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药物过敏的4个误区及预防处理办法

生活中药物过敏的例子比比皆是,药物过敏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但凡治病用药就有可能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大多数没有学过专业医学知识的人都对药物过敏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不及时纠正,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极大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误区及预防方法。

误区一、纯天然药物不会引起过敏。有人认为,中草药及其制剂是“纯天然药物”,比较安全,无不良反应。但随着中草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其中以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最为多见。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有近9000例草药不良反应报告,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心动过速、过敏样反应、肝炎等。

误区二、过敏反应都在用药后短期发生。实际上,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差别很大。有些反应发生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如青霉素过敏反应一般是用药后就即刻发生,头孢曲松引起的过敏休克反应多在用药后10分钟左右出现。而有些药物过敏反应可在用药后2~7天内发生,还有的药物过敏潜伏期更长,如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可发生在用药后20天以上。

误区三、用药量小就不会过敏。药物过敏反应属于“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仅与患者的遗传体质和药物质量相关,和用药量没有直接关系,有时极微小的用量也会引起强烈反应。例如,有青霉素过敏休克史的患者,与正在输注青霉素的患者同处一室,通过空气中极微量的青霉素气溶胶就可以诱发休克。也正是因为药物过敏反应与剂量无关,才可以用皮试来预测患者是否对这种药物过敏。

误区四、外用或吸入不会引起过敏。注射途径给药之所以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是由于注射过程能直接将外源性的蛋白等抗原物质带入体内引起机体致敏。但在总体上,药物过敏与给药途径关系不大,也就是说,致敏药物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除注射途径外,口服、雾化吸入、滴鼻、点眼、滴耳、外敷或栓剂同样可致药物过敏,建议凡曾引起过敏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以任何途径再使用。

那么药物过敏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不得私自滥用药物,有些人在有了些许症状之后就会服用多种药物,认为总有一种可以奏效。殊不知,这样也容易引起药物过敏。正确的用药方法应为在用药前咨询专业医生,得到允许后才可使用,同时,也要牢记药物使用的相关事宜,避免用药不当的情况发生。

其次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患者应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如实告知给相关医务人员,这样便于医生在开药时进行有效筛选。

最后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是指患者已经对一种药物产生了过敏反应,再服用其他与这种药物同结构的药物时也会产生过敏反应,例如,对部分患者而言,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就会产生交叉过敏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药物过敏的五大误区
药物过敏的误区你知道吗
用药八个误区:中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用药过敏也有“潜伏期”
走出药物过敏认识误区【图】
如何将药物过敏风险降到最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