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类买点微辨-缠论视界

根据走势必完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完成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所以有了第二类买点。(为什么会有第二类买点,根据走势必完美,这是对的)对于一个下跌趋势来说,标准的第一买点后必然有与下跌趋势同级别的新走势类型回拉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而这个新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至少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所以第二段次级别走势类型的结束位置,后面一定有与第一段、第二段级别相同的走势类型,这第三段走势类型多数是上涨,但也可能是横盘,但即使横盘也会有高点出现。

可以发现,构成第二类买点的走势类型,其结束点,一定是某种结构的第一类买点,只是小了一个级别。例如一个日线级别的下跌趋势,第一买点后出现的第二类买点所对应的走势类型是30分钟级别,构造该第二类买点的第二段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的第一类买点(或者类第一类买点)就是30分钟级别的买点。

这样才可以把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与高级别的其他买点叠加起来,这在技术上是最优解,而不是在某个固定级别中去寻找买点。这种两层或者更多层买点嵌套的形式,就是前面讨论过多次的区间套买点,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前面说的区间套大多数是针对第一类买点,例如某个第一类买点同时是日线、30分钟、5分钟、1分钟级别走势类型的第一类买点,但这里说的是某级别其他买点中产生的第一类买点。

设日线级别下跌趋势后出现第一类买点,那么首先要有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上涨,当然这个上涨也可能是横盘,在这第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上涨结束后,第二段走势类型的可能形态只能是下跌或者横盘,对于第三段来说就必然是上涨或者横盘。但根据趋势的结束所推导出来的结论,这个新的走势类型有一个起码的高度,那就是最后一个中枢震荡的低点。(注意第一类买点后在次级别来说,可以是上涨也可以是横盘,然后次级别三段完成后的回调可以是次级别的下跌,也可以是次级别的横盘。然后至少三段回调的低点是第二类买点。然后第二类买点后可以是次级别的上涨,也可以是次级别的盘整。但在高度上根据第一类买点前下跌走势类型的结束,第一类买点及第二类买点,上下上反抽的高度至少是前面下跌最后一个中枢震荡的最低点。重点

理论上一般都要考虑到所有情况,也就是完全分类,但实际走势中,趋势的第一买点后,新走势类型的第一次级别走势段一般都是向上的,并且第一次级别走势段的高点就在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震荡低点以上是大多数情况。

另外,第二类买点和是否新低没有关系,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确实存在。也就是第二类买点的低点比第一类买点还要低,一般这种新的走势类型都是横盘的多,对于趋势结束后的三种分类,往往对应的是最后一个中枢扩展(指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的情况)

同时,第二类买点倒过来,换到上涨趋势后,就是第二类卖点,在上面产生的和在下面产生的,逻辑是一样的(这句话很重点,需要根据第一类买点后的情况重温第二类卖点后的情况)

                                                                 图3-4

在2005-2007年的大牛市中,如图3-4,两年的行情就是一个日线级别的上涨趋势,其中A位置是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买点,B位置是该趋势的结束点,而C位置就是该趋势的第二类卖点,整个行情自B点和C点之后又是一个新的下跌趋势。(重点)

对于卖点来说,趋势后一个不能再创新高的次级别上涨,一般都构成第二类卖点。但在理论上,第二类买卖点并不是按是否新高来判断,而是看是否盘整背驰。(重点,即第二类卖点有可能创出第一类卖点的新高,这由次级别是否背驰来判断,而不是按是否新高来判断)
aAbBc结构日线级别下跌趋势后,d段上来,e段横盘或者下跌,如果是横盘那一定比下跌的c段的力度要小,也就是肯定构成背驰段。而e段如果是下跌,那要比较的就是c段的力度,如果构成盘整背驰,那么就可以看成是第二类买点。这样一来,首先结构上该次级别走势结束后一定有高点,其次构成第二类买点的第二次级别走势段还是c段的背驰段,再次该第二次级别走势段还有第一类买点是30分钟级别的,并且在这个30分钟级别走势段的第一类买点后必然有新的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也就是第二买点后的走势段,该走势段必然有三段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那么第二段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如果构成30分钟级别的第二类买点则一定是盘整背驰段(小转大呢,任何时候都可能有小转大的存在)
上面一段文字看起来比较绕,但其实是实际操作中最好的介入点,也就是日线级别第一买点后,第二段30分钟走势类型后的,第三段30分钟走势类型中的第二类买点。相比第一类买点有时候会遇到小级别延伸的情况,第二类买点有更多的条件来叠加属于右侧交易,确定性更高一些。(类二买可以叠加的条件更多一些)
显然,除了趋势背驰后的第二类买点以外,aAb结构中也可以出现第二类买点,这就属于类似情况的推广运用(重点)例如日线级别aAb结构下跌,c段回抽构成第三类卖点,d段再下跌与b段是背驰段,那么d段的第一买点就可以作为日线上的第二类买点来看待。
推而广之,一个线段下跌中,第一次笔破坏肯定是向上笔记为n,那么n+1笔肯定是向下,并且可以与n-1笔比较背驰与否,如果背驰,那么从n笔开始,向上延伸出一个线段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再配合本级别和高级别的顶底分型,就可以应对大多数转折的情况。只是在笔的使用中,要注意K线走势是否适合在本级别用笔来分析,像图3-4就比较适合,但有些走势却并不适合,这些在后面涉及具体应用的内容中详细讨论。
一般的,第二类买点多以更小力度的下跌或者横盘来出现,下跌的情况比较好处理,根据本级别的盘整背驰和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就可以解决。横盘的情况有一种特殊的走势要值得注意,往往会出现在弱势的走势延伸中,那就是第一次级别段回升,第二次级别段横盘,第三次级别段继续横盘,这样三段次级别完成后就可以直接下跌了,所以如果是横盘的情况,就一定要注意横盘持续的时间,总是横盘不突破就要注意了。而回升加横盘的走势组合构成的第二类买点,往往都是介入的极佳时机(非常重点,从下图的第二类买点可以看出,其次级别就是一个盘整的走势类型)实际走势中的所谓主升浪往往都出现的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之后,例如上证指数2019年1月31日之后、2005年12月5日之后。
在走势的辨认中,横盘构造的第二类买点,往往容易与第一个中枢A混淆,因为中枢其实就是个盘整,并且在大级别走势中,第一个中枢后的主升浪也非常常见,但在理论上是两回事。(即是中枢震荡还是第二类买点?)

                                                              图3-5

在原文中曾举例贵州茅台在周线级别的走势,经过2003年9月26日第一买点后,周线级别的第二类买点出现在第一次下跌的低点(图中因为复权的原因第二类买点在次高点,其实并没有,前复权后那里就是20040604之后的最低点),而不是在图中A位置,图中的A位置其实是第一个中枢A的第三次级别走势段低点,而不是第二类买点。通过图3-5应该对这两种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二类买点必须是第一次级别下跌的低点,与中枢的结束点不能混淆了,中枢的次级别三段完成后完全可以直接下跌的,也就是a+A的情况。

而对于中枢的结束,就是第三类买卖点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今天的划分 作者:简单就是美
缠论中枢变换和走势组合5?《大结局》?
第三类买卖点
美亚汇投:缠中说禅之买卖点
中枢与买卖点有什么关系?这个阴谋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缠论解析》六、买卖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