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级“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和完整表达习惯”体会

 

 

  话题一 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倾听”一词:“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倾听”提出了具体要求:“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走进新课程,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学会倾听,这样才能让对话教学走向纵深处。

  一、明确倾听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把倾听作为一项课堂常规来抓。口头的要求会显得轻描淡写,我们要把倾听的要求出示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如:“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我们都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每天,我们还要领着孩子们读一读,不时地提醒他们,对做得好的孩子要进行适时的表扬;做得不够的孩子也要进行教育。这样,倾听才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留痕。同时一定要让家长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并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引发倾听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垂青于那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几个人,要格外“照顾”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要特别留意“听众”的状态,以充满情趣的语言激起孩子“倾听”的兴趣,走到孩子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听。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注意听的孩子,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用极富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比如 “大家看,他听得多认真啊!”“ 你真是个会听的好孩子!”“ 我看出来了,你正边听边思考呢!”……长此以往,孩子便觉得倾听别人时,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对倾听有了兴趣,耳朵就会渐渐“醒”了。

  三、培养倾听的能力

  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一门艺术。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有了倾听的欲望和热情,并不代表学生就会倾听了。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孩子正确有效的倾听方法,让孩子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在学生听时,首先要提出听的要求,有明确的指向,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听什么,更多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语言文字的层面,让孩子在字里行间琢磨品味,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

  其次,引导孩子注意说话人说话时的语气,思考这种语气是要表现什么,老师或同学是强调了哪些字词句,从而突出这种体会的妙处,使孩子在长期的训练后拥有良好的语感。

  第三,边听边思考。如大家都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有同学先回答,这时,让学生先在心里猜想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再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最后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在他们答案上加以改进,使自己的回答更完美。如果别人的读书或回答让你满意或高兴,请用你的眼睛与他对视下,向他笑一笑,时刻与老师、同学同思共想,在情感上与大家产生共鸣。慢慢地学生知道在别人读书或回答问题时,要用心去对待,用情去参与,耳朵便不会“睡觉”了。

  话题二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能力

  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与说是口头言语的运用,读与写是局面言语的运用,对于识字不多的一年级学生,口头言语将是学生外部言语的基本形式。

  以往的传统教学重读写,轻听说,训练方法的简单化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迟缓并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学生本是“资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功能在于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素质教育呼唤教育要走向生本,促使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迅速发展提高。但是,以往教学对于“说”的能力的培养缺少研究,不成系统,教师“想当然”地训练现象较多。我通过研究,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敢说

  开始,学生中不肯说的现象很普遍。于是在课堂上,我用微笑一次次赶走学生的心里顾虑;我用亲切、期待的目光赢得他们的信任;我用夸奖、鼓励的评价方式唤起学生表达的热情。我留心观察学生的反应与举手时的神情,选择合适的问题,恰当的时机让他们发言,一步一步地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与勇气,一点一滴地进行表达地训练。

  二、让学生想说

  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如:书中有许多插图,学生喜欢看,我就充分让学生说图意。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喜欢进行组词语的练习,我就给足时间让学生扩词,在练习中鼓励学生多说词、说好词,在运用中加深对字义地理解,以便正确运用。在句子教学中,学生喜欢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画,喜欢从生活中,更喜欢从童话王国中选取说话材料,我就和学生一道运用相同的句式练习说许多内容丰富的句子。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喜欢朗读课文,喜欢表演,我就带领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在复述与表演课本剧中运用语言,丰富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让学生会说

  我把进行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语文实践活动地开展紧密结合起来。

  (1)从说完整话开始

  刚入学的孩子,虽然生活中已经不断学习和运用语言,但还不能明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的通病是说半句话。认识句子的组成,了解什么是完整句子的教学安排在汉语拼音与字词教学之后,若等到学句子时再进行说完整话地指导与练习,既延误了学生口头言语能力的发展,又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口头表达习惯。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我就开始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即听清老师的问题,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完整地回答。

  (2)在识字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与语言的发展。

  a.在指导学生记忆字形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按笔画记字形;结按构记字形;象形记字;指示记字;会意记字;形声记字;用儿歌或谜语记字等,供学生在记忆字形时选择使用,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发展学生观察、思维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b.引导学生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扩词练习,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

  c.在引导学生理解字义这一环节里,对学生进行思维与言语能力的训练。

  学生理解字义就是在理解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需要用词语来表达,所以理解字义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训练。

  例如:理解“苗”这个字,我是从图入手,请同学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答道:“图上画的是刚从土里长出来的小苗苗。”第1位学生答:“我从它的大小看出来的。”第2位学生答:“我从它上边没开花看出是小苗苗。”我继续引导:“你们看看它的颜色?使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将观察与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回答:“它是的嫩嫩的,绿绿的。”教师马上接过话荏:“这就是刚从地里长出来的小苗苗。”此时,学生不仅建立了“苗”的概念,即刚从地里长出来的植物,又将其转化为具体形象,即嫩嫩的,绿绿的茎和叶。教师问:“你还能用‘苗’说些什么?”促使学生将自己对概念的理解与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去衡量,去比较,去运用。学生说出了豆苗、小绿苗、禾苗、麦苗、蒜苗、疫苗、鱼苗……使“苗”的概念更加明晰,形象更具体、更丰富。

  又如:“叶”是概念,但图中的红叶却是具体形象,从思维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说出见过什么叶,启发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使“叶”的意思具体化,学生平时观察所积累的实物图象便再现于脑海,有的说:“我见过枫叶,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星星。”有的说:“我见过红叶,圆圆的像一把扇子,真想摘下来扇一扇。”有的说:“我见过松树叶子像小针。”还有的说:“我见过杨树叶子,像个小桃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假如只教会学生“红叶”(插图),不仅没有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而且,对于抽象的“叶”的形象概念,也只是“红叶”的“叶”了。

  识字绝不是以会读字音,会记字形就算大功告成了。要引导学生了解,体会,字词的意义,在头脑中进行鲜明的形象思维或准确的罗辑思维,而且要在适合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使学生的思维与言语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在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各种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再一方面要关心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性,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进行逻辑思维能力。把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定位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上。

  结语: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如: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仔细的观察事物。”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

 http://www.age06.com/Age06.Web/Detail.aspx?InfoGuid=28cecb33-155b-4d92-9a54-da81ae18432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前班家长会发言稿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年级下册成功训练第五单元 我说你猜 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四十法34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八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