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实验小学 郑惠娜  来源:华安县教育局

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疑惑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可是我们的教育往往使学生有疑而不敢质疑,长期压制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或认为有疑问就是学习不认真这是不对的。学生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应当积极保护。 如果学生只知道教师说一就是一,从来不问“为什么不是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言而寓是不利的。《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习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数学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为此,在当今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那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判断、主动提出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开放性、发展性、创造性的问题呢?笔者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创设氛围,启发学生敢于质疑

 界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发现或创造出来,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根据这个指 导思想,我觉得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就应当成为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创造学习的过程。为此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就应当特别强调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主动探索。不断的质疑、发现、探究、分析,让学生不仅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本文就以《角的认识》这堂课的某些 片段为例进行探讨。 

好问、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探索未知领域的摇篮。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质疑,说明他肯动脑筋,并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信息能力。而创造力的源泉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捕捉学生不时迸发出来的富于创新的火花,是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的。 

我进入新授之前,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沉默约30秒之后,一位同学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叫什么角?”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个大家所意想不到的问题,不仅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并唤起他们新的思考,同时也让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的“灵感”似乎也被迸发出来。接下来的教学更是把学习推向了新的高潮。 

师:首先得稳住局面,于是我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 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疑问?不妨提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

10度的角与360度的角,我们在观察中如何去确定?

2:书上讲了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组成的角叫周角。那么, 如果旋转两周,是不是叫两周角?

3:老师,有没有0度的角?(这时课堂里有轻微的议论声)生4:书上在介绍周角时,箭头是从按逆时针的方向标注。那么,箭头是不是可以顺时针的方向标注呢?

5:老师,书上讲小于90度的角称为锐角,那么0度的角称为锐角吗?我觉得,这个定义不确切,应改为: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做 锐角。(这时,同学们禁不住拍手叫好,听课的老师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这个教学片断应该说是很精彩的,它的精彩在于: 

 先,营造了民主、和谐、安全、自由的教学氛围。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胆小和过于自我批判的心理,是防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的个性中 最主要的特点。从教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虽小,但其内心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力。从第一位同学的质疑看,这个同学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知,尽管经过先前 的学习,但他仍然敢于发问,敢于质疑,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教师听了学生的质疑之后,没有立即表态,更没有“当场训斥”,而是“稍作镇定”之后,把质疑的问题当成新的认知冲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们将心中的疑惑、心中的不解“释放”出来……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如果我们这位教师不让学生质疑,或者将质疑的问题“一棒子打死”,这段及以后的精彩教学片段非但没有了,而且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善于保护学生好胜、好奇、好问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前提。   

其次,克服了“教师中心”,突出了“学生主体”。传统的教学,教师们往往运用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知晓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仅仅体现“教”,而学生的“学”似乎难以体现。这样的概念学习,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这些概念的表述,而非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现在这堂课的教学,完全体现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存有许多疑惑、许多想法、许多见解……有些想法或许幼稚、或许简单、或许难以想象、或许难以理解。但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奇思怪想”积累起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的过程就变为“学习的过程”,不同思维的学生都参与到认知的全程之中。整堂课,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同学之中,这不仅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再一次获得了自主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二、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林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把老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为敌手,永远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学 习气氛;鼓励学生自主感悟、自学有疑,敢于向司空见惯的事物挑战、批判,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只善“答”,不善“问”的行为。同时,也让学生逐渐地养成一个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困难 、障碍和矛盾  另一方面也发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并拥有了创新成果。所谓“知识在思考中增长,在疑问时创新和更新。”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 始,学之端。”陶行知也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提问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 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质疑。

“授 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 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如: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 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质疑,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上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课题上质疑等等。例如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287×304,在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法则后,教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时,有一位同学举手间:“乘数是三位数,为什么在计算过程中只乘两次?这个问题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说明还有学生不理解,敬师必须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着重教学,使学生明白“用0 这一步可以省略”的道理。又如教学“样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当揭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说:‘我想知道梯形面积的 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想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是不是也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我想知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推导过程一样?”随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 趣,提高质疑水平。

三、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努力解疑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如果缺少了怀疑批判精神,那他只会墨守陈规,创新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不管是老师说的还是书本上写的,也不管是“先哲”的高论还是“从来如此”的定式,只要有疑点.就一定要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决不迷信书本。迷信权威,决不人云亦云。

在读书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内容,善于揣摩老师、同学的见解,在有异议处大胆质疑,或者在不经意处发出奇问,以激活思维;或者在无疑问处质疑问难,以培养探索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代化教学方法,提供多种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820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数学研修日志5篇
教师:会教不如会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莫让学生问在心头口难开
弧度制概念构建中管窥数学教学的过程性原则
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