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映潮老师的多彩朗读

余老师认为,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以朗读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就是朗读课型,这种课型当然还兼以品析、讨论、讲解等等。余老师不仅首创了朗读课型,而且还身体力行,亲自设计、执教了许多篇课文,成为朗读课型的典范。

请看余老师在我校执教的《口技》的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

传统私塾从来就是由朗读入手,读顺、读熟、读得横流倒背,其时学子认知文字、感受声律。而余老师的朗读课由读切入,活动更充分,要求分层次逐一提出,目的明确且丰富,过程生动,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学会表情达意,品味层次意味,加深了体验与领悟。例如第三次读要求“读得层次分明”,在朗读中明确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划分出了层次,了解了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感受了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而后又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的变化。又兼以分读合读,男生读女生读等多变的形式,一时课堂活跃、气氛热烈,朗读有序有效。

余老师在另一篇文言文《狼》的教学设计中也以朗读为主要活动方式,再次展示了反复诵读之于文言文的重大意义,在多角度反复诵读中或读懂了词意,或读顺了句子,不读破句;或读评了故事;学生从屠户的角度、狼的角度、情节的角度分别评点文章内容,了解了故事情节,读懂了内容;或品读了意味,领悟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或演读了情境,用讲故事的语调,表演性地朗读,情节或缓或急,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演读情境”,这独具匠心的教程,无不表现了余老师对朗读深入的探究和得心应手的应用。余老师朗读教学的设计,也应成为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利器。

余老师认为诗歌是最宜朗读的文学作品,诗歌不仅要读,而且还应美读。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之美、图画之美、情感之美。余老师在我校执教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给我校师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至少不少老师还常常谈起这节课,回味《天上的街市》的袅袅余音,回想学生脸上洋溢着的陶醉,议论课后学生们请余老师签名的盛况。在余老师的范读和指点中,诗歌的节奏、停顿、重音、韵脚,这些构成音乐美的旋律的第一层要素,一一印在学生心中,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学生争相吟诵,雀跃不已。

第一个教学板块: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师:读诗,要感受诗的音乐美——首先是把节奏读好。

(老师示范读第一段)

指出:诗句中根据章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叫做节奏。

师:节奏读了之后,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如“我想”、“我想”、“不信”、“你看”。

(老师范读第二段)

指出: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

女生齐读全诗。体味如何读好诗中的停顿。

师: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

(教师范读第三段)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本诗隔行押韵,每节换韵。

请同学齐读第一段,感受诗的韵脚。

就这四处精美的点拨,学生便进入了诗歌的意境。怀着对美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求,可爱的童声、柔美的语调,把这首小诗读得有模有样。

余老师认为诗的情感、神韵、意蕴这是构成旋律的第二级要素,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听出来的。余老师带着学生寻找显露于诗歌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范读,再一节一节地带读。优美的旋律、美好的情感,酿造了醇浓的诗歌的韵味,学生便在这诗的意境中感染着、熏陶着,“读诗使人灵秀”,恐怕就是说在余老师这种课型中读诗所获吧!

在现代文的教学设计中,朗读更是被余老师运用得出神入化。一篇《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教例,两个板块以读贯之,尤其是第二板块读的设计,是最佳的让学生深层次参与的活动,学生在体会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的时候,已经理解了文章,领会了情感,达到了以读带讲的目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教案:

第一个板块:

借用课后习题构成第一板块。

1. 学生认真地自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记叙的要素(即习题三,理清课文记叙的要素)。

2. 全班诵读,个人诵读,体会课文中的悲壮感情(即习题一,用广播速度朗读全文,体会贯穿全篇的悲壮感情。处理好停顿的声音和强弱)。

3. 小组分组活动,说说朗读《刘胡兰慷慨就义》应如何处理语气语调(播音员的话;刘胡兰的话;阎军的话)。分角色朗读并推选代表,进行小组竞读,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即习题二,分角色朗读,注重表达出阎军的凶恶、狡猾;刘胡兰的英勇不屈、大义凛然)。

第二个板块:

1. 教师设计如下练习,请同学体会,每一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将自己的体会用带“地”的短语(如“愤怒地”)表示,填写在文中的括号中。

2. 同学们讨论、比较,最后形成如下共识:

阎:“是不是共产党?”                                                   (凶狠地)

刘:“是!”                                                                         (坦然地)

阎:“为什么参加共产党?”                                           (凶恶地)

刘:“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                                         (干脆有力地)

阎:“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                               (威胁地)

刘:“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坚定地)

阎:“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             (狡猾地)

刘:“那是办不到的事!”                                                 (坚强有力地)

阎:“你真的愿意死?”                                                   (不解地)

刘:“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

(大义凛然地)

3. 根据上面的体会再次分角色演读。

一篇普普通通的新闻稿,在余老师的创新设计下,让学生揣摩每一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用朗读解决的不仅是语气、语调,还是感情和思想意义。把四平八稳的新闻处理得生动有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文能力就在这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让我们再来学习余老师《白杨礼赞》朗读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读与感(这一步的创意是:上课之初就让同学们读起来,让同学们感受课文中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

第二步:读与思(这一步的创意是:品读“白杨生长的环境之美”这一部分。用朗读与思考的方式,理解作者的用笔之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第三步:读与悟(这一步的创意是:悟读“白杨树的形神之美”这一部分。用教师不讲析的方式,巧妙设计问题,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

第四步:读与品(这一步的创意是:品读“白杨象征的意蕴之美”这一部分。用“美点品析”的方式带动对全段文字的品析,理解课文的意藴)

第五步:教师小结

余老师在这篇教学设计中,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教学环节得以简化,且深化了内容,美化了形式。其中以读为主要手段,口脑并用,巧妙而有力。

第三步读与悟的教学环节更值得我们学习、玩味。在这一环节中,余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一段,悟一悟这一段的层次划分的问题。然后由男、女生各读一层将此段分为两个层次,并点拨道第一层写白杨的形态之美,第二层写白杨的精神之美。

接下来的几个步骤,更是充满了智慧。老师不提示,让同学们读第一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在总说与分说之间进行停顿。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了第一层的结构,朗读的停顿既是朗读技巧的训练,又关乎结构层次,一次朗读,两重训练。 “分说”的内容,老师又不提示,采用分组朗读的方法,四个小组各读一个层次,各自掌握停顿。看似一个朗读分组的问题,似乎是雕虫小技,实则又是一石双鸟,而且形式多变,既激发了兴趣,又加深了印象。教师说,这段文字的第一层次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它们读出重音。教师说,这段文字的第二层次主要在句子的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他们读出激情。这段文字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形象与性格,试将它们读出来(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探究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也是多姿多采的,余老师选用了朗读这种手段,让学生读出限制语、读出增加的句子成份。从朗读角度看,找准了重音;从表情达意看,揣摩了词语;从语法看,了解了限制语、句子成份的作用。

在这五次朗读中,仅在余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就以朗读这种形式,划分了第一层的小层次,明确了第一层的总分的结构,体会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懂得了情感在朗读中用重音去表现,找到了表达情感的词语。朗读由面到点,由篇到句、到词,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这是多么巧妙完美的设计,余老师的朗读课是智慧与美的完美结合。

余老师认为“以朗读活动为主的新课型应该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系列,应该角度丰富,活泼多姿,充满灵气,能适应或者说能够覆盖不同类型的课文。”余老师经多年钻研探索,更创造了朗读课型的变式:学读课、析读课、品读课、评读课、听读课、演读课、说读课……灵活多变,不胜枚举。

在余老师看来,朗读不仅仅是出声地读,不仅仅是大声地念书,不仅仅只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它更是强调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因此,朗读还是生动的课中活动。从教学目的出发,可以设计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体验性朗读、表演性朗读等课中活动,使课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的参与大大增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迅速进入课中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对朗读教学余老师更创新归纳了八种手法:1、小步轻迈——层次细腻;2、角度精细——过程生动;3、听读结合——形式活泼;4、有引有读——重点突出;5、以读带析——一石双鸟;6、一词经纬——体味深刻;7、酿造氛围——激动心灵;8、顺势生发——内容丰满。这八种手法全面而具体地阐释了朗读在课中活动的妙用,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效果显著,是余老师朗读教学的精髓,是我们设计朗读教学的制胜法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映潮诗意朗读法
“读”出语文课的精彩
读,语文学习的一大法宝
二十七课《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个人点评(乐平17节课)
【名师堂】孙双金:如何上出一堂好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