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

《健康时报》 (2013-03-25第02版

近日,演员黄渤发了条微博:“饭店上了一次性筷子,外观包装均精美无挑,热水中涮了几下,刺鼻的味道马上出来了。”微博发出的照片中,洗筷子水变成一杯黄汤,这条微博很快被转超过13万次,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微博均进行了转载。

  实验:随便挑三双,泡后水全变黄 健康时报记者使用80℃左右的白水浸泡三双不同来源的一次性筷子,一双来自连锁快餐店,两双来自路边普通小吃店。结果当浸入热水瞬间,其中一双筷子立即散发出一股“药味”,而浸泡的水很快明显变黄,筷子里还不时冒出气泡。另两双筷子凑近了也基本闻不到气味,但水也有些微微变黄。


  调查:有规则,难遵守,监管难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一次性筷子发布了详细的规定,如在二氧化硫浸出量上,国标《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GB19790.1-2005)和《一次性筷子第2部分:竹筷》(GB19790.2-2005)中规定必须小于或等于600mg/kg,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泡后变黄明显,且有刺激气味的筷子或经过硫磺熏制,硫残留可能超标。

  “管餐饮的药监部门重点查的是餐厅的碗筷消毒,对于一次性筷子一般就查下进货记录。”董金狮说,“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很多根本就是个人。有的直接生产裸筷,然后批发出去,由中间商包装,最后经几次转手才到餐饮终端,甚至到终端都是裸筷,很难监管。”

  建议:普通筷子比一次性筷子更健康 根据国家标准,一次性筷子上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蔡皓东给记者介绍,如果在制作和流通方面卫生监管不力,除了大肠杆菌,伤寒、痢疾、甲肝、戊肝等细菌或病毒都有可能污染一次性筷子。

  蔡皓东提示,其实选择一次性筷子还不如餐厅普通的消毒筷。普通筷子无论竹筷还是木筷,表面都很光滑,材质致密,一般冲洗一下就能冲掉很多病菌。但一次性筷子表面毛刺多,吸水性强,有利于病菌残留,很难洗掉,高温消毒则需煮半小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可以做到多少绿色环保小事?
恶心的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 真可怕!
演员黄渤吐槽一次性筷子劣质:涮几下染黄一碗水
教你用一次性筷子做房子
可怕的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