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上练就是练心

🌴🌷🌴🌷🌴🌷🌴🌷🌴🌷🌴🌷🌴


.                 事上练就是练心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静坐作用巨大,但纯靠静坐还不能彻底根除私欲成为圣贤,而且静坐有可能引发弊端,走入枯禅之境。王阳明针对此症,提出第二个方法论,这就是事上磨练。他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事上练”是王阳明心学的顶级方法论,它不是阳明心学的补充,而是和阳明心学理论息息相关,浑然一体。为什么必须要到事上磨练?王阳明说: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眼耳鼻口只是客观存在着,那它只是个器官。眼睛之所以是眼睛,是因为它能看万物之色;耳朵之所以是耳朵,是因为它能听万物之声……


眼耳鼻口要证明它存在的价值,必须要和万物产生联系,而作为眼耳鼻口的主宰“心”存在的价值也是要和万物产生联系,否则它也不过是个器官。

那么,事上磨练,练的到底是什么?很简单,由于“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所以我们去事物上练的最终目的就是练心!


正如磨刀,你的目的是让刀锋利,而不是让磨刀石锋利。


如此看来,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


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处富贵,自会喜,但不可大喜若狂;处贫贱患难,自然哀,但不可哀伤欲死;遇生死,自会恐,但不可吓得六神无主、失魂落魄。


你的良知自会告诉你应对人情事变的方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人情事变中去努力地保持“和”,反过来,你在人情事变上的表现又进一步筑造了你的心,呼应了你良知给出的方法,让你的内心变得更为强大!


🌴🌷🌴🌷🌴🌷🌴🌷🌴🌷🌴🌷🌴


                   有善有恶意之动

              ——阳明心学的人生观


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


🌴🌷🌴🌷🌴🌷🌴🌷🌴🌷🌴🌷🌴


              有善有恶是习气所染

                   无善无恶心之体

             ——阳明心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简单地讲,就是每个人对世界怎么看。其着眼点是物质 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那么,在王阳明看来,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王阳明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呢? 几万年前的黄昏,四个人类攀上参天大树欣赏落日。落日最后的余晖在人间消失时,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万籁无声。 第一个人类虔敬地说:“感谢神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第二个人类不以... (更多)


🌴🌷🌴🌷🌴🌷🌴🌷🌴🌷🌴🌷🌴

                   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有个困惑,当然也是我们的困惑。他问:“静坐用功,觉得此心异常强大,甚至想着如果我们遇到某某事,必能轻松解决。可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静坐作用巨大,但纯靠静坐还不能彻底根除私欲成为圣贤,而且静坐有可能引发弊端,走入枯禅之境。王阳明针对此症,提出第二个方法论,这就是事上磨练。他对陆澄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 事上磨练,通俗而言...


🌴🌷🌴🌷🌴🌷🌴🌷🌴🌷🌴🌷🌴


                    无善无恶心之体

               ——阳明心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简单地讲,就是每个人对世界怎么看。其着眼点是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那么,在王阳明看来,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王阳明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呢?


几万年前的黄昏,四个人类攀上参天大树欣赏落日。落日最后的余晖在人间消失时,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万籁无声。


第一个人类虔敬地说:“感谢神创造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第二个人类不以为然,纠正他道:“世界是某种物质爆炸后诞生的,与神有何关系!”


“你俩真蠢!”第三个人类指着自己的心脏说,“世界是我心的反映。我心在,世界就在;我死后,世界也就没了。”


三人各执己见,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一个人类从冥思中悠悠醒转,说道:“你们呀,良知不明,所以把这世界看得支离。”


三人异口同声质问他:“你认为这世界是怎么回事?”


此人回答:“天地万物本一体,无善恶之分。如果你们觉得世界万物有善恶之分,只是你们的心为它们分出了善恶。倘若心无善无恶,万物就无善无恶。这样看来,世界是什么样,我心说了算。”


这显然是第三个人的论调。前两个人类鄙夷地一笑,第三个人扬扬得意,但第四个人又补充道:“但没有这世界,我的心也就不称之为心。试想,世界万物不存在了,你的心还有什么用?躯体不在了,你的心脏还有什么用?所以我说,世界和我心,是互相感应互相依存的。”


多年以后,我们知道了,第一个人类的世界观是唯神论,第二个人类的世界观是唯物论,第三个人类的世界观是唯心论,第四个人类的世界观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不唯神、不唯物,也不唯心,只唯良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字!道破王阳明的“心学”
二十八个字说清楚阳明心学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王阳明:如何铲除你心中的“杂草”?
王阳明心学心法:四句二十八字
王阳明让你内心强大的100句名言
度阴山:二十八个字读懂阳明心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