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登路,记录城市历史的老街回望

 

文登路东起中山公园,西至第一海水浴场,包括天泰体育场、汇泉广场等地标性建筑,其中包含了许多历史和故事,阳光灿烂,漫步穿越。

   

中山公园现在是免费进入,记得以前是要门票的,里面有太多的童年回忆,回头写个专集慢慢聊吧,有专家统计全中国有两百多个中山公园。

 

公园门口的商业房和远处的电视塔。

   

青岛天泰体育场,小时候叫第一体育场,上学的时候每年两次进到里面开运动会,没有体育天分,每次都是坐在看台上,眼巴巴看着班里的运动健将们夺标,奖品会是一个小笔记本或者一支钢笔什么的。

一九三一年国际奥委会吸纳中国为会员,一九三二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当时的伪满洲国想报名参加,国际奥委会没有批准,民国政府于是急忙出面,由张学良宣布刘长春和于希渭作为运动员参加,东北大学体育系的宋君复为教练,刘长春是短跑、于希渭是中长跑,张学良个人出资一千六百美元赞助。但由于日本政府的无端干涉,于希渭最终未能成行。插句话,刘长春是大连甘井子人、于希渭是大连普兰店人,都是俺们老家的,自豪一下。

  第一体育场的老照片。刘长春和宋君复从上海乘船出发,在海上漂泊了二十一天,于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抵达洛杉矶,由于路途辛劳,刘长春状态受影响,小组预赛即被淘汰,但他作为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却永载史册。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国。刘长春历任北京东大体育系副教授、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现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内仍有刘长春铜像,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一日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于希渭曾经年过四旬还在全国运动会上勇夺八百米和一千五百米两项冠军,可见还是很有实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去台湾,一九八零年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第一体育场老照片。宋君复在洛杉矶期间考察了体育设施并拿到了洛杉矶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设计图纸。回国后,宋君复不愿意回伪满洲国,因当时青岛市长沈鸿烈属于奉系,是张学良的好朋友,宋君复便经介绍来到青岛,在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任体育教授。沈鸿烈当时正好为青岛争取到一九三三年华北运动会的主办权,而青岛又是当时华北区的直辖市,所以需要建造一座适合现代体育竞技的运动场。

  第一体育场选址的位置原是汇泉德国伊尔底斯兵营(现在的北海舰队司令部)前的一处练兵场,宋君复提供了洛杉矶体育场的图纸,规模缩小四分之一后设计建造。一九三二年冬季开工、一九三三年七月建成。


         

青岛第一体育场是中国第一座真正和奥运有关的建筑,弥足珍贵。一九九零年天泰体育场因其使用率突破三百天以上,被列为新华社十大体育新闻之一。

两千年的时候,第一体育场进行了改扩建,唯有这个老门柱还保留着。

 

外拍时正好赶上体育场内部翻修,进去拍了几张。

跑道和草皮全都扒了。

   

南看台上的巨大电子显示屏,那上面曾经显示的比分常常让人揪心。

  新中国第一届少年体育大会在第一体育场举办,这是当时的开幕式老照片,可以看到主席台上的毛主席像和五星红旗。可能是当时重视程度不够,关于这次大会的新闻报道资料不是很多。




扩建后的体育场保留了原体育场标志性的城墙装修,外挑部分增加了观众座位数,增设了看台雨棚。

 

体育场和旁边的老建筑隔路相望,共同守望历史时空。


相同的一张穿越照片,1941年7月4日至6日,第一届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在青岛体育场举行,照片是体育场外的中国女学生。








这扇大铁门不知道是不是原版的。

   

小时候夏天暑假的时候,曾经和表哥一起进到里面看球赛,那时候还不是职业足球,进门也没有现在的安检,裤兜里常常揣几个西红柿,说是踢得不好就扔场子里,哪有那个胆量,踢输踢赢西红柿最后都进肚了。

天泰体育场新增设的西大门,记得八九年夏天在这里看比赛,主队输了,球迷聚在一起声讨,警察维持秩序无效,突然就有人站在车上扛起了摄像机,人群顿时作鸟兽散,那时都知道摄像机的厉害。

 

扩建体育场、拆除体育馆,原来的武昌路改造一新。

   

原来体育馆的位置,现在是几个室外足球场,彰显了青岛足球城的氛围,可我们的球队什么时候才能长期立足于中超的赛场上呢。

   

老照片里的青岛体育馆,左侧是王朝大酒店,后侧是改造前的汇泉广场,还可以看到那个玻璃幕墙尖塔。青岛体育馆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动工,一九八九年底建成,是一座多用途的现代化体育馆,平面呈卵圆形,比赛馆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交叉拱和两个非对称双曲面悬索网大跨空间结构,拱跨一百零九米,拱顶距地二十六米,建筑设计巧妙利用交叉拱形成的菱形开口作为比赛馆的天然采光带。

二零零四年二月青岛体育馆主体设施开始拆除,其濒临体育场、汇泉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有关方面最终采用了机械拆除。这座荣获山东省优秀工程一等奖和市民终日相伴的体育馆退出历史舞台,享年十四周岁。以前老青岛有句顺口溜说那些败笔建筑:“乌龟王八蛋”,有说“乌龟”就是这座体育馆,“王八蛋”是中山公园山上的大圆球,其实是不对的,真正的“乌龟”应该是山东路抚顺路交界处的那个曾经的体育馆,那个真是败笔,而青岛体育馆应该正名,并和第一体育场永留史册。

 

汇泉广场的老照片,这个角度应该是在老体育馆屋顶拍的,椭圆形的广场,水池、大水炮、玻璃幕墙尖塔,后面的跑马场都清晰可见。那个玻璃尖塔的正式名称为“青岛百年建置纪念碑”,一座玻璃幕质感的埃及方尖碑,自建成起就深受诟病,终于在汇泉广场新一轮改造时与体育馆一道消失了。这座纪念碑原高三十六米半,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的横空出世,一度搞得青岛既像巴黎,又像埃及。另外,还记得改造前那个玻璃幕墙的青岛火车站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同一人的设计手笔。不过大家都不喜欢的东西,终究也没什么生命力。

 

现在的汇泉广场是圆形的,四周布满花坛和灯柱。

 

广场中心的花坛和奥林匹克五环。

 

建筑小品。

 

指路牌和后面的电视塔。

 

王朝大酒店。

 

海洋研究所大楼,有幸是建设参与者。

 

五环和电视塔。

 

青岛历史解说牌,蛮有特色。

 

以前的第一海水浴场停车场,远处的汇泉商业街。

   

上学的时候,这里是个光秃秃的大广场,每年夏天会举办图书展销会,常常是洗完海澡进去大棚里看书、买书。广场还是自行车停车场,一眼望不到边的自行车,免费存放,停好车会给你一个小铁牌,上面有不同的编号,一式两份,一个挂车上、一个自己拿着,回来取车时对号。存车时一定要找好参照物,否则回来就很难找到了。

 

汇泉跑马场北部旧址。

  同一角度的这张老照片应该是文革时期拍的,老式的汽车、还没拆除的主席台、语录塔,当然还有蓝天白云、阳光灿烂。


   

这是网上找的,应该是八三年之后,因为照片左侧的黄海饭店是八三年开业的,看照片穿着还是很土的,马路上的上海牌小轿车,那个年代的“奔驰宝马”,路边还有一座语录塔,这个没有印象了。

   

同样的角度拍一张,比较看,这里变化不大,就是树多了,前两年这里差点就种满了树,那个疯狂的栽树者留下了很多故事和传说。

   

汇泉跑马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直到四九年六月青岛解放,跑马赛马活动才彻底结束。

   

这张老照片的左侧是汇泉海水浴场,右侧是第一体育场,中间就是当时的跑马场。可以看到跑马场的最南端已经靠近今天海洋研究所的位置。横穿跑马场的那条路就是文登路,据资料记载,周末赛马的时候,文登路是封闭禁行的。

 

跑马场的观赛台。

   

据资料记载,四九年以前青岛建有四大飞机场,分别为汇泉飞机场、沧口机场、团岛水上机场和流亭机场。德国侵占青岛后,在汇泉开辟了飞机场,北自今天的中山公园小西湖附近,南至南海路汇泉路口,全长约一千米。一九一三年,一个叫奥斯特的德国机械师从德国弄来了一架飞机,在汇泉跑马场起起落落,还用木头鼓捣了一个机库。汇泉广场应该说是青岛甚至中国最早的飞机场了,老照片就是那个德国人和他的飞机,照片远处可以看到今天黄海饭店后面的那些小洋楼。在机场北端的山坡下面还筑有飞机库,经常停有两三架飞机,一九一四年日本进攻青岛时,德机每天都起飞侦察。日德战争爆发后,日机飞到青岛上空轰炸,对汇泉机场的轰炸尤为频繁,每日“抛掷之炸弹达八枚之多”,一架德机飞往市郊侦察时,被日军炮火击毁,此后,德人便施放氢气球,配合侦察,这是有历史记录以来亚洲历史上的首次空战。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的汇泉广场,中美联合在此接受日军投降,青天白日旗和星条旗。

受降仪式现场,照片上方可以看到第一体育场。


美军飞机航拍的受降现场,都是美军的武器。

  中方的受降代表是陈宝仓中将,八年抗战胜利,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陈宝仓将军还在济南参加了日军受降接收,后调往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四兵站担任总监,驻地济南,负责调拨山东地区所需的军用物资、粮饷。后有人密告中央政府,陈宝仓有意将国民党的军用物质、粮饷等遗失给解放军,有“资共”之嫌疑,因而被免职。一九四八年陈宝仓将军在香港加入地下民革,并与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接触,表达可赴台湾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工作的愿望和决心。一九四九年陈宝仓受中共华南局和民革中央的派遣赴台湾工作,由于地下党主要领导人被捕后叛变,地下组织惨遭破坏,一九五零年六月十日,陈宝仓与吴石、朱枫、聂曦等四人被台湾国民党以间谍罪杀害。

  这是陈宝仓将军在法庭现场写遗书。同时牺牲的吴石将军据说就是电视剧《潜伏》的原型。

   

面无惧色、慷慨就义,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付出生命的人,永远值得后人尊重和敬仰,“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七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必须点赞。

  汇泉广场改造过好多次,这张照片是最近一次,水池大炮已经没有了,广场也改成了圆形,但那个玻璃幕墙尖塔还在。

   

这是零八年奥运会期间,玻璃尖塔不见了,文登路入口可以看到申奥倒计时的牌子。

   

老照片《小脚老太逛栈桥》,九零年五一节,一批来自淄博常家庄的农村妇女在栈桥游览,其中年龄最大者八十一岁,那个年代进城逛逛是一件大事。



  一群农村老头老太太从我的镜头前走过,现在没有小脚老太了,城乡差别也越来越小,城里人倒是更愿意进村。

 

路边小景。

 

汇泉广场地铁站。

 

汇泉商业广场,老青岛著名的“杀人街”旧址。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建成了海鲜一条街,有近百家经营活海鲜的个体小吃店,尽管只是大排档,但价格昂贵,对外地人宰客现象严重,落了个“蛤蜊是数着个数卖”的恶名,于是有了“杀人街”之称。“杀人街”与第一海水浴场一路之隔,不算宽敞的水泥“街道”,方便商户倾倒污水,也方便了游客穿泳衣打赤脚就餐。那时候穷学生一个,作为本地人却从未去过。

   

同样角度的一张老照片,马路对面围墙内就是“杀人街”。一九九二年,电视剧《杀人街的故事》播出,实景就选在“杀人街”,电视剧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还记得袁苑扮演的酒店老板,把可口可乐灌进XO酒瓶内,卖给一群农民暴发户,那些人还喝得挺滋润,说这洋酒就是好,甜还不醉人,哈哈。电视剧播出的第二年,“杀人街”被拆除,建成汇泉商业广场,“杀人街”不见了,“杀人街”红火的人气也风光不在了,汇泉商业广场二十几年来再也没有昔日的繁华和热闹。

   

说起这部“杀人街的故事”,想起了剧中的女二号石兰,这部电视剧的主演是王志文和宋春丽,但女二号石兰还是以身材赢得不少关注,也许是当年的审美标准吧,她一直没有火起来。找了一张以前《大众电影》的封面,这是她比较清纯的照片,怀念一下青春。

 

文登路八号院,里面有两座小楼。

 

右边的这栋没有资料记载。

   

左边的这栋比较有名,曾经是司徒雷登司的别墅。这位燕京大学的首位校长因为是个中国通而在二战后被美国当局任命为驻华大使。因青岛驻有上万名美军官兵,司徒雷登便在文登路八号买下了这座别墅小楼。这栋日式别墅虽拥有绝佳的风景,但司徒雷登在青却没有太多美好回忆,来青岛演讲收到抗议书,与蒋介石的会谈破产,中国解放后,司徒雷登被美国召回,而送别他的,就是毛泽东那篇著名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漂亮的阁楼老虎窗。解放后这座别墅收归国有,作为文化部青岛休养所,一批作家、艺术家从北京来此休养避暑,艺术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曾在此度过暑假。关于这栋小楼的历史,还有很多故事,有兴趣可以读一下岛城文史名家鲁海先生的《老街故事》,这里现在是民政局幼儿园。

   

文登路六号,这里曾是日本特务机关“满铁调查部青岛事务所”旧址,但楼房是近代新建筑。

 

文登路六号甲,都是后建的楼房。

   

文登路小学,建于一九五四年,女演员白百何的母校,她是咱青岛市北滴。

   

曾经坐在这排大楼梯上,想象自己像阿甘一样,没想到八年后梦想成真了。

 

文登路二号甲,很神秘的一座私宅。

 

很漂亮的房子,无资料可查。

   

文登路二号,红瓦红墙的老建筑,闻一多故居,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一九三零年闻一多来青岛住在这座房子里,这里紧靠海边,先生嫌海浪声太吵,第二年就搬到了红岛路的“一多楼”居住。

 

以前这里是文登路派出所,现在是八大关派出所。

   

本篇结尾,再回到陈宝仓将军,据国民党保密局的资料记载,他受过酷刑,自始至终一字未吐,保密局档案里用“狡狯”和“镇定”来形容他。一九五三年九月十四日,一场低调但高规格的公祭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李济深主祭。由于当时“吴石案”还未解密,包括陈宝仓的家属在内,现场只有不到二十人参与了这场为陈宝仓将军举行的特别祭奠仪式。


  后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这首《我爱这土地》在中央台的《经典咏流传》里被台湾音乐人陈彼得充满感情地朗读,每一个中国人听后都会为之动容。又想起了陈宝仓将军,这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当你再走过这里时,心里是否会默念:安息吧,英雄,今日之中国已如你所愿。

 

第三公园,记忆里的乐园
德平路,童年记忆中的百草园
阳信路,承载岁月的历史老街
上海路,行走在母校之路上的时光记忆
陵县路,湮没在岁月深处的沧桑
聊城路,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
济阳路,岁月流淌中的记忆老街
武定路,承载厚重历史的百年老街
黄台路,百年老街上的岁月留痕

大庙山,一座小山承载的厚重历史

登州路,啤酒溢香世纪老街的变迁

馆陶路,凝聚百年历史沧桑的风情老街

大学路,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之路

太平路,老青岛人的前海沿儿

感谢观赏【金马玉堂】【时空穿越系列第16集】文登路,

感谢观赏【金马玉堂】【时空穿越系列第16集】文登路,作者:贾健普,发表于2018年4月,敬请期待后续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汇泉广场旧影,那些消失的城市记忆
岞山路,汇泉广场往事
文登路——青岛人最美好的记忆
青岛汇泉广场
1945年美军航拍青岛老照片,您认得是哪里吗?
高清:青岛最早航拍照片首次曝光 重现跑马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