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都有一把“尺”,就看你量的是别人,还是自己

文/芨芨草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尺子。只是,有人喜欢拿它来量别人,有人却愿意拿它来量自己。

尺,是一个度。懂得用度的人,就能掌握好自己的人生。只是往往,人很难把握好这个尺度。人是有自私心理的,如果是成绩,就喜欢往自己身上揽;如果是失败,就喜欢把责任归到别人身上。

这是人的一个劣根性。当然也不是绝对。很多时候,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所说的现象都只是相对来说的,因为这个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的东西。所以,你看了也就看了,没有必要去较真。对于生活,每一个人都过得不轻松,没有必要去为了这一点小事坏了自己的心情,您说对吧?

所以,我说的这把尺,只是人生的一个自我把控尺度。量得合适了,人生就会有收益;量得不合适,收获的也可能就不是那么美好。

★量别人

喜欢拿尺量别人的人,大多是比较自私又自傲的。他喜欢看别人的短处,而不看别人的长处。只要事情有一点点的失误,他就会把责任归到别人的身上,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或者,当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他就会妒忌和不满。

记得以前看过《封神榜》,印象挺深的是关于姜子牙和他师弟申公豹的故事。申公豹就是一个喜欢拿尺去量别人的人。他不服师父把封神榜交给姜子牙保管,觉得自己比姜子牙聪明,本事也不输给他,为什么师父会这么偏心?

所以,他把尺放在了师父和师兄姜子牙的身上,觉得师父偏心,觉得姜子牙没有自己的能耐。却不去找找自己的原因。其实,申公豹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是他的心术不正。一个人,如果没有善良正直的心,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

但申公豹却不这么认为,只会把责任推给师父和师兄,不过后来也落得被灭的下场。所以,只会量别人而不会量自己的人,结局都不会太好。

★量自己

愿意把尺子放到自己身上的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通透的人。因为,他会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时时修正自己的态度。

说到这里,又想起另一个电视剧。虽然是电视剧,但里面折射都是真实的人性。这个电视剧就是著名的《三国演义》。这里面有一个人其实是让我很欣赏的,他就是在诸葛亮之前辅助刘备的军师徐庶。

徐庶在诸葛亮未出山之前,辅助刘备有一段时间,他觉得刘备为人善良,有仁义之心,所以对刘备很是尽心。曹操就是因为忌徐庶之才,才设计扣留了徐庶的母亲,逼使徐庶前往曹营。徐庶在辞别刘备之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当刘备问他“诸葛亮和你相比,谁更厉害”时?徐庶说,自然是诸葛亮比我厉害。

刘备听了徐庶之言,才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徐庶为人,就是拿着尺子量自己的,而不像庞统那样,自高自大,却无真实本领。

一个懂得拿尺子量自己的人,往往是谦卑而重信用的。如果徐庶不是谦卑,他就不会推荐诸葛亮给刘备。如果他不顺从自己内心的意念,就不会在曹操那里,从头到尾一计都不出。这就是有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所以说,尺这个工具,量别人和量自己,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一把尺,但我希望,这尺,能够以量自己为先。这样,自己的人生也许更有意义,也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连环」水镜先生说:让卧龙凤雏都甘拜下风的人是……
【经典导读】《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徐庶在母亲死后 为何没有回到刘备处
徐庶母亲去世后,曹操没了徐庶的把柄,徐庶为何不再次投靠刘备?
徐庶早就知道诸葛亮这个人,却在临走前才返回推荐,这是为何?
徐庶选择离开刘备,并不是因为他母亲,而是他发现了刘备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