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 凌小乐

无论在哪个环节上,只要教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并努力思考合适的方法,就会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的教材虽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仍有一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思维不够活跃,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优生独占发言权、占据主导地位,在课下的相关资料查询及实践活动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较好地完成任务。这些现象促使我们思考,在促进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中,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课前---课堂----课后”这几个环节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课前自学

1、学前思考

     “学贵有疑”,思考是学习的开始。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因此在讲新课前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思考:题目是什么意思?会写些什么内容?重点会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在自己已有写作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课文,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效果更好。

2、书读多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多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大部分同学才能对课文了然于胸,才能在四十分钟之内高效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读课文,最少读三遍,然后结合课前提示和课后问题进行自我思考,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再进行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和深入思考。

3、搜集资料

     收集资料可放在课前,可放在课后,也可分几个时段去收集相应的资料。在搜集方法上需要我们教师的精心指导,要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收集的过程,并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我们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要把握反馈的时机,使资料得到有效的运用,还要根据年龄段的特点培养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

二、课堂引导

1、创设情境

     ①创设思维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智慧是需要点燃的,教师要想上一节高效的课,就必须巧设情境。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先找出“鱼游在纸上”这句话是谁说的,然后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了西湖的玉泉,在茶室的后院,忽然听到一声喊:“哟,鱼游到了纸上!”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同学们没有动,老师笑了笑,让同学们再来,然后问同学们:“如果把游字换成画字,你还会跑过来看吗?”生答不会,“听到鱼游到了纸上,你仿佛听到什么赞叹呢?”学生就体会到了游字的绝妙。

     ②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为了体会聋哑青年持之以恒的精神,创设了这样的语言情境:春天来到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后院,你发现--------,春天过去了,夏天来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后院,你发现--------,夏天过去冬天来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来到茶室后院,你发现--------,通过教师这样的语言描述,以及学生填补,对描写青年静静看鱼的语言多次巩固,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既体会了聋哑青年的品格,又积累了语言,学生学起来也颇有情趣。

2、巧妙提问。

     ①由浅入深: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提问要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提出这样三个问题:聋哑青年是怎样画的鱼,让人们发出这样的赞叹?他画鱼的功夫是怎样炼成的?在你的生活周围有谁像聋哑青年一样做事全神贯注、持之以恒,达到忘我境界?这三个问题分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都有收获。

     ②富有情趣:课堂上只有提出能调动学生情感、富有情趣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抓住文中这样一句话引导学生学习: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提问:“蔺相如究竟有没有能耐?为什么说就靠一张嘴爬到将军廉颇的头上去了呢?”学生很快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了。

3、巧用生成

     教师巧妙地梳理学生课堂上及时生成的问题,把对突破重点难点有益的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重点,一方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最大程度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学生学得轻松而有兴趣。如在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时,学生笑万户升空试验的可笑,提问:“你们觉得可笑在哪儿? ” 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文本语言中,接着问:“要是现在你会怎样做?”“万户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人们飞翔的梦想实现过程中的艰辛。

     在教学《将相和》第一课时中,有学生提出:“古代住的地方都叫客栈,为什么在本文中叫宾馆呢?”老师让小组讨论,然后学生发言:“那是和氏璧还在蔺相如手里,秦王不敢怠慢,让他住好的地方,所以叫宾馆。”然后老师表扬了提问的同学和回答的同学,全体同学顿时豁然开朗。

三、课后自学

     1、转述故事:精美的课文需要背诵,可是有的课文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需要了解,转述故事这个作业的设计就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然后才能完成。如:“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科普文”等,需要学生读熟,在转述中学生会抓住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来讲解,很有利于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

     2 、扩大阅读: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如在教学《将相和》后,做了这样的引导:“在文中写赵国有了蔺相如和廉颇,秦国也不敢拿赵国怎么样,可是在历史上,后来秦国统一了六国,赵国也被打败了,这就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或阅读有关书籍。”

     无论在哪个环节上,只要教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并努力思考合适的方法,就会不断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愉快,也更有兴趣。

 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151957.jsp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关于问题化学习的随笔小辑
让情境化教学丰盈小学语文课堂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立德树人—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