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之我见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机关幼儿园 卢琪

  摘 要: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现状的简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重点探索了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措施:制定、理解规则,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实践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性行为;赋予权利,制约违规行为;让幼儿体验后果,学会控制;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材料,享受遵守规则的乐趣;细心观察,针对性指导;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关键词: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上,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幼儿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行为霸道、易发生争执,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等等。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迫在眉睫。

   

  一、幼儿现状分析

  作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全班幼儿有这样几种情况:

  1.有的幼儿规则意识淡漠

  2.有的幼儿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控制能力差。

  3.有的幼儿希望被教师关注,故意违规

  4.受逆反心理、性格气质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文静一点、内向一点、胆小一点的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幼儿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违规的比例较女孩高。

   

  二、制定具体的目标

  依据《新纲要》中的品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我们制定了具体行为目标:

  1.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涂抹公共建筑,不随地大小便,爱护公物;上下楼梯靠右走等。

  2.遵守学习活动的规则:发言先举手,不随便插嘴;看书写字姿势正确;整齐摆放、整理学习用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

  3.遵守生活、游戏的规则:遵守先后次序;进餐、午睡保持安静,不做影响他人的事,养成良好的习惯;游戏中不争抢玩具,爱护游戏材料,不损坏,结束后能归回原处等。

  4.能公正地评价别人与自己的行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盲目模仿不良行为等。

   

  三、教育措施

  (一)制定、理解规则,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之中,它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规则不在于多或少,在于是否合理和必要。

   

  1.利用谈话,认识规则

  我们总是让幼儿先懂得为什么需要这一条规则,它带来了哪些益处,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如随地吐痰这项规则,我问大家,随地吐痰吐口水会怎么样?孩子们说:“地上就会变得臭臭的脏脏的了。”“痰还会把病菌传染给别人的。”“地脏了,大家不喜欢到这里了”“大地妈妈会很生气、难过的”……幼儿的语言虽然幼稚简单,但移情带来的理解却是深刻的。接着我又问,那如果喉咙里有痰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说:“应该吐到水槽里冲掉。”“吐到餐巾纸上,再把纸卷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总结了他们的发言,再次明确规则。以后班上再也没出现过随地吐痰的现象了。可见,帮助幼儿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才能对行为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减少盲目性。

   

  2.利用图标,理解规则

  所谓图标就是把一个个规则绘画成一幅幅有趣的画面,通过观察、模仿、暗示等形式去刺激幼儿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萌发,促使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自律。我们在图书区,设计一个小嘴巴上竖着一个手指的画面,意思是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干扰别人;鞋架上贴一个两只卡通鞋子在一起的图标,意思是整齐摆放;小床的上铺贴上禁止高跳下的图标;盥洗室内贴上规范洗手流程图……这些图标稚趣可爱,容易理解,幼儿乐意去遵守。利用周围环境,让环境开口说话,比强加给他们的规则更易接受。

   

  3.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定规则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去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的和要求的合理性。一次,班上分了一箱新的桌面玩具,孩子们欢呼雀跃,一拥而上。这时我说:“就一箱积木,大家一起玩够不够?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大家都玩到新玩具,又能不争不抢,玩得高兴呢?”于是幼儿积极商议,自定出了规则:一组一组轮流玩;一天一天轮流玩;每次玩15分钟;如有争抢,暂停一次;如不爱护,暂停一次。因为规则是自定的,所以活动中他们能主动认同规则,相互监督,心甘情愿地遵守规则,在这里他们就是主人。

   

  4.讲解规则要简洁精练、便于记忆

  切忌啰啰嗦嗦说上一大堆,幼儿难以从大量的词汇中找出要点,产生不理解或是不愿听。我每次都要把规则订在三条之内,所用的词汇都是幼儿能理解、易记住的。如用餐规则:1.安静、开心;2.坐姿端正、细嚼慢咽;3.不挑食、吃干净。再如数学分组操作活动规则:1.坐姿端正、握姿正确;2.认真仔细、独立完成、讲述结果;3.每玩一组,轻塞椅子、轻放铅笔。也可将规则编成儿歌,效果也很不错。

   

  (二)实践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性行为

  1.专门的练习

  很多的规则是比较细致的,幼儿光是知道,不进行练习,那只是“纸上谈兵”。比如上下楼的问题,在制定出规则后我立即组织幼儿一项一项地练习规则提出的要求,通过连续四次的练习,幼儿做到了动作迅速,队伍有序,靠右走,象小解放军一样。

   

  2.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具有规定性,通常又是两人以上进行(如数学游戏棋、体育游戏“红灯绿灯”、“木头人”),因此游戏规则的执行必然带有监督性质,如若不然,游戏中就会产生冲突,要么出局、要么无法进行下去。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久而久之,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制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日常训练,长期持久

  对某一规则学习之后,还要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才能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形成习惯。规则的培养还要长期持久,老师和保育员之间要保持一致,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幼儿的眼睛是反映教师行为的镜子。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有一次排队倒开水时,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插队,遭到了小朋友的反对。我拿起茶杯排在了队伍的最后一个,“老师喝茶也要排队呢!”那几个插队的孩子也不好意思了,排起队来。

   

  (三)赋予权利,制约违规行为

  大班幼儿正处于培养自制力、坚持性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也具备了相应的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我在班上设立了多种管理员:如图书管理员,纪律管理员,玩具管理员,喝茶、洗手的卫生管理员等等,使孩子多方面地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提高自觉遵守的能力。

  我还经常让容易违规的幼儿当管理员。如男孩子周X,特别喜欢撕书,常常会把自己喜欢的图撕下来。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交谈,请他当图书管理员,那天,他认真地管理图书,还提醒别人爱护图书。以后我常请他,他也就逐步改掉了撕书的坏习惯。

   

  (四)让幼儿体验后果,学会控制

  孩子毕竟是孩子,能力有限,行为会反复。体验后果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中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幼儿内化规则,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平时在组织活动前,我都与小朋友约法三章,如有违反则将受到自然后果的惩罚。区域活动时,违规者将取消在这个区玩的资格;玩玩具时不懂得爱惜,则连续一段时间不能玩这个玩具。当然这些违规条例也是与幼儿一起制定共同执行,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管理,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我常告诉孩子,在做事前先想一想,能不能做,会有什么结果,尽量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当孩子为此承担责任时,我们又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免产生消极情绪。

   

  (五)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材料,享受遵守规则的乐趣

  规则是一种良好的规范和秩序,孩子在遵守规则时不应感到压抑、不愉快或是难以忍受的。试想:让十几个孩子合在一起玩两件玩具,结果会怎样?所以,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充足、合理、适当的空间和丰富的材料,使每一个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活动内容,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同时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时,各环节安排紧凑,减少幼儿闲坐、等待的时间,使幼儿在各个环节的活动中既有条不紊,又轻松愉快。

  活动结束时,对守规则的应及时予以肯定,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印象,产生较为满足的情绪体验。我常发现,当我表扬某个幼儿遵守规则,或是送一件小奖品,或请他唱支歌时,他的脸上总洋溢着快乐与自豪。

   

  (六)细心观察,针对性指导

  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大,我们要细致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比如有的幼儿只需老师的一个眼神,有的却非要坐下来严肃地谈话才行。在一日活动中,方式也有所不同:上课时,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适宜采取一些小动作来提醒或纠正幼儿的行为,如一个眼神的注视,声音的强弱变化,摸摸他的头,或是自然地走过去拉回某只动个不停的手……吃饭、午睡时,我们用设评比栏的方式,让个人与小组参与评比;游戏时,我们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口吻,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来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七)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如定期开展家园开放日、刊出家园园地、提供学习资料,个别交谈等,让家长懂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方法,家园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总之,规则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期、反复的引导,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一定能使幼儿将各种规则,化为心中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使我们的孩子,将来顺利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莫秀锋.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7,(1)

  2.高美娇.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幼儿教育,2006,(2)

  3.朱家雄.21世纪幼儿家庭教育指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01-09  人教网

http://www.pep.com.cn/xgjy/xqjy/yjyj/yjts/yeyjy/201201/t20120109_1095157.htm 下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规则意识弱怎么办?幼师必看的6个小方法
幼儿园混班运动游戏的有效开展
自主游戏怎样让幼儿充分自主
常规教育是目的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
大班区域环境创设方案
幼儿园常规培养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