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孩子反季节快速成长
 

 

/  

观察·现象

现象一:幼教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

现象二:幼儿早教学珠心算、英语、识字,小学学奥数,中学学做题,大学学玩。

现象三: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和练习,忽视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建立。

现象四: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

 

20095月,“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博文里提出“反季节儿童”一词。这是由“反季节蔬菜”衍生出来的词,因为家长的短视和恐慌,以及社会生存压力的逐级下移。加之当下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每颗“独苗”不得不承受父母甚至家庭中几代人过多的期望和关注。

家长的急切希望,就如同农夫希望蔬果的高产。农夫可用大棚培育反季节蔬果,家长也就急功近利通过各种“班”,让孩子进入“大棚”快速地催大催肥。“孩子们该玩的时候没有时间玩,过早学习各种本应该几年之后才该学的东西。”

这一切造就的不是人才,而是令人堪忧的“快教育”下违背自然规律、揠苗助长的“反季节儿童”。

 

面对社会生存压力 拼不了爹拼孩子

为人父母,都渴望子女能成龙成凤,尤其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父母盼子成才的心情更加迫切。当年自己吃过的苦头,决不让孩子吃;自己没能念好中学好大学,就一定要让孩子上好学校;自己因为学历不够做吃苦受累的工作,就坚决不能让孩子重蹈覆辙。

“最担心孩子长大后,成了现在的我,一个穷打工的。”崔军苦笑着对笔者说,四年前他和妻子来成都打工,因为老家没有人可以帮忙带孩子,所以只好在两年前把正在念小学的女儿接到成都来。和很多成都家庭一样,崔军一家已经卷入了越来越提前的小升初竞争漩涡之中,为了女儿能上一所好中学而殚精竭虑。

但和很多成都家庭不一样的是,崔军是一名没有成都户口、没有房子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没有成都户口,崔军一直在担忧,不知道女儿在成都的求学之路能走到哪一天。与那些有学历、收入稳定但同样“飘”在成都的白领不同,崔军夫妇来自农村,他们都在同一家单位的食堂工作,微薄的收入让他们时常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

收入本就不高的崔军一家,还要拿出其中大部分送女儿上课外培训班,可崔军夫妇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有着一个强大的信念:不能让孩子输在城乡这条分界线上。

在采访中发现,在成都的课外培训大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像崔军女儿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教育焦虑在社会各个阶层蔓延,拥有着较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往下掉”,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上一层楼”。像崔军这样虽然在大城市打工,但并没有真正跳出“农门”的年轻父母,更加渴望能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

“教养子女,首先应该想到能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凤凰窝里不能飞出个跑山鸡。”全职妈妈冯女士告诉笔者,最近半年一直忙着给孩子找合适的幼儿园。可是,看了很多家幼儿园,冯女士都十分不满意。她说,她和丈夫来自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县城到大城市再到全世界(冯女士和丈夫都是海归)”全靠自己考过来的。所以,他们觉得孩子将来要成气候就得拼学习,在他们夫妇俩的小时候没人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现在自己有这个能力了,所以要让儿子上最好的学校。

女士介绍,从儿子两岁开始丈夫就给他报了早教班,现在周末要上美术课、围棋课、钢琴课,还有一个半天是在家里上的外教英语课。

很多高学历的父母都走过一条“拼自己”的路,他们一路上靠自己的刻苦和拼搏,在自己生长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于是,不少曾经“拼”过自己的父母会自觉地走上一条“拼”孩子的道路。

每年“小升初”激战正酣的时候,一些著名升学论坛上都会有类似“我是怎样打造‘牛孩儿’”的帖子被众人传看。一位家长在帖子中这样写道:“别人拼钱,咱没有;别人拼权,咱没有;咱手里有的只有孩子,所以咱拼孩子。”还有人说:“拼孩子,虽然孩子苦点儿,但是至少孩子还留下了一身真本领,划算。”

 

盲目膜拜成功个案 家长迷失教育方向

家长们除了被社会生存所折磨,还被各种成功教育个案刺激神经。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到《虎妈战歌》再到《所以,北大兄妹》,从胜过老师的好妈妈,到今天的“虎妈”“狼爸”“羊爸”,各种教育样本轮番轰炸,他们顶着“成功”的帽子受到家长们的膜拜……

古人说,“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对不同的孩子就必须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育人,同治病一样,不同的病症、不同的身体、不同的环境就得使用不同的药物甚至“药引”。而在当下的教育领域,很多父母渴望找到一种一劳永逸的教育手段。孰不知,这样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存在。打固然不好,但有的孩子有时也需要踢一下屁股;和风细雨诚然受欢迎,可对有些孩子偶尔的暴风骤雨也是必要的。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虎妈”“狼爸”“羊爸”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人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

然而,家长们的疯狂膜拜,让人看到的是目前教育心态的集体失衡。成功的教育,没有唯一的手段,只有最合适的方法。这些被家长们追捧起来的“成功样本”使教育迷失了方向。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因为父母间攀比带来的沉重学习压力。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解释教育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面对家长激进心态学校无力阻止

面对家长一味追求孩子快速成长的现实,孩子被迫处于不得不接受的无奈状态。成师附小万科分校教导主任的陈英姿表示,面对目前的现状作为校方只能做到给家长建议,补习班的选读与否仍取决于家长的决定。作为学校是非常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周末和假期走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增强体育锻炼,同时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

陈英姿认为当下家长的激进心态缘起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来自社会压力导致家长的工作压力过大,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家长对子女的期待所导致的升学压力。虽然,近年来成都市一直大力推展教育均衡,促进更多名校提高校园品质的工作,但仍有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小学和初中是学生优劣分化的关键期,这也使在这个时间段的家长给孩子疯狂报名补习班。

同时,陈英姿提出了几点可供家长参考的建议。在选择补习与否的时候,一定要争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情愿,千万不要勉强。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反而有可能会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得不偿失。另外,在选择补习班的时候一定要针对孩子的具体学习能力来,对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选择恰当的提高班,对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可以选择课业补习班;切忌盲目报班。让学习回归到本来的面目,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折磨!

 

教育“慢”下来孩子才能“活”过来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然而审视我们目前的幼儿教育,学英语、背诗词、练纲琴等成了当下许多幼儿生活的重要部分。“反季节教育”早早地将幼儿逼到了“起跑线”上,孩子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心理压力,成人强行地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孩子的需求,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了教育的错位和扭曲,反而会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所说的这段话很值得我们借鉴:教育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方法、习惯”。因此,唯有顺应天性发展才是上乘之举,顺应孩子特点和需求,才是有效教育。

冰心也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呵护孩子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童年的不快乐会成为孩子一生难以弥补的心理匮乏,在他们本可以全力创造价值的黄金时节里后继无力。而当他们自己有了孩子,他们将成为没有完善人格的父母,继续把不良的影响“遗传”给孩子。这带来的并不只是个别家庭的不幸,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可怕未来。“反季节教育”的风险已经开始显现,而它塑造的这一代“反季节儿童”将会给国家和甚至之后的几代人带来怎么样的隐患我们真的难以估计。只有教育“慢”下来,孩子们才有更多的力气吸收养分,更大的空间发展自我,这才能使他们真正“活”起来。

 

学校施行慢教育成为可能

在担忧因为家长急功近利的“快教育”可能会造就更多“反季节儿童”的同时,笔者来到成都市晋阳小学。林克友副校长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并表示对慢教育的肯定。林克友说:“首先,慢教育倡导者是懂教育之人,他知晓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其次,慢教育是根据很多家长‘立竿见影’的教育心态而提出,旨在消除家长急躁心情,学会等待,学会教育的反复性,从而实现持续的教育影响;再者,慢教育与关键期教育得紧密衔接,才能实现事半功倍成效。”

当笔者提及“学校是否正在实行慢教育”时,林克友表示,学校内部的教学一直都遵循教育规律教学,没有快慢之分。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直指家长的心理。然而,对家长的教育应该是侵润式的教育。学校通过讲座、家长培训等各种形式,逐渐使家长从关注者、期待者变为教育者或者教育影响者和参与者、示范者。 

儿童做少年事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我们身边的儿童,在幼儿园里真的像大自然中的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吗?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今年教育部重申:在解决『有园上』的同时,应坚持科学保教,避免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备受关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一位母亲的声音:谁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罪魁祸首”

/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得知他班上有几个孩子早在幼儿园大班,就已经开始学“奥数”了。起初,我不以为然,继续按着我对教育的理解,让孩子逗留在本来就该属于他的“玩”的世界。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开心更让我开心的事情了。

可是三年级开学后的一次考试,给了我和儿子当头一击。至今,儿子放学后无比沮丧的表情仍历历在目。原来,就在当天下午,“人大附中”的华校,在北京市的小学举办了选拔考试,试卷十道奥数题,我儿子只做对了两道,还是用算术方法解决的,原因是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奥数培训。可是,好几个平时在班里学习成绩远远不如儿子的同学,居然都做对了七、八道题。原因是他们从幼儿园大班就开始了奥数培训。这令我也有些慌神儿了。

我儿子上小学后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孩子,注意力好,课本知识课堂上都能掌握,回家做作业的效率高,所以他有很多时间放在玩上。是什么考试,难倒了我的孩子?奥数培训是必须的吗?

自此,我不得不开始了解这件我一向不以为然的事情。

 

“人大附中”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学校,它的知名度源于每年名牌大学的入取率,看着赫然在目的年年百多个北大清华的录取榜单,家长们趋之若鹜也在所难免。

可是这所学校真的是一所魔法学校吗?孩子们一进去便摇身一变,在形形色色的竞赛和考试中大显身手?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人大附中”的好成绩,奥妙正在于他有一套有效的选拔机制。所谓的“华校”就是其“择优”的基地。小学三年级始,“华校”在全市范围内招生,主要以奥数成绩为选拔标准,有幸被录取的孩子,按三六九等编排班级,每周末有半天时间,他们可以享受在“人大附中”的教室里接受一些“花拳绣腿”般的培训。但这些孩子一旦进入“华校”便开始了漫漫的补课长路。因为每年华校都会举办一次选拔考试,每个孩子都不是一劳永逸地呆在这里,而是要铭记“优胜劣汰”的生命法则,很可能你这次在最好的1班,你下次考试就会下滑到5班,更可能无情地被淘汰。

为了在“小升初”中,顺利被“人大附中”录取,就必须保证“华校”的位置和名次。(后来家长们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蹲坑”或“占坑”。)为此,家长们必须给孩子报更多的培训班,找更强的教练来训练孩子的考试(竞赛)能力,以便保证“华校”中的好成绩和好位置。只待“小升初”时顺利被“人大附中”录取。

在我看来,对孩子来说,这是异常残忍的一件事。可是,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必须早早做准备。所以,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开始接受奥数培训便不足为奇了。家长们的目标其实非常简单直接,就是要上好初中,最好是“人大附中”,它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得练就什么样的人才

我的孩子就是学奥数晚了几年,尽管他在学校里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但和那些幼儿园大班就开始接受奥数训练的孩子相比,他怎么学都自愧弗如。索性,我们不再将升“人大附中”作为奋斗目标了。可是,无论如何,在整个过程中,我的孩子过早地体会了他本不该体会到的挫败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演越烈,其重要的根源还是某些所谓名校,为了保住名校的地位和利益,而误导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目标。而今,所谓的知名小学和初中是“卖方市场”,它卖什么家长们就必须买什么,炙手可热;幼儿园自然就沦落为买方市场了,家长们必须未雨绸缪,选择对孩子进入所谓“名校”最有利的学前教育方式,以确保在未来的淘汰机制中胜出,所以,幼儿园小学化不足为奇。

当“应试教育”的浊水开始浸染幼儿园这块纯净的土地时,我们的教育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在目前这种情势下,不根本上解决各级各类所谓“名校”的录取规则,就不存在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基础。

作为渺小的家庭个体,我们尝试了为孩子选择了另一种避免过度“考试”的教育方式,就是不上“名校”。我儿子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普通学校普通班级度过的。我们虽然没有让孩子就读被小学化了的幼儿园,但我的孩子在“玩”中同样培养了一种高效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概念而今已经被狭义化到了“学课本知识”。其实,最高级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习能力。诸如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提高记忆力,发展想象和思维能力等等。在幼儿时期,这些能力的培养往往在“玩”(游戏)中更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个能在奥数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的孩子,未必是真正具备了数学能力的孩子。我陪儿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时,我惊异地发现,孩子在这里学到的数学,不是用以训练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方式,而只是一种数学解题方法的灌输和强化。更有甚者,就是让幼儿园的孩子提早学小学数学,小学生开始初中数学的课业,初中生要早早完成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任务。这是一种巨大的生命浪费,为什么不让孩子每一个阶段都拥有充沛的时间去做他喜欢的事情,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呢?

我的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最小程度地受到极端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普通学校里,他的课业成绩突出,让他体会到各个年龄段所能体会到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课余时间的充沛,让他有充分的时间感受生活,徜徉在音乐、绘画、体育的世界里,这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或许我的孩子就此远离北大清华,但他会因之早年的人生经验,找到自己适得其所的位置,继续做一个快乐的人。对父母而言,难道这还不够吗?!

 

少年做青年事

青春是激情飞扬的岁月,但当下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激情能够自由地飞扬吗?看看我们周围,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升学率是考量一所学校、一个孩子成功与否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近年来的就业难,使家长们有意无意地把孩子推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行列;学而优则仕,读书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

然而,教育必须以快乐的缺失为代价吗?非也,被国人奉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春是自我意识发展并趋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机会与自由,才能使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过多的禁锢只会产生对抗和叛逆,使教育的功效在对抗中消失殆尽。

别让兴趣班“扼杀”孩子的兴趣

/  

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孩子厌倦父母安排的才艺培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接触一些活动,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同时需要学习的规定项目太多,结果却会很糟糕……

如今,各色的兴趣班层出不穷,从“舞蹈班”到“小主持人班”,从“书法班”到“珠心算”……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已经让很多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不堪重负。有些家长们趋之若鹜,不少孩子参加了至少2个兴趣班,有些孩子参加的兴趣班达到了5个甚至更多。

有媒体报道,父母花1.5万元报了12个兴趣班,令5岁女孩怡怡(化名)“崩溃”了:经常用头、手撞墙。吓坏了的父母只好带她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从6岁开始就被家长送入“兴趣班”的男孩豪豪(化名)3年间参加了30多个兴趣班,“填鸭式”兴趣班使他身心疲惫。兴趣班原本应该是孩子热爱和感兴趣的,现在却演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了。

 

兴趣班孩子多不感兴趣

淘淘今年5岁,在家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画画。家里的墙上、地上、桌上都留下了她的“大作”。看到淘淘对画画如此有兴趣,妈妈在征求了淘淘的意见后,决定送她上一家在当地颇具名气的兴趣班。上了5次之后,妈妈发现淘淘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家舞弄颜色了。又上了3次之后,淘淘跟妈妈说不想学画画了。妈妈问她原因,她说不好玩。妈妈觉得这样半途而废不好,就强迫她继续上。后来,只要一提到上美术班,她就找理由拖延,或东躲西藏地不肯出门,有一次甚至还想在路上逃跑。好容易把一学期的课上完,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美术兴趣班了。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  

约有60%3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揠苗助长可能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在兴趣班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和需求,也不管兴趣班的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他们只知道别人都在报,自己不报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典型的盲从。 

还有的家长则爱攀比,眼见别人的孩子会唱歌、会画画、会识字、会钢琴什么的就沉不住气了,也想让自家孩子学学“特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有自己的优势,何必和别人去攀比?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可如果是为了给家长挣面子,孩子的学习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勉强上兴趣班,也许给家长挣了面子,丢失的却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能让孩子学会攀比和虚荣。 

还有一类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目标明确”,他们是为了让孩子日后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高考能加分的就报。这些家长不懂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急于看到成果。其实,只要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去做某件事,出成果是早晚的事。功利心太强了,结果会适得其反。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尊重孩子及其成长规律,赶鸭子上架可能会适得其反。教育专家特别提醒,玩是孩子的天性,兴趣需要慢慢发现,不要以为学得越多越好,更不能揠苗助长。

从儿童发展的立场来看,“兴趣”是儿童生命生长过程中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内在冲动,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并不是培养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园外的很多兴趣班,并没有引导儿童的自然生长,而是扭曲了儿童自然的生长轨迹,磨灭了儿童教育中的儿童性。

南京师范大学宋朝芒解释,所谓儿童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尊重儿童自身的发展大纲,满足他们内在的生命冲动和好奇欲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宋朝芒认为,当下许多以培养儿童兴趣为幌子的园外“兴趣班”,其教育教学中无视、忽视儿童性的现象不在少数,它们共同削弱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冲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无视儿童自身的发展大纲。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其自身的发展大纲,有其内在的成长驱动力,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需要以儿童现有的生命能量为基础。在皮亚杰看来,人为地推动儿童超越其自然水平就如同训练动物在马戏团表演杂技,这种做法对儿童的正常成长并无益处,反而可能导致其发展的阻滞。社会上的各色兴趣班恰恰无视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用加速发展的方式,以“教师的教学大纲”代替“儿童的发展大纲”,以教师的目的性需要规约儿童的成长性需要,儿童的兴趣就在这样的“被规约”“被代替”中渐渐消失,最终造就了无兴趣的儿童。

从这些兴趣班的做法来看,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拔高教学难度、延长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拔高主要体现在将高年龄段的学习内容下放到低年龄段学习,如让小班的幼儿学习本应在大班学习的跑跳步,让中大班的孩子学习本应在小学学习的识字、写字等。延长教学时间,主要指无视儿童的有效注意时间,为了经济效益,设定较长的单位教学时间。过长的学习时间、过高的学习难度,使得孩子发自生命成长的“玩颜色”“耍乐器”“嬉线条”的本真需要被压抑,儿童成了一个接受的容器,其自主探索、好动、尝试的欲望被阻断。原本生龙活虎的儿童,被兴趣班中非儿童性教学转化成了学习的机器,好奇好玩的探索过程变成了兴趣班上枯燥的静坐时光。

其二,忽视儿童兴趣发展的支持性条件。

幼儿对事物的兴趣源自于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冲动,但幼儿的兴趣又是不稳定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支持性条件。就幼儿期而言,幼儿对事物兴趣的维续并非来自于端坐静听,它需要多种感官的探索与尝试。这里以幼儿的舞蹈兴趣为例来加以说明:

前苏联学者苏菲认为,儿童在进行音乐想象与创造时,需要借助于故事媒介。她认为,如果一个音乐作品能够让儿童联想到一件事、一个小动物、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他们就会喜欢它。在舞蹈律动中,当成人将音乐作品与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关联时,幼儿便能将自己的经验与音乐的意义相对接,生成“自己的”理解,创生出独特的动作表现方式。

然而,在许多兴趣班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观察模仿”的教育方式,通过讲解示范的方式将音乐的情绪、情节、意象反馈给幼儿。在讲解时,教师主要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即什么样的身体部位以什么样的方式做什么样的动作。这种描述方式远离幼儿的主观经验,忽视了幼儿的个体感悟与意义转换,幼儿只是在教师的示范、图谱、指令中刻板记忆、简单模仿,音乐本身的流动性、灵性被僵硬的口令与动作肢解,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下,幼儿的舞蹈兴趣逐渐被磨灭。
 

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5~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奥唐纳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没有自信,无论去酒吧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带头人”,直到17岁或以上,一些年轻人才拥有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父母“不差钱”?

从呱呱坠地到18岁考上大学,父母养大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外地一所高校最近给每位新生发放了一份《子女培养成本核算表》,从回收统计来看,农村少则5万到7万,城市多则30万以上。

养育孩子的成本,当然首先是个经济问题,它正日益升级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中国,多数父母养育子女,是无怨无悔地倾力付出。特别对孩子的教育,更愿意大方投入。如在上海,民办初中四年学费支出就要六七万元;不少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课外辅导班累计起来也要三五万元;如果父母要帮孩子挤进热门的公办学校,按照眼下的行情,一套学区房没有上百万元是拿不下来的……父母虽然“不差钱”,但由此换来的结果是,不少人甘于俯身当“孩奴”: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天天围着孩子转。

家长望子成龙,在教育上舍得投入,本也正常。但又有多少人算过,家长们“不差钱”的背后,花掉的是多少非理性的“冤枉钱”?比如,为了宝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妈妈从早教到胎教,从情商培养到智商开发,花费巨大;再比如,小学生每周六七个课外培训班,弄得比成人还忙,牺牲的却是无法挽回的快乐童年;至于“你给孩子穿名牌”、“我送孩子出国”之类的攀比跟风消费,不但加重了父母自身的经济负担,也大大增加了孩子的课业和心理双重负担。高投入往往伴随着高期望,高期望又需要高投入作保障,现实的重压之下,让孩子情何以堪?

据说,核算养育成本这一课,让不少家长和学生深受触动。有些工薪阶层的孩子,第一次为自己以前大手大脚花钱而感到“愧疚”。激发孩子的感恩之心,当然是这一课的初衷,但对大多数的家长来说,除了“不差钱”,更应关注感情的投入是否到位,对孩子健全人格、勇担责任的教育是否够格。要知道,这些“软素质”才是避免孩子走上社会后继续“啃老”的根本啊。

教育投资:不要盲目,多一些理性

编辑 /  

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买古筝、手风琴、电子琴等。而有些孩子对这些乐器根本不感兴趣,孩子学这些乐器只是三分钟热度,没几天就没兴趣了,千元以上甚至上万元的乐器只有摆在家里当摆设,难以有所成就。

如今孩子的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在了首位,特长班是近年来一种非常时髦的教育投资,很多父母盲目投身于这种热火朝天的氛围,却并没有真正思考特长班对于自己孩子的意义所在。

昨天听到家长唠叨,给孩子智力投资三个月就花了上万元,但收到的效果却微乎甚微。家长为了提高儿子的英语水平,给孩子报了辅导班,一节课要五六十,家长节省自己的开支,甚至勒紧裤腰带给孩子买了千元英语复读机学英语,可孩子们丝毫没有一点兴趣,英语成绩不但没提高,孩子还特别抵触,他们根本没想到父母背后付出了这么多。 

有的家长自己喜欢钢琴,感觉弹钢琴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行为,于是省吃俭用给孩子买钢琴,每周两次接送孩子学钢琴,自己还在家里监督孩子练钢琴……但事实上,孩子并不喜欢这种总是坐着的兴趣,孩子还整天哭哭啼啼不高兴,不愿去学,连做梦都哭着说:我不学,我不学。家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却没有真正考虑孩子的实际兴趣和爱好起不到发挥特长的作用。 

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买古筝、手风琴、电子琴等。而有些孩子对这些乐器根本不感兴趣,孩子学这些乐器只是三分钟热度,没几天就没兴趣了,千元以上甚至上万元的乐器只有摆在家里当摆设,难以有所成就。

选择什么样的特长班一定要以孩子为主体,凭他们的兴趣、天赋来选择,这样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大有益出。家长在培养孩子时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使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学会与人相处,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把时间和快乐真正还给孩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他们也非常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知疲倦。如果不去考虑孩子的爱好兴趣,而是强加给孩子父母认为应该学的东西,会使孩子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给孩子智力投资要悠着点,不要以牺牲孩子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美好明天,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拘无束的。既然学,就应该把孩子的潜质挖掘出来,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极至。孩子是一株树苗会成长的,谈们需要吮吸的营养的自然生长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疯长,自然的才是好的。

教育的确是一种投资,必须要有投入。但是盲目、不合理的投资也是一种浪费。教育投资并不在于多,而是要把钱花得是地方、是时候。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应是教育投资的主要目标。在家庭教育投入上,家长应该理性消费,成才不是靠金钱堆出来的。

http://www.chnwest.com.cn/2012/1026/955.html

                                         

  

 慢教育:把“成长”还给孩子

作者:贾楠 费耕 李思衡 董振芳等 来源:中国西部网

在孩子的成长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下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弥漫,动辄“虎妈”盛行,或是“狼爸”大行其道的气氛下,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施行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值得让我们深刻反思与寻求其解答。

尊重并真正着眼于人本身的发展,正是教育中“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与价值”。与越来越快的教育流水线相比,慢教育才是最健康、最深刻而持久的教育态度。

就让我们在本期策划中共同学习如何慢教育,如何合理教育投资。让我们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从容,把真正适合孩子的“成长”还给他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专家忠告:你给孩子选择的4类兴趣班,正一步步毁掉孩子!
培养孩子特长的正确方法
【家长课堂】父母必读的家教名言
轻视孩子的玩耍和伙伴交往是当今家庭教育的通病-炎黄世界_主页_实事求是 秉笔直书 以史为鉴...
最好的早教来自父母
父母们在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时却忽略了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