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家庭教育失衡了吗?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顶在头上怕飞了,疼爱之情不言而喻。即使在第一个孩子身上取得了经验,也没有办法用来改进对第二个孩子的教育。何况,人的成长不能重来,不是做试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代价太大了。

冬季的一天,当时格外寒冷,在新西兰的海边仍有几名当地家长带着孩子在海边玩耍,孩子都在五岁左右。孩子们玩得兴起,最后竟然一个个陆续脱掉鞋袜赤脚在海滩上追赶忽远忽近的海水,一双双小脚冻得乌青乌青,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意,呼喊着,跳跃着。

家长们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不时冲着孩子喊道:“真勇敢!”“很好玩吧?看,浪又过来了!”“我们一起玩沙堆吧。”……

如果换了中国的父母在同样的场景会出现什么情景?

“我的宝贝呀,快!快把袜子和鞋子穿好!这么冷的天冻坏了可怎么办?”

“呀!儿子,怎么把鞋脱了?来来来,妈妈给你穿上。”

“谁准许你脱鞋的!这么冷的天你还脱鞋,我看你是有毛病吧!赶紧给穿上!”

“冻病了让医生给你打针,疼死你!赶紧把鞋穿好!”

“过来妈妈这来,水把衣服打湿了可就完了。”

……

估计十个中国父母就会有九个父母上前阻止孩子,要么央求,要么训斥,要么警告,要么威胁。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家长怕!可是父母这“怕”字当头的教育方式,就极大地束缚了孩子多方面潜能的开发。有人问新西兰的家长怎么不阻止孩子?不帮孩子?“为什么要阻止?为什么要帮?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自己决定,冷不冷他们自己会判断自己会感受!”面对这种提问,新西兰的家长都显得不理解。

我们的家长活得的确是够累的,孩子一出生就有着不尽的担忧和害怕。父母们总是患得患失,其实其中有很多担忧都是多余的,但家长们怕“万一有个闪失”。冬天怕孩子冻着,夏天怕孩子热着……孩子要上学,父母怕,怕交通不安全,怕他们遇上坏人,于是接来送去直到孩子小学毕业;孩子要吃鱼,父母怕,怕刺卡了孩子,于是耐心地把刺一根根挑出来;想让孩子长见识、锻炼锻炼,送孩子去野外生存训练吧,父母怕,怕孩子吃不消、受伤、骨折,于是三天两头去看望去照顾……可是这样的爱,对孩子好吗?孩子喜欢吗?孩子接受吗?

河北省一所县级小学举行秋季越野赛,比赛开始时,旁边的家长比学生还多,父母交谈起来,有的说来做后勤服务的,有的说来给孩子加油的,有的说来参观参观。临到发令枪开枪之前,父母们纷纷冲着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喊叫道:

“你能行吗?小心晕倒,感觉不行了就停下来慢慢走!”

“明明,要是你觉得吃不消就趁早弃权吧。”

“要不咱别跑了,奖品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妈给你买个更高级的”

“要不妈妈陪你一起跑?”

“你能受得了吗?”

 一个个“郁闷”的声音抗议道:“你回去吧,就你这样我才受不了呢!”“受不了,真受不了!这不让人笑话我吗?”……

父母们想好好培养孩子,又怕孩子受苦受累受罪,于是宁愿自己帮着孩子把所有的苦、累、罪都受够,可是孩子却“受不了”这样的爱,孩子也怕了!如今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力差、怕吃苦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样“怕”字当头已经让孩子在过度保护中变得日趋无能。只有家长普遍摒弃“怕”的失衡心态,放手让孩子去承担本该由自己承受的压力,去练习本该由自己实践才能得到的压力,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李玫瑾)
过度期望: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
家庭教育行为习惯培养
宝宝三岁前该教会他什么?育儿黄金期父母要重视
被鲁豫称为“博士老爹”的乡村医生,用24字育儿经,育出5个博士
『小儿养生』正确对待早教有益孩子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