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雍正王朝:弘时为何要泄露科举考题?原来他早有了与弘历争位之心

《雍正王朝》中的雍正第三子弘时,绝对是整部剧情中一位极富悲情色彩的人物。

起初的时候,弘时自知不是弟弟弘历的“对手”,已经放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准备安心做一个闲散的王爷,将自己置身于庙堂之外,只去享受荣华富贵。可他却在自己的叔父、八阿哥胤禩的挑唆下,重新开始投身于与弘历的皇位争夺战之中,甚至为此不惜放弃了为人臣、为人子的底线,不仅暗中参与了“八爷党”的“逼宫行动”之中,将雍正至于险境,更是准备用暗杀的方式,就此除掉自己的亲弟弟弘历。都说豆瓣落寞了 他只是躲在某个角落低声吟唱

最终,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等待弘时的也只能是被雍正赐以自尽的惨淡结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弘时对于皇位的憧憬与渴望,并不只是由于八阿哥胤禩的不断教唆与引诱才被激发出来的,早在雍正登基之初,弘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并且也在积极的付诸行动。于是,这才有了弘时主动联合正主考张廷璐,泄露考题的事情。

只不过,由于李绂的过于正直与“较真”与李卫的不管不顾,弘时的“小算盘”最终彻底落空,与其短暂联盟的张廷璐也被雍正问罪处斩。在这样的情况下,弘时也只能选择沉寂,进而就此放弃了与弘历夺位的想法,直至八阿哥胤禩对其进行了主动的劝谏与招揽,才重新点燃了弘时的热情。

而这次的“科场舞弊案”,也毫无疑问成为了弘时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次科举考试,雍正可以说是异常的看重。

雍正登基之后,立马做出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安排。

其一,任命诺敏为山西巡抚,并以山西为试点,志在解决积压了几十年的地方藩库亏空问题;其二,便是积极组织筹划,举行雍正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前者是要解决的是自康熙朝晚年开始,一直存续的国库亏空的问题,雍正希望籍此让国库充盈起来,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灾患、战争等问题,使得整个国家不至于因此陷入危机局面。

而相比之下,后者对于雍正来说,是更加的急迫,因为此时的雍正在用人上确实是捉襟见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登基之初的朝堂上,雍正曾经的旧部亲信,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一人,至于年羹尧、李卫、田文镜等曾经的故人,都在地方任职,而其他的官员,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以张廷玉、马齐、隆科多为首的康熙旧臣。

这些官员尽管对于雍正非常的忠心,但更多的是看在康熙的“面子”上,或者说是遵循康熙的旨意安排,在此之前,他们与雍正仅仅是工作、差事上的交际,却没有其他方面的情感往来。

第二类,就是以孙嘉诚为代表的清流阶层。

这些官员是恪守“圣贤之道”与“忠君爱国”的意志品质,他们是将对于雍正的忠诚以及对于国家的尽责当作了自己的本分,并没有情感上或者关系上的纽带。

第三类,便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集团”。

除了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康熙皇子,还涵盖数量庞大的官员群体,而这些官员依旧对胤禩等人提供着支持,也成为了雍正施政的重要阻碍与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采取的是“区别对待”的态度与方式。

对于张廷玉、马齐、隆科多等人,雍正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尤其是隆科多,雍正是可以说是相当的给面子,对其保举的诺敏,雍正当即恩准,并破格提拔。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在对这几位上书房大臣进行示好和拉拢。

对于清流,雍正也采取了积极而又谦和的态度,特别是在对于孙嘉诚的擢升与提拔,充分展现了雍正求贤若渴,努力培植忠心于自己的官员团体的急迫心情。

至于“八爷党集团”,雍正则采取的是“分化瓦解”的策略,既有“抬”,又有“打”,为的就是逐渐的削弱其政治影响力。只不过,在当前情况下,雍正没有办法彻底撕破脸皮,只能用将胤禩晋封为“总理王大臣”的方式,加以安抚,毕竟这个时候的雍正还需要这些人来处理政务,不然就真的是无人可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除了对现有的官僚队伍进行整改、优化之外,雍正也寄希望于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来对现有的政治势力格局来一次彻底的洗牌,通过一批有自己选拔,与自己有着情感牵绊的新晋官员,充实到官僚体系之中,从而从中获取坚实的政治支持力量,更好的推进“新政”实施。

于是,雍正在其登基之初,就迫不及待的举行了科举考试,足可见雍正的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是由于雍正的重视,也让弘时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弘时,实际上对于弘历的态度是极为的不服不忿的。毕竟,两个人同为皇子,并且都是师从邬思道,而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皇位传承制度,弘时甚至更具备“合法性”的优势。只不过,他并没有像弘历那样被康熙所看重,进而被其带进宫中亲自教导,差也就只差在了这份“隔代亲”上,这必然令弘时有所不满的。

所以弘时便有了与弘历一较高下的想法,并且也就此开始了筹划,而其首要采取的方略便是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这一点与当年八阿哥胤禩的行为表现可以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于是乎,弘时也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放在了这次科举考试之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弘时之所以会在这颗科举考试上做文章,实际上也是与雍正对于这次考试的态度密切相关的。

前文中也说到了,雍正之所以举办这次考试,就是为了选拔人才,打破现有的官员队伍格局,同时辅佐其推行新政,促成改革。那么,雍正对于这次遴选上来的官员,也必然是会另眼相看的,破格提拔,委以要职,这也将会成为是必然和常态。

所以,如果能在这批考生中,拉拢到一批人为自己所用,培植成为自己的政治势力,那么无异于获得了强有力的政治势力。

在进一步想,如果这些与弘时关系密切,且对其忠心耿耿的考生,能够考取更好的名次,获得更高的起点以及更好的发展前景,这无疑也将极大的提升弘时在朝堂上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

而这些人无疑也将最终归为弘时的政治势力,为其日后与弘历一较高下,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更好的贯彻自己的这一想法,弘时还与本次科举考试的正主考官,同时也是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的亲弟弟张廷璐缔结了“政治盟约”。

实际上,弘时与张廷璐达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两人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

与弘时的光芒被自己的弟弟弘历所掩盖一样,张廷璐也有着同样的困扰,他的能力与成绩,也被自己的兄长张廷玉所遮蔽,长时间处于“怀才不遇”的状态。而这一次,有了弘时的支持,并且获得了众多考生“老师”的尊贵身份,这无疑是对其地位上的一种抬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廷璐接受弘时的邀约,共同实施考场舞弊,双方也就此达成了利益上的一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弘时也不会为张廷璐牵连自己而感到担心,因为他深知,张廷璐不会如此。

一方面,毕竟弘时是雍正的儿子,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张廷璐贸然将弘时供出,是对雍正皇权威严的极大挑衅,于情于理以及张廷璐遵循的传统思想来看,都会使其不可能而为之。

另一方面,张廷璐不可能不顾及自己身份宰辅的兄长张廷玉的前程,一旦将矛盾扩大化,很有可能会将张廷玉牵连其中,这样对于张廷璐来说是彻底的“鸡飞蛋打”,“得不偿失”了,而他也不会如此而为之。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弘时放心大胆的与张廷璐进行了联合,共同制造了“科场舞弊案”,而这也险些将雍正的美好计划彻底打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廷璐伏法,弘时就此沉寂。

回顾“科场舞弊案”的剧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弘时与张廷璐计划的败露也是有着巨大的“偶然性”的。

如果不是下人们的贪婪,不经过调查,不分青红皂白般的随意兜售考题,或许这一状况不会为李绂所知;如果不是“较真”的李绂他那嫉恶如仇的性格与一查到底的决心,或许事情也可能会就此掩盖;而如果不是李卫不管不顾的带兵冲击考场,也就不可能将所有的一切都彻查清楚,来了个人赃俱获,证据确凿。

只不过,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这样发生了,张廷璐也因此丢掉了性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也正如弘时所料,张廷璐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弘时供出,当然,这其中也有八阿哥胤禩的“功劳”,只不过胤禩这样做并不是要真心帮助弘时,而是要拿捏住弘时的把柄,以此对其进行控制。

而弘时也在“科场舞弊案”后选择了蛰伏,毕竟,失去了这次机会之后,在想要通过其他方式培植政治势力,已然太过于明显,这样反而会引发雍正的猜忌与不满。更重要的是,虽然表明上张廷璐并没有将其“出卖”,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前途命途多少还是有所担心,只能通过低调行事的方式,以掩盖自己内心的惶恐,并且寄希望于时间将这件事情的影响就此冲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以雍正过往的手段来看,他不会不知道“科场舞弊案”与弘时有关,只不过爱子之心让他选择了隐忍与不予追究,并且用处死张廷璐的方式让这件事情就此了结。而如果弘时真的能够领会雍正的一番苦心,选择“亡羊补牢”,或者甘于寂寞的话,还是能够平安了此一生,以善终收场的。

只不过弘时最终没有能够耐得住这份寂寞,在八阿哥胤禩的挑唆下,开始了其夺位的征程,而这也是将自己置身于雍正以及弘历,这两代帝王的对立面上,其惨淡的结局也就此注定。

而更加让人感到一丝叹惋的是,弘时已然彻底沦为了八阿哥胤禩等人报复雍正的“工具”,而他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做着“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当他真正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却已经太晚了。

对于如此的弘时,或许也只能用“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来形容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雍正皇帝最为精妙、腹黑的一次权谋算计
雍正王朝:让张廷玉观刑不是雍正“粗心”,而是一种君臣“默契”
《雍正王朝》中雍正如何知道儿子弘时背叛的他,跟粘杆处有关系?
雍正王朝最内涵桥段:伯伦不归酒楼的试题买卖,背后主使并非弘时
雍正王朝:同是清廉官员,为什么李绂能求情成功,张廷璐被腰斩?
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的幕后主谋是弘时?真正的操盘手其实是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