱口秀更具魅力,当然稿子是提前备好的,但临场发挥其实更加重要。

那《脱口秀大会》,这个节目的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往大了说,它有助于"社会人"保持心理健康。

这不是虚张声势,更不是段子。面对最流行的"丧文化",还有时尚圈的"厌世风",好像人人都不想出门,也不想讲话。这时候普通综艺只会产生"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的反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小问题,尽管自己能意识到的人可能还不多。

《脱口秀大会》则可以利用每一期的主题,让选手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重点是很大可能这句话在某位观众心里,这一天其实也出现过,说它是最高级的参与感也不为过。堵着的闷气瞬间烟消云散,花时间看综艺顺带还能起心理按摩作用,这么划算,受欢迎也是必然。

还是往大了说,它能架起隔代人的沟通桥梁。

冯提莫做嘉宾的最新一期,豆豆的表现尤其能体现这一作用。从小跟姥姥一起长大,小时候的拉灯绳、开冰箱门,各种记忆很自然地把长辈的节省跟小辈的不理解全部展现给观众看,一个人的"精分"表演,却让两个群体彼此间多了几分理解。

单身老人的对话、他们所热衷的"拍打自己"这种保健形式,又很直白却巧妙地让年轻人理解到他们的生活,同样有热闹、有热爱,人都会老,或许每一代到时候都会有不同景象,但年轻人能平等地看待自己,这又何尝不是大家共通的愿望?

看看家里那个也会喜欢排队和收集塑料袋的老人吧,了解,永远比"恃年轻而骄"的关怀要有用得多。当然也不止隔代,从脱口秀演员表达的众生相里,人人都有机会接触不曾了解的群体,感受他们的想法。于是判断不再武断,眼界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

继续往大了说,它能激励观众,并让大家变得更有自信。

钱什么时候最难赚?答案是没有资源的时候。世界上当然有很多成功者,但不够成功的只会更多,集中于没什么资源在手的普通人。除了极端懒惰,跟成功的距离远近有时候也和选择有关,换句话说就是运气。而脱口秀演员中,很多成功者都有过郁郁不得志的过去。

很可能默默写稿多年,又被质疑多年,最后才变得熠熠生辉。不管是有志于从事该行业、还是其他初期可能不太被认同的行业的人,都能用这种成功激励自己。说话是门艺术,对未来的信心有了,当代人面临的另一个棘手问题却仍然棘手,那就是不擅社交。

看过不吐槽艺人、专注深挖生活的《脱口秀大会》,很多人就有了足以打开话匣的谈资,如果对方也刚好关注,尴尬自然迎刃而解,不关注也没关系,随便选个契合场景的新梗,交流就能变得顺利不少。而且多长的段子都是由细碎情境组合而成,这也完全符合信息碎片化的时代特色。

好处说了不少,可能有观众还是会疑惑,同样是为了推新人,同样是为了借生活反讽生活,《脱口秀大会》跟《相声有新人》,它们之间有差别吗?

《相声有新人》不用说也是一档非常优秀的综艺,粉丝很多。但除了都有竞技部分,它跟《脱口秀大会》并没有更多相同之处,这里也要说一下我理解中的区别,关于相声与脱口秀。

相声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将讽刺巧妙隐藏在说学逗唱中,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单纯图个乐呵也不错。它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也分各大门派,但小品崛起后,相声确实势弱过一段时间。直到郭德纲的力挽狂澜,传统才终于获得新生。

脱口秀则国外发展得更早,《脱口秀大会》中于谦也说过,认为有些演员语速过快,信息量太大的情况下观众会听着累。其实这就是两种形式在表现方面的区别,相声要起范儿,有捧哏逗哏,对节奏要求严格,脱口秀则更侧重梗的密集度。

当然也有语速相对较慢的演员,比如黄西,这方面其实没什么规定,只要说得好有共鸣,对观众们来说就已经足够。总体来说,相声演员即便再创新,身上也必定带着必须的规矩,但脱口秀演员不同,他们更崇尚一种自然随性。

至于哪种形式更受欢迎,答案就是两者的支持者基本重合,并不冲突。

没人知道为什么,大众在今天对名人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他们的穿戴、吃过的东西还有去过的地方,这些都能变成热搜引发追逐,但本质上,每天要考虑吃喝拉撒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偶尔的追逐或许能带来心灵上的某种满足,但长时间的踮脚生活,却只会让空虚越积越多。

接地气的《脱口秀大会》则一切都基于真实,字里行间全是浓郁的烟火气息,它能让人明白要珍惜眼前的好,也能鼓励人们要自信,勇敢追求更好的生活。会说段子也是门足以傍身的技能,前提是只要脚踏实地。

细心一点不难发现,每次宣布可以上台的七人名单时,主持人用到的都是"朋友",而不是"演员",这些细节大概也能反映出这档综艺的初心。粉丝众多也好,海外巡讲也罢,这些人还是这些人,他们必须继续用敏锐的目光观察最普通的生活,因为脱口秀只能来源于此。

这是真正不存在剧本的综艺,写段子的人不知道每天会发生什么,又会有什么帮着创造出广为流传的爆梗,也正因如此,它才换的来观众们最真挚的笑和感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京圈小爷”的瓜,真的让人唏嘘
脱口秀类综艺生生不息,它到底凭什么获得了你的芳心?
脱口秀的生意经:爆款综艺播放88亿次,1个剧场半年服务近3万人
吐槽伊能静话密,调侃营业挣奶粉钱,秦昊的卑微明明白白
《脱口秀大会4》收官观察:周奇墨夺冠,但“徐志胜养活了一整季素材库”?
走到第五季的《脱口秀大会》,已经变成“大众爆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