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学生自我教育策略

——浅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有效的途径;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是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方法;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理解,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如:“教育”一词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二,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从古到今,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无不时刻的盼望着孩子们能够茁壮健康的成长,如何把孩子们教育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尽管家长不是孩子的老师,老师也不是孩子的家长,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教育好孩子使得他能够独立生存、服务社会、快乐向上、健全发展的一代新人。但是我们又该如何使得孩子能够成为独立生存、服务社会、快乐向上、健全发展的一代新人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其实孩子的教育大多都取决于家长、老师、家庭、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教育是一个榜样影响、他人教授、自我教育的过程。所以人们常说:“父母不是孩子的老师,其实却是第一任老师,更是终生的老师;家庭不是孩子的学校,其实却是第一所学校,更是终生的学校”。近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古代,中国就有“性相近,习相远”“孟母三迁”等教育榜样影响的先例;雅典苏格拉底也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创造和传播知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助产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又到,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指积极主动的寻求问题的答案。夸美纽斯也极力主张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废除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建议用说服、赞扬和奖励的方法鼓励儿童自主学习,他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学欲望激发起来”。教师的作用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激发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强烈愿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所以,今天我们暂且抛开现行学校教育体制、学生学习方法习惯、学习负担过重等问题不谈,从家长、老师、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等角度来探讨一下,该如何引导学生做到在学习上自主、生活上的自立、道德上的自修等自我教育的问题。

 

    一、家长、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这个世界上,我相信更多的家长都是没有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就匆匆的当上了家长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好家长。一个不学习,逐步落后的家长,尽管动机是好的,但最终将失去教育子女的资格。正如一位家长说的:“要想培养出让家长骄傲的孩子,家长首先必须成为一个让孩子骄傲的家长。”所以我们每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为这个社会所抛弃。

 

    俗话说,“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却是各不相同的”,同样,家庭教育也是一样,“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相似的,失败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奇百怪的”,下面我们简单看看我所了解的形形色色我认为“不良“的家庭教育模式,看看他们分别是如何影响孩子教育的。

 

    1、“重素质”“崇分数”等乌托邦式的家庭教育。虽说现在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已久,但是真正素质教育,是要注重知行统一,更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孩子远景规划学生生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的。片面的强调素质教育只会让孩子玩忽和逃避学习。当然,后者片面的追求分数,买断所有孩子的课余时间,拼命为孩子“加餐”,孩子被迫追求高分,最后也必将厌倦这种繁重的学习生活。所以家庭教育必须要结合实际,严防学生滋生“重智轻德”的教育缺陷。

 

    2、“严父慈母” “严母慈父”等终极两面式的家庭教育。父母教育方式和教育尺度不统一,“各吹各号,各拉各调”现象较重,是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听谁的意见对,所以就什么也不听,还肆无忌惮的在家长的施教矛盾中钻空子,他预知总有一方会为他开脱。这类家庭教育夫妻间与亲子间都缺少必要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也错误理解“严”即“打”与“慈”即“护”的含义,从而导致孩子易形成两面的人格。所以,教育必须要充分认识教育协调、配合、一致对施教的重要性,统一教育方式和教育尺度,注意孩子身心特点,找到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这样受教育者才容易认同教育内容并付诸于行动。

 

    3、“前松后紧” “前紧后松”等中途易帜式的家庭教育,前者大多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太小,认为“树大自然直”,没有必要过早管束,长大后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忽视了“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道理,等出现的问题多了,这时候觉得孩子不听话、不争气,一心急,就唠叨指责,严加管教,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时已经回天乏术。后者真可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放松后孩子更是犹如脱缰野马再难有回疆之日。这类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心理上就产生很大的落差,非但不能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愿望发展,有的时候还可能制造出些许闹剧出来(如:离家出走)。所以,教育必须要根据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张弛有度的培养孩子的习惯,切不可随意训斥、打骂,把握好一贯良好的原则的实施。

 

    4、“嘴硬心软” “笑里藏刀”等情绪变幻式的家庭教育,此类嘴不对心、言行不一的教育最终必将被孩子“继承”,孩子觉得变幻莫测的家长就如同六月的天,让人捉摸不透,于是只好形成两面的人格来应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类家庭教育易以情感发泄替代教育引导,通常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心情好时错的也是对的,心情坏时对的也是错的,让孩子无所适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孩子会觉得家长不讲理,霸道,从而影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教育则更难以产生良好效果。所以,家庭教育必须有规可循比较好,不轻易放过孩子的“第一次”有心的错误,但也要学会保全孩子的自尊。

 

    5、“离异重组” “留守儿童”等怜悯溺爱式的家庭教育,重组家庭成员差异及祖辈的年龄差异,对孩子的感情和教育观念各不相同,此种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易处在顽皮和自闭的两个极端。离异父母或祖辈一般多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来填补孩子心灵创伤。不管又不行,可是严管又觉得孩子可怜。这类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关爱方式,怜悯式的溺爱随时在暗示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者,是值得怜悯的,形成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从而放逐自己,放弃自己。最终导致错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佳教育时机。

 

    二、老师、学校教育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我们不可否认,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校教育模式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简单说来,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是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学生来讲,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

 

    面对独生子女的一代,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很强调“快乐教育”、“赏识教育”、“启发教育”、“自然教育”、“自主学习”、“素质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喜欢学习并能够主动愉快的学习。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早的产生了厌学情绪,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厌学而弃学了。难道说是我们这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错了?

 

    根据咨询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些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背后,依然有部分老师的方法不得当,从而挫伤了孩子积极性。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好话三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或许就是一句简单的批评和抢白挫伤了孩子,从此,老师不经意间的一颦一笑都会影响孩子,这也许将是孩子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从而影响整个学习生活的心态。所以我们老师正确看待学生和发生在他身上的问题,不可不调查清楚再做处理,也不能不坚持用独到的欣赏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失败中的优点,并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进行了针对引导,使孩子更接近成功。

 

    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种教学方式(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的“不良”实施过程又是如何来影响孩子接受教育的。

 

    1、“照本宣科”“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法。这类讲授法教学缺少课堂师生的互动环节,没有课堂情节和趣味性可言,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所有的教学过程基本都是老师一个人自问自答,没有沟通和交流,就像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看似所有问题老师都讲清楚了,实际上学生又能领悟多少呢?这类教育教学模式的课堂所讲知识乏味、枯燥和死板,从而使学生逐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产生相应的互动。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更应讲究启发性和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2、“以练代学”“只练不讲” 的练习式教学法,这类教育教学方式缺少的是老师的针对引导环节和典型例题的分析分解。这一类老师的典型做法是留大量的作业,让学生以练代学、代讲,笃信“我可以不判,你不能不做!”的法则,把学生抛在在大量的题海中,这类练习的方式单一,不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的兴趣和效果。犹如盲人摸象一般,收益很小。再就是没有时间思考和总结,使学生疲于做题,以至错过的题目依然会重复出错,使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个很繁重的任务,逐步失去思维的积极性。所以:练习法运用过程重要的是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其次就是精选练习材料、正确的练习方法。最后就是适当分配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并了解练习的结果。

 

    3、“以己带生”“以演代做”的实验教学法,这类教育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是教育的主题这一要素,让学生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局外人似的,甚至所有该试验的都以“己之手”“代生做”而“演”过了,没有给学生动手和思考的机会,因此也弱化了学生思维、动手能力。学生感觉整节课都在学习,实际上学习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从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最终导致学生逐步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实验法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使学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事物内部情况及变化过程;在试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并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使试验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怎样引导孩子自我教育

 

    对于怎样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学习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好家长、好老师。用我们的行动去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孩子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主要的还是防患于未然,可以民主的让孩子自己尝试接触,并认识不足和危害(例如:我的香烟教育)。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不断地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争达到一定预期效果;然后用自己认可的价值观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形成对自己的新的认识。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自我教育循环上升过程。

 

    (一)、对于家长和家庭

 

    孩子是我们的挚爱,是我们的一切,也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是最熟悉孩子秉性的人,对于孩子的培养,不能不明确的培养目标,不能不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孩子远景规划学生生涯和和树立人生理想。更不能不时不时的为孩子打气、鼓励并暗示孩子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不帮助孩子获取成功的体验让他“怀念”并渴望创造成功的喜悦。不能不根据孩子不同的智能结构进行了不同的针对引导,使孩子更接近成功。为了培养孩子,除了这么做还能怎么做?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为孩子打点一切。

 

    这一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1、要有童心。做孩子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已出现问题的要及时的耐心引导,不可武断的否认和禁止。例如:针对有网瘾的学生,我们可以先了解他喜欢这个游戏的主要原因,他想通过有些得到什么,看看孩子对游戏的看法,再针对性的引导就事半功倍了。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多快好省”,劣势就在于“良莠不齐”,网络是个工具,只要我们利用好了就会让我们受益无穷,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约法三章”,和孩子一起规划好学习与玩耍的时间,明确什么情况下可以玩,什么时候不可以玩;并引导孩子自觉遵守,而不是“一刀切”的禁止。

 

    2、要有上进心。加强学习,寻找方法,敢于把选择权留给孩子,努力构建和谐的学习型家庭,和孩子一起成长。有人说21世纪的社会是个学习型的社会,这个世界上,我相信更多的家长都是没有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就匆匆的当上了家长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好家长。一个不学习,逐步落后的家长,尽管动机是好的,最终将失去教育子女的资格。正如一位家长说的:“要想培养出让家长骄傲的孩子,家长首先必须称为一个让孩子骄傲的家长。”

 

    3、要有爱心。尊重孩子,不说教,不惩罚失败,相信孩子,依靠孩子。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会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反而会比赤裸裸的训斥效果好得多。其次,我们要用爱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亮点,用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和孩子一起共同培养良好的学习学习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力求在此过程中发现发扬优势和弥补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计划,和一起为孩子扬长补短。

 

    (二)、对于老师和学校

 

    老师的责任是评价、指导、监督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老师的作用是尽量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而绝非灌输。鼓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开拓性,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好的老师不仅仅只教会孩子做题,而且能够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并告诉孩子如何去学习!试想,一个孩子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课后能不拼命地做题和钻研吗?这样的孩子能学不好吗?如果同一个题目,做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尝试不同的解法并比较不同解法之间的不同,从中找出最好最快的解题套路,养成了这样的做题习惯,长期下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题的感觉肯定会大大提高!更何况“授人以渔”总比“授人以鱼”来的有效。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学生的“知心大哥、知心大姐”。精心布置课前预习,高效组织课堂练习,合理安排课后练习。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习惯(达到“教即不教,不教即教”的效果),力求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多鼓励和帮助学生,力争通过形象化教育标准、简单化教育行为等手段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

 

    2、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自己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指导、促进学生学习,通过细化教育指标、量化教育目标、具体化教育内容等手段,力争简化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力争做到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奇”(兴趣性),“点拨精”(科学性),“设问巧”(思维性,可用类比、综合法联系新旧知识点最佳)“总结简”(逻辑性,可行、实用、科学、好记)。

 

    3、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踊跃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利用家长和学校的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课余时间主动预习、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当然,这个过程是要经过一个“教——扶——放”的逐步培养来实现的,进而完成学生从被动的自我教育到主动的自我教育的和谐过度。

 

    所谓个案、方法永远也列举不完。但就这些问题来讲,个案和方法所说明的仅仅是一些可能性,不一定是规律。因此在今天的讨论中,不论我们利用某个个案和方法来证明什么观点或者否定什么观点,都算不是一种严谨的、正确的科学论证方法。因为,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向我们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和实例,证明有哪种教育更具“点石成金”的功效,哪种“万能教育”之策又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但我们应该在这个原则上取得认同,这就是——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点石成金,也没有绝对的万能教育,所谓的成功教育不过是物尽其用,根据孩子不同的智能结构进行了不同的针对引导,使孩子更接近成功罢了。

 

    总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没有一种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那我们唯一的法宝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学习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好家长、好老师;用我们的行动去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孩子们;用发现我们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用更适合他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让他自己学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做到在学习上自主、生活上的自立、道德上的自修。因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性的也是最终的目的——“教即不教,不教即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彭运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83dff0100imfm.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不是万能的,有些教育必须靠父母!(转给家长)
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对策
浅谈如何当好班主任
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老师?
家长会家长优秀发言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