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的饺子

母亲包的饺子

作者:仁者在山 

每逢佳节,特想母亲包的饺子。那和着浓浓葱香姜香大料香的饺子一咬一口肉团团,那个香啊,我闭着眼睛努力地想。

 

母亲的饺子,在配料上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我只知道个大细概。可惜我那时只顾得吃了,没去调查研究。母亲包的饺子,里面是既不放硬币,也不放花生仁,更不放糖果。葱是大把的,姜块是若干,大料是放在锅里炒制后用蒜臼子捣碎的,芝麻油是放得有二三两只多不少;那时还是人民公社生产队呢,家里比较拮据,肉自然放得不会太多,反正是带肥膘的,母亲还会在馅里面掺不少剁碎的粉条子。现在想来,母亲剁馅的声音都好听,是音乐,那从案板上传来嚓嚓嚓、叭叭叭的声响,犹如琴风轻飏,又似急雨骤降,有时,母亲还会左右开弓抡两只菜刀在案板上飞舞,震得案板咚咚咚地作响,又像极了擂鼓。我小时候吃东西是有忌讳的,一是忌姜,二是忌香菜,这两样东西我都不能享用太多,当然包饺子是用不着香菜的,可姜必须多。有一次,我就趁母亲从堂屋里出去取东西的时候,偷偷把她切碎的姜末抓一把撒在地上,待母亲回来发现变化就咒骂了一句“这该杀的公鸡,看是不想过年了,怎么把姜给人挠地上了?”我就装作没事似地,去撵门口那几只闲晃着的鸡们。这事我是不敢让小妹看到的,她会向母亲告密------母亲制饺子皮的面粉是上等的,我童年时,母亲用的是石磨磨出的头面,且用细箩箩过;等后来我长大点家乡通高压电,才改用机械磨面,那也是用最好的小麦加工出来的七五、八五面。和面自然也是有讲究,总是和到面团滋润光泽才罢休,还要醒,醒后再揉。和面与擀饺子皮的活儿,有时是由父亲或大哥来协助母亲完成的,母亲掌握的严格标准是自不必说。包饺子算是技术活,母亲包的饺子,像月牙,又像是立春时家乡的女人们给儿童的鞋上绣制的燕子、雄鸡等吉祥物,鼓鼓的,挺挺的,煞是好看。母亲煮饺子也有说道,厨房门外的大枣树下必须事先将鞭炮准备停当,二哥拉风箱的节奏也加快了,水大开,如翻江倒海,母亲还要求下饺子时,得同时听到厨房门外的鞭炮声,年年如此,一丝不苛。放鞭一般都是由我带大妹放,小妹躲得远远地只管看热闹,大哥有时也跟着帮些小忙。在一阵劈劈啪啪的爆竹后,母亲的饺子也差不多要熟了,她总是在盛第一碗饺子之前,先用勺子沿锅内转圈舀出半勺子汤,慢慢举过额头,然后徐徐降落,再从空中当胸一横,顺势将汤一条线地洒在地上,算是祭了阎王爷、列祖列宗,为的是图个吉利。这第一碗饺子,大碗,很满,母亲就冲门外喊“海儿——”——我就急忙答应。从母亲手中小心地接过碗后就给族亲里最高长辈或最有威望的人家送去了,我乐于承担这样的任务。哦,记得有时候母亲派人到邻居家借什么东西,如针头线脑锄耙镢锹之类,她总是让我两个妹妹去,她知道我脸儿窄,从不愿意干这样的事儿,一支使,我就犯赖犯驴,有时她实在身边找不到人使唤时,就嗔骂我“死要面子活受罪,看你长大了万事不求人!”我也不分辨。

等我去族亲人家送饺子回来,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摆满在堂屋内的桌子上了,呼啦啦地一家七口,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围桌而坐,而我亦顾不得烫,上筷子就是一个,呀,一咬一口香,香得我把嘴都咬破了,把胃都烫疼了,母亲就会轻声儿说:“海,慢点儿吃,慢点儿吃,还有一锅呢”。

 

掐指一算,吃不到母亲包的饺子,已有十六载。每逢春节,我媳妇包的饺子自然是丹东风味,又放虾仁又放螺肉的,不可谓不尽心尽力,她每每将饺子端上桌,就问:香不?望着儿子,又望着我。儿子自然是习惯吃得少,不放声,而我,是真心吃不出母亲的风味,就不自觉地歉然摇头,算是作答。媳妇则扫兴:好吃的,自己包去!

媳妇何尝不想让我吃好呢?尤其是大过年的日子。我仔细地回忆母亲包饺子的全过程,努力模仿她调馅的法子,真就来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可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差强人意,终究包不出母亲的的味道——就像演算圆周率,永远是挥之不去的余数;也像是我发烧时躺在梦里的追逐,总也撵不上、看不清前面的目标。

母亲包的饺子啊,我心之渴望。这辈子,怕是再也吃不上那么好吃的饺子了。越是逢年过节,越是念想她老人家包的饺子,想得大乎劲了,心就隐隐地痛,想得大乎劲了,眼眸就湿。离家越久,还越是耿耿于怀——母亲包的饺子哟,原来包进了她的爱,包进了农事桑麻,包进了油菜地,包进了麦田,包进了响河,包进了大平原,包进了我家乡的太阳与风,也包进了老屋上的明月、星辰,与雨;更包进了我少年时代那苦涩却溢满着温馨的短暂时光------母亲包的饺子呀!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一家仨口从长白山哈达岭返回豫东老家,母亲那时身体还好,一日三餐,她最愿意为我们做的饭就是包饺子,今天吃饺子,明天吃饺子,后天还是饺子,真的是天天饺子,直吃得我肚子咕咕地叫,媳妇吃得直皱眉,她孙子是只吃蒸鸡蛋了。今天想来,我很想肚子再咕咕咕地叫一把,也很想看到媳妇吃饭时再皱皱眉呢,我甚至宁愿她孙子还天天吃蒸鸡蛋。

今年春节前后,我漫步在丹东锦江山,看到后山祭祖人的遗留;竟也有不文明的祭祖人引发山火后一走了之,心就特别地不是滋味,我是不会给母亲送纸钱的,即便将来回到老家,我认为送纸钱不是唯一的缅怀方式,还有中国文字的铭记。记得小时候的冬夜,小小煤油灯下,母亲手摇纺车,一坐就是大半宿,我则趴在桌子边做作业、看闲书——陪母亲(或许是母亲陪我),她时不时地将目光投向我。我的母亲呀,你虽然不识一个字,可您却喜欢我读书写字的样子!您是一个头脑聪慧、缜密且有创造力的母亲——做吃的,您总是变着法儿让一家人吃饱吃好;做穿的,您用自己亲手纺的线、织的布、缝的衣、做的鞋,极尽精巧地让大家穿暖穿好。您甚至在62年肚子里尚怀着我的时候,饿着肚子去参加“深翻土地”拉架子车的重体力劳动,以致于眼晴发黑栽倒在地。您要强,却苦了自己。在您1999唯一的一次到东北看我一家仨口再返回家乡后不久,黄土地上的小麦已返青、芍药已发芽、万木已争荣,而您却匆匆地又一次远行了,再也不打算回来。十五年后的此时此刻,又是春天,我在电脑上写下这一行行的文字,这文字跳动的分明是光,是火呀,是您的影与形,是我的心之相牵!我在写给您呀,写您的恩情,也写您的六十三个岁月年轮!这文字普通得就像我当兵时写给您也写给我父亲的家书,却饱醮我的忆,我的梦,我的思想,我的痛,它搅得我胸腔里哗拉拉作响,一如您赐给我的热血奔涌。母亲,您还感知得到吗?

母亲包的饺子呀,您不该包,您包进了我一辈子的乡愁!母亲坟上的草有多高,我的乡愁就有多长;母亲的饺子有多香,我的乡愁就有多浓。我迟早有一天——每个人都将有那么一天,会与遥远遥远的母亲团聚的,到那时——我一定跟母亲学一学包饺子,包天下最好最美的饺子,捧给您——我亲爱的母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亲的饺子
住进乡愁
微小说:饺子
想吃家乡菜
【守望乡愁 47 】刘强 | 母亲和故乡一起老去
乡愁是什么?再看一遍,却是离开家乡时不断回头的冲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