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荒经》诸海探源之南海考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南haǐ,见诸《山海经·大荒南经》中的记载有如下几则:

“南haǐ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踢。”

“有阿山者。南haǐ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南haǐ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南haǐ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图1·苍梧地图‖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haǐ,古时或称「涨海」,《琼州府志》云: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1]这一则关于南haǐ的记述,更多人会认为此南haǐ或恐非彼南haǐ,即这里所指的南haǐ可能是现代人所指称的中国南haǐ,而不是《大荒经》中的「南haǐ」。我认为,文句中「南溟与「天池」这两个关键词事实上已经点明了「南haǐ」的特征:此南haǐ即彼南haǐ,亦即这里所描述的南haǐ其实就是史传的、同时也《大荒南经》的坐标性大型内陆湖——「南haǐ

图2·不廷胡余‖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而另一则关于南海的记述也可以佐证这个说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haǐ,而立石刻颂秦德。”无论如何,站在会稽山也不可能「望于南haǐ」,——与南haǐ相望——它的指向无疑在东部或东南部地区。

此外,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鲁公女》有汝志良嘉,但须要到南haǐ去。”句,吕湛恩批注曰:观音大士 示现在浙江定海县东落伽山落伽山孤峙海中。故称南海观音。”[3]根据这个说法,南haǐ的具体所在也当在东部或东南部地区。

还有一个历史传说似可印证南haǐ的上述区位说:相传上古时候在南haǐ周边有一个南haǐ国,《汉书》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邦国,其国土大致在今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处[2]不过,现在这个三角地区都是高山,没有一点曾经有着广阔无垠的海的迹象了。

那么,《大荒经》的南haǐ其确切所指具体是为哪一个内陆湖泊呢?

在中国南方地区,能够入选「内陆海」的大型湖泊其实只有两处,即鄱阳湖与洞庭湖。

鄱阳湖﹝Poyang Lake﹞,位于江西省北部,古称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等等,这诸多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主湖区在并蓄了许多小湖泊的同时也传承了那些小湖泊的地名。《禹贡》载:“‘九江孔殷,东为彭蠡。’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即葫芦。也就是说,这片洼地湖泊,自古就形似葫芦瓢。”[1]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积4235平方千米。正如《山海经》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海〔湖〕中有渚的大型湖泊,——湖区有大大小小的岛屿41个。[2]

但正如其它几大内陆海,鄱阳湖在古代其湖域面积远比现在的广,根据地质变迁理论,鄱阳湖水域规模在历史上可能经历了数度不同的变易。一些历史记载也证明,在全球暖湿气候结束之前的6000年前,其湖水覆盖区域应还处在一个历史最高点,可能整个湖泊水域面积高达6000平方千米以上,堪称中国「南haǐ」。[3]

图3·鄱阳湖‖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根据竺可桢的研究,湖域面积一度大规模收缩之后的鄱阳湖,其再次扩张大约在隋唐之际,而真正奠定今天湖泊范围和形态的时期是为五代至北宋初期。不过,“当时湖面远比今日为广,湖水南抵南昌樵舍附近。以致赣江下游平原上的枭阳、海昏两县分别于公元420425年沦入湖中,而其近邻地势较高的吴城却取而代之逐渐繁华起来,故民间有‘沉海昏,起吴城’之说。[4]

图4·鄱阳湖‖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当然,同时入选「南haǐ」的内陆大型湖泊还有一个位于更中心地带的洞庭湖。

图5·洞庭湖地图‖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洞庭湖,古称云梦、云梦泽、九江、重湖。云梦或云梦泽有史以来就「名见经传」、大名鼎鼎,《史记》、《周礼》、《尔雅》等古籍均有「云梦」之记载。梦,是为古楚国方言「湖泽」意,通假「漭」字。“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济江,入于云中。”俱言楚王田猎或游历洞庭事。司马相如于《子虚赋》中言道:“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只是大约到了战国后期,因为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始分为南北两部,江北基本成为沼泽地,而江南则保有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云梦不复称云梦泽,而呼之为洞庭湖。[6]

洞庭者,盖因湖中有山名曰「洞庭﹝即君山﹞」,是故易名为「洞庭湖」。《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7]

洞庭湖处长江中游地段之荆江南岸,湖面面积2579.2平方千米,总湖域面积3879.2平方千米。在古代,洞庭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极言其宏阔。而在上古时期,《汉阳志》载:“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云、梦两大水域合并起来统称「云梦」。据称,其时的云梦泽面积高达4万平方千米。“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地理今释》〕以此看来,洞庭之广当远在鄱阳湖之上,堪称「内陆大海」。[8]

基于上述的对比分析,以及从《大荒经》南haǐ区位的一些具体描述来看,我们认为,「南haǐ」的确切所指应是后者,即洞庭湖。

图·6洞庭湖·君山〔洞庭山〕岛‖图片引用自百度图库

当然,定位「南haǐ」不唯只是一个大字,就其地理而言,鄱阳湖偏向于东南方,或作为《山海中》中「东南haǐ」的入选湖泊更为靠谱,而洞庭湖显然更接近中国南部。「南haǐ」在古中国可谓大名鼎鼎,而且有太多关于「南haǐ」的上古神话传说,在那些神话故事里,「南haǐ」无疑具有海洋的宏阔浩淼的特征,而史前湖水面积曾经高达4万多平方千米的云梦泽,就其水域规模而言也更加符合「南haǐ」的「神话特征」。

——————————————————————————

参考文献

[1] [2][3]《百度知道‖询:古代的南海是指现代的什么方位?

[4] [5][6][7][8]参见百度百科《鄱阳湖》

[9][10][11]参见百度百科《洞庭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湖四海之湖南洞庭湖
【有声】游湖,学诗,就这么简单,一起开启你的书式旅行
两大平原:它们并存长江南岸,到底谁才是“经济霸主”?
“八百里洞庭”如何失去了第一大湖的宝座?
钱穆《远古三苗疆域考》
华夏湖泊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