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遗迹】石湖边的老洋楼

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资源匮乏,在近代历史中,由于农业生产本不足以保证温饱,加上战乱的影响,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由此产生众多侨乡,石湖边村即是其中之一。那些漂洋过海的华侨,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漫长历史中,为家乡的生产生活、为抗战都作出巨大的贡献,是一段铭刻丹青的历史。

石湖边的老洋楼·

·

老洋楼

石湖边村建村几百年来,世代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历史沧桑,踏过了坎坷岁月,当前走向了乡村振兴。这漫长的过程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也遗落了太多的过往。迁村前后,行政归属的频繁变更,让太多太多本该载入史册的故事消失在历史中。

数十年后的今天,那些远去的故事在人们脑海里渐渐淡去,无奈地在历史长河中叹息。

这些故事中,有石湖边人艰苦奋斗的印迹;有石湖边人英勇抗战的事迹;石湖边人支持革命的史记,因为错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澄清和登记,错过了展示的机会,在流逝的岁月中埋没。

迁村,让古石湖边遗迹只留下了一栋洋楼,这栋洋楼浓缩了石湖边华侨漂洋过海,闯荡世界,用辛酸汗水,对家乡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座洋楼里,应该是新垵村的红色基点,因为它曾经承载着地下组织秘密联络的使命;应该是伟大的丰碑,因为它既是梅峰小学的教学楼、又是梅峰幼儿园的始建地,是梅庄乡政府办公楼,是三同大队部……

苍苍岁月,把爱国华侨们创造的家乡基业熬成了陈旧;把伟大的丰碑,磨平在流逝的时光中。

现在,洋楼年已古稀,昔日的光鲜不再。但它体现的石湖边华侨爱国爱家的精神,以及它在石湖边教育事业、革命斗争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应当流传下去,让它继续流淌着灿烂的光辉。

这座老洋楼始建于1945年,1948年完工,是一座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主体占地300平方米,内部两侧各设置一副双回混凝土结构楼梯。屋面采用传统土木接构,上梁铺瓦;一楼外墙花岗岩砌筑,二楼采用本地砖瓦窑烧制的(鎏标)红砖拼砌,窗头线条清水砖拼花。一、二楼前走廊各安装红砖雕屏窗四幅,廊柱为钢筋混凝土柱子。任意一个角度看上去,巍峨壮观,饱含着西式建筑的风格,又充满着传统建筑的韵味,是一座完美的中西结合风格的洋楼。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断八年之久的南洋水路交通得以恢复。当时旅居海外游子人宇、人曾、人芋、人协等四堂兄弟迫不及待地购买大量洋灰(水泥)和钢筋,从南洋运回,先运到厦门鼓浪屿,再转运到东石港口卸船,然后用牛车拉回石湖边;石子则是取自石湖边本地石窟,人工一锤一锤敲砸而成,河沙从梅溪一担担用畚箕挑来,整个工程浩浩荡荡,场面壮观,历经三年,1948年峻工。

1946年洋楼主体建成后,原开办在本村下田洋的梅峰小学匆匆搬进宽敞的洋楼,并在洋楼里创办了梅峰幼儿园。当时,泉州中心县委紫帽区工委谢光握任梅峰小学校长,利用学校的掩护作用,在洋楼里建立了地下组织秘密联络点。

洋楼装修完毕后不久,又进驻了梅庄乡公所、三同大队部。直至新安水库建设,石湖边举村迁移,梅峰小学才搬迁到新安,从此,洋楼遗弃在新安水库畔,成为常在水中的孤岛。

七十多年来,人宇、人曾、人芋、人协等四堂兄弟们建造了洋楼,自己未曾入住。他们义无反顾地支持教育和革命事业,给石湖边打造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洋楼,成为石湖边的骄傲。

从梅峰小学搬进洋楼里,这洋楼便随着历史的脚步踏上了革命的历程,演绎着红色的传奇。

在谢光握的努力下,当时在石湖边、杏当的群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培养了不少优秀党员和地下组织工作者。其中也不乏石湖边进步青年的身影。1947年春,石湖边人苏文顿受聘于梅峰小学任教。因为思想进步,在谢光握的培养下,参加了地下工作。1948年,苏文顿任梅峰小学校长。任教期间,尤其是他任梅峰小学校长期间,致力于开展群众工作,大力宣传革命道理,发掘进步青年,培养党员。1948年底,梅峰小学一位姚姓老师(真实身份的国民党安插在梅峰小学的特务成员,解放后逮捕枪决)举报了苏文顿,社庄保安队前来洋楼把苏文顿抓捕带走。危急关头,石湖边、高厝林全村群众出动,把社庄保安队包围在倒将军区域,救出苏文顿。

此次事件以后,苏人宇等四堂兄弟为保障梅峰小学和地下组织安全,从南洋购买数箱“坎顿”轻机枪,辗转运回洋楼,赠予地下组织,并在洋楼上各面增设若干枪眼,让洋楼成为坚固的红色堡垒。1949年4月,紫帽区工委批准成立三苏党支部,洋楼成为公开的三苏党支部驻地,为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解放后,洋楼终于远离了战火,安详而又庄严地在那儿过上了和平的日子。它没有闲着,从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是它在言传身授,教育着一群新中国的学生,培养着新社会的人才。

1950年,梅峰小学转为公办学校,扩大招生范围和教学场所,把教室增设到其他村民房屋,洋楼仍然作为办公场所和教室兼宿舍,随后进驻的梅庄乡公所、三同大队部等与梅峰小学一起,挤满了这座充满爱国心的红色楼房。

这时期,梅峰小学培养出一大批教育、军事、文学、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如:苏杰义(美国深造,博士)、苏金练(哈尔滨军工大学,少将)、苏明坤(浙江大学)、苏天报(福建师大)等;同时也兼顾了文体方面的培养,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营造造了阳光灿烂、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后来,新安水库建成后,梅峰小学迁至新安自然村,石湖边、高厝林、新安、杏当、山仔由南安官桥管辖转由晋江管辖,梅庄乡公所和三同大队被撤销,改为新垵村,从此,洋楼退出了政治舞台,离开了教育事业,孤零零地在水库旁边,一晃就是62年。

62年的岁月,原来偶尔还有打铁匠入陪伴几天,或是部队训练暂时借宿,总算不算太过于寂寞。

近三十年来,农业荒废了,由于缺乏灌溉利用,遭遇大雨之后,洋楼常被泡在水中,水深及腰。如今,它瓦片脱落,梁橼已朽,渐渐秃顶,然岁年过七十却筋骨硬朗,依旧气势雄伟地在那儿,顶风冒雨,用一身沧桑无声述说着过去的光荣。老牛:苏村见闻录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漳州苏氏宗祠:卓港祖厝
(第1站)寻找失落的台山碉楼(洋楼)与村落之水中碉楼
自掏腰包!苏炳添返乡为1651名长者发重阳慰问金
新安秋韵[苏幕遮]
海口新安村关康庙
藏于三合深阁的“闺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