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欠情”(随笔) 孙柏昌

“欠情”(随笔)

孙柏昌

 

小时候,母亲经常嘱咐我,做人,不要“欠情”别人的。

倘“欠情”了,就要结记着“还”。

于是,乡下人时兴“赶人情”;“赶”就是“还”。

用来“赶人情”的,大都是鸡蛋。乡下人家家都养着三五只母鸡,下了蛋,极少自己吃,也不大卖。攒够了“一把”(十个),就会用毛巾包起来,去“赶人情”。

有时,如逢上了节骨眼,如人家媳妇生孩子、老人生病,急着“赶人情”,家里的鸡蛋还没有攒够十个时,偶尔也会向别的人家借。

至于“欠情”谁的?怎么“欠情”的?母亲的心里都明镜似的记着。我们小孩子是不知道的。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家“欠情”我的五舅父家的,且“欠情”得多。至于如何“欠情”的,我也模模糊糊的知道个大概。早年,父亲曾被土匪绑过票,为了赎回父亲,不仅打扫了家底,也向当年在沈阳做生意的五舅借了许多大洋。父债子还,我童年的心里一直背负着一个很沉重的债务。

我去北京上大学时,母亲给我打点了30多斤面粉——白面、玉米面、地瓜面,让我背到天津的五舅家。当我在天津下了船后,望着楼房簇拥的天津,眼前一片迷茫。我如何找到那个叫“鸿顺里”地方?肩头的行李愈来愈重了。那毕竟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城市。不过,我还是找到了,许多地名也记了一生:金钢桥、黄纬路、河北中学……现在回忆起来,我也不不记得是如何找到的。天津的街道是很难辨认方向的。我的二表弟都上初中了,舅父让他带我去劝业场玩玩时,他坐1路车把我带到了“北站”,方向反了。

不过,我一直觉得家里欠情着五舅。

有一年,大哥来天津。

“我们家欠五舅多少钱?”我问大哥。

“早就还了。我那么多年替五舅守店,从来也没有领过工钱呀。”

大哥的话,好象缓解了我心里的负债感。

我一直记着母亲的话,“欠情”了别人的,心里总是不舒坦。

每逢过年,我偶尔会反省:自己是否亏欠了别人的?一年,或者一生。

前不久,我去北京时,手机欠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手机一直关机,不知道。待打电话时,手机却无法服务了)。北京的一个朋友知道后,马上替我续了话费。我竟然忘记了说“谢谢”。第二天,我补上了。当然,只是谢谢也好象不够似的。

类似的“欠情”,很多。

年前,某公司的办公室要来看我,还带着礼物。我纳闷。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山东的朋友的嘱托。

现实中、虚拟里,我好象都“欠情”着。

许多博客朋友写过我。我觉得“欠情”。我想,新年伊始,我会慢慢地“赶人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犬耐可懂人情‖文/独自笑傲
亚凌随笔:母亲的愧疚
怀念母亲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诤友
抗战中的军统 二十 刺杀石友三
天津旧影(10)皇后花园的五姐妹合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