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案惊奇:妖怪不要唐僧肉要袈裟

 

新浪—文化漫谈  大话西游重磅连载  点击进入      新浪—论坛首页  推荐

新浪—草根名博—文化大讲坛             新浪—文化博客  读书随笔  推荐

 

大话西游与人生林电锋

拍案惊奇:妖怪不要唐僧肉要袈裟

 

 唐僧取经中遇到的灾难,很多是围绕“吃唐僧肉”的内容展开的。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多么诱人的字眼!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也是魔怪社会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从秦始皇至今,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征途中,留下了多少笑话,留下了多少无奈,留下了多少荒唐。既然唐僧肉有这么好的功效,为什么有一个妖怪不当一回事呢?

 

一个不吃唐僧肉的妖怪

 

话说唐僧师徒在观音禅院中,由于活了两百多岁的老院主金池长老,因觊觎唐僧的锦襕袈裟,动起了杀心。他们趁着黑夜,放火烧了唐僧所住的禅房,企图烧死唐僧师徒,从而将宝贝据为己有。

可惜,他们没有料到,阴谋被孙大圣识破,老孙一气之下,帮助煽风点火,竟然将整个禅院烧了个七零八落。金池长老见计谋失败,恼羞成怒,一头撞墙而死。可是,锦襕袈裟却不翼而飞。

经过孙大圣的“立案侦查”,终于找到了蛛丝马迹,并圈定了“犯罪嫌疑人”黑风怪。

黑风怪是一只大黑熊,自称姓熊名罴,对自己盗窃袈裟毫不隐晦。看来,袈裟到手,就是我熊罴哥哥的啦。

这里怪就怪在,熊罴哥哥知道了唐僧一行,前往西天取经,为什么他对面前能够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无动于衷呢?

我看有几个方面原因。其一,可能是妖怪已经修仙成道,长生不老了,不需要再做什么“采阴补阳”、偷吃人生果这等勾当了。其二,可能他不知道唐僧肉的好处,因为第一个知道唐僧肉的营养价值的,是另外一个妖怪。其三,可能知道唐僧肉是吃不得的,是一个拿到手却烫手的山芋,所以不需要动这个念头,等等。反正,这是一个不吃唐僧肉的妖怪。

 

修道的妖怪喜欢和尚的袈裟

 

这是一只修仙成道的黑熊精。他本身已经具有很深的道术,甚至是掌握了长生不老的道术。那位与妖精搅在一块的金池长老,从妖怪那里学到了一些长生不老的法术,要不然就不能活到两百七十岁。看来,这个黑熊精的道术真是高深莫测,至少孙大圣没有露出这个本事。

熊罴怪看起来倒像是一个道士。孙大圣第一次见面时,他竟然和两个朋友坐谈论道,虽然朋友也是妖怪,但是幻化为人身时,一个是道士,一个是白衣秀士。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

熊罴怪偷得锦襕袈裟,本来作为“小偷”,应该把东西藏起来才对,他却把“偷窃”行为当成一件“光辉事迹”,要利用自己的生日,大开“佛衣会”,邀请各地的道士前来祝寿观衣,可谓是一个奇怪的妖怪。

道士就要有道士的样子,难道修道的之人,可以穿袈裟吗?穿上袈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按照天庭的规矩,只有得到认可,并登记注册、颁发营业执照(授予宝箓)的,才能算是神仙,也即真仙正仙,否则就是散仙妖仙。

所谓散仙,就是实力雄厚,修炼尚差“最后一把火”的修道者。他们本领高强,就如黑熊精一样。由于天宫神仙“编制”已满,“潜规则”众多,“晋升”艰难,所以没办法,散仙找不到正式的职位,只能如黑熊怪一样,跑到黑风山当隐士。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有道行,但得不到官方的承认。真是郁闷啊。

好在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拿不到天宫的职位也不要紧,我们可以转投佛门吧,在佛门里弄个菩萨当当,就像观音菩萨一样,也能扬名立万。所以,西游记中,也有一些妖怪,不要唐僧肉要名位,如那位大名鼎鼎的六耳猕猴。

那么,故事就在这里了。妖怪偷这个锦襕袈裟,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对待袈裟的世俗态度

 

袈裟是什么?就是和尚身穿的法衣。一般认为,袈裟是和尚披在外面、格子很多、红亮光鲜、袒露右肩的法衣。

其实,袈裟分为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三种。五条衣梵语叫安陀会,规定用五条布制成,是内衣、作务衣,遮住腰部以下,是日常劳务或睡觉时穿的。七条衣也叫郁多罗僧,由七条布制成,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九条衣又叫僧伽梨,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制成,为和尚出外化缘或出席重要场合而穿的。可见,我们常说的袈裟,应该为九条衣。

袈裟最初的起源,应该是将零零碎碎的布块缝制而成。在古印度,就是将去世的人所穿的衣服,重新洗干净后,再剪成一块一块的,拼凑而成。或者是将废弃的旧衣裳,多捡几件,一块块裁剪出来,一拼凑就成了袈裟。这样的袈裟,颜色有红有绿,五花八门,看似有色,实则无色,所以叫无色袈裟。缝制后再染色,但是要避开“五种正色”,即“红黄蓝白黑”,因此袈裟翻译成中文就叫不正色、坏色,目的是要人“脱色入空”。

这样拼凑而成的东西,一块块像一格格稻田,恰好符合佛意,所以又称为“福田衣”。佛说,为人就要广种福田:敬待父母,父母就是福田;尊重师长,师长就是福田;救济贫苦,贫苦就是福田;乐于布施,布施就是福田。等等。因此,平时我们还是有很多“田地”可耕的。

由于袈裟都是大众布施的,不需要和尚自己去买,加上零零碎碎的外表,也有俗称为百衲衣。百衲就是百家供养,别人给什么,你就穿什么。穿出去好不好看,都无关紧要,关键就是要去掉这个分别心。人有分别心,就会有烦恼,有烦恼,就是芸芸众生啊。所以,佛就要消除这个分别心,自度度人,立地成佛。

本来,袈裟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袈裟也逐步有了世俗化的内涵。就如九条衣一样,除非重要场合,一般不穿,所以,无形中也形成了等级观念。袈裟成为得到高僧的标志,自古为佛家弟子所尊崇,成为声誉和地位的象征。

一个追求两百多年袈裟的金池长老,何曾不是死到临头,还在追逐名利与地位呢?

就如唐僧的锦襕袈裟一样,穿上它就是佛子,这种荣誉,才是黑熊精所追求的。所以,熊罴哥哥夺取佛衣,广开“佛衣会”,说到底,就是要让他的朋友及社会,知道他已经成为佛子,成为得道的“菩萨”啊。

 

我们还追求生命中的袈裟吗

 

袈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谁也不知道如来佛祖的袈裟的价值。

不过,最近有一个很吸引眼球的事情,就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接受了一次大布施,美名叫赠送,即某施主赠送了价值人民币16万元的“云锦袈裟”,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争论的焦点,就是该不该接受这么昂贵的布施,会不会使佛门净地粘上了铜臭?

袈裟本来就是身外之物,只有悟空才能出世入道,假如释永信大师能够悟透这个观点,则再昂贵的袈裟或者什么的,都是诸法皆无。

体会袈裟的真正意义,就是如何面对色相问题。就像佛一样,在生活中由大众供养,供养什么就是什么,衣食住行无心无意,没有执著,没有分别心,所以,看待一切事物,都能用一颗平常心、清净心来看待,这样就会感到衣食丰足,心宁境静,自在逍遥,达到真正的快乐。

本来,像熊罴哥哥一样,有了自己一片清幽的小天地,逍遥快活,乐似神仙,偏偏希望能得到代表名位的袈裟,最终惹出了麻烦,被观音菩萨收服,放到珞珈后山,重新修炼,虽成正果,却又走了多少弯路?

知足常乐,平安是福,苦乐就在一念之间。降伏心中贪念,一切随缘随喜,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快乐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熊精为何不吃唐僧肉却喜欢袈裟?答案藏在门口对联上
西游世界最另类的妖怪是谁?此人挑衅孙悟空不但没事,还修成正果
观音院,都是“贪”字惹的祸(西游路,人生路)
其实妖怪并不想吃唐僧肉,而是想得到这件宝贝
此妖真冤,黑熊精偷唐僧袈裟当了神仙,他看上八戒一物,却被打死
收服一名普通妖怪,觀音為何會自降身價變狼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