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废了孩子武功,却让他们闯荡江湖,算不算谋杀?

 

 

      爱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从孩子生下来开始,到入土为安之时,每一个人都需要,但是却鲜有人懂得给予。既然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给予,那么我们所获得的爱就显得尤为珍贵,所以,歌颂爱的诗篇才有人写,歌唱爱的歌曲才能到处传唱,举着爱的旗帜招摇过市的行为遍地都是。正所谓:缺什么,就标榜什么。

      有一种爱,我想普天下的人都会认为它是存在的,而且毫无疑问的存在,大家一猜就知道,这个东西叫“母爱”。有时候,我们在歌颂这个东西,但是我们的孩子们却在因为这个所谓的母爱而流泪,心如刀割,生不如死。更可恶的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很有可能会出题请我们的孩子写一个有关母爱的作文,以为如此就可唤醒孩子对母爱的回应,从此就会感激滴零而变成母权的奴隶,我认为,如此做只有害处没有任何好处:首先,感受到母爱的人,无需写作文,情感是身体和心灵的感受,是分享的,而不是被昭示的。其次,留守儿童和被生活所折磨着的孩子没有感受到母爱却要去歌颂这个东西,那不是教人撒谎还是什么?

      所以,我不是很赞成教育里面很多类似撒谎的命题作文或者类似深怀教育目的和意义的活动。


      继续讨论爱这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想过,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可爱?不光可爱,而且可怜,让人感觉到心碎而愿意为之奉献。其实,这是获取生存资本的邀宠而已。当这种邀宠一旦失利,这所谓的母爱就瞬间消失,至少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很多。如果你不信,我举例说一下。

       婴儿阶段,孩儿懂得用笑去奖励父母对自己的合适照顾。但是,一旦孩子学会行动力,就要拼命的去探索这个世界,以便尽早认知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比如攀爬探究等等。我们的父母不是很懂这个啊,以为这是小孩子不懂事,以为这是管教不严,还害怕担当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就拼命的阻止他们。这个东西不能摸,那个东西不能碰,这个东西很贵,那个东西很危险,总之,有一大堆理由,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行动的理由。

      孩子当然也不会妥协了,除非你用表情暴力,用威胁让他们感觉到天要塌下来了。所以,这是孩儿们与父母的第一场抗争,源自对自己利益的争取。孩子要争取成长和发展的利益,父母要争取保底的利益。父母的爱在哪里体现?你既然爱他就要遵从他的欲望和感觉。当然,父母以为阻止就是爱,那是父母以为的爱,对于孩子本能来说,这是伤害。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把危险物品藏好,布置好环境,拿出大量的时间去陪孩子探索,让他们充分满足。又有几个父母做到了呢?扪心自问,定然还有一堆的理由去解释,所以,孩子所需的真爱在这个瞬间消失了。

      以前采访过一个“神童”的母亲,她就经常带孩子爬着去广场,然后再爬回家,实在是一大奇观。其实,孩子喜欢在地上爬,在家里比较常见的。但是父母不喜欢啊,老是在地上爬,弄脏衣服还不得老娘来洗?我们幼儿园曾经来过一个小朋友,之前在农村生活。他其实进步挺大的,但是还是喜欢在地上爬着玩。有一次,她妈妈来接他,看到他在地上爬,就很生气,当面指责,骂得孩子不知所措。在这种妈妈面前,我是很无奈的,一身的智慧在她面前相形见拙,也很难跟她解释,只能象一个做错的人等着她来批评。其实,我心理知道,孩子来自农村,父母自然希望他能够象城里人一样讲卫生,懂规则,绅士一点,以此摆脱农村人被人看不起的心理。你说这个妈妈是在爱自己还是爱孩子?

      宋怀烈老师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觉得需要做的事情是,先把具有危险性的物品告诉孩子。于是,他生火点了一个炉子,炉体慢慢烫起来。当温度达到相当烫手但是还不至于伤害的时候,请孩子去摸摸炉体。此后,孩子再也不会去摸那个东西了,看见就躲得远远的,这样做不是挺好吗?

      不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带来的问题太多。小的时候,孩子探索行为是天性,如果在生活中慢慢被阻止了,等孩子大一些,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多了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啥也不干了。啥也不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兴趣,对生活中,自然中的现象熟视无睹,不再过脑子了,只是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而从来不去想为什么如此的问题。当孩子对世界失去兴趣之后,自然无法从探索中获得成功体验,那么何以为生?只能靠刺激。暴食暴饮的刺激、游戏的刺激,性的刺激,极限的刺激……这些东西,却又是我们家长闻之色变的东西。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好小,可怜兮兮+可爱兮兮的样子,就心碎了。但是,你一时的心碎还可以,总不能天天都心碎啊,那谁受得了啊。父母一心碎,就希望自己变成孩子的奴隶,啥事都帮他们办好。有钱的出钱,没有钱总能出力吧。啥事都给孩子安排好了,孩子也不需要再努力了。孩子不努力,最多少出点力,这个问题麻烦不大。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没有孩子什么事情了,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而付出了,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就没有理由活在这个世界上了。所以,他们未来的生活其实是相当的孤独,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行动,就变成了能够行走的植物人。我们知道,久病无孝子嘛,父母给你儿女当得了几年的孝子,却当不了终身的孝子,总有一天你会揭竿而起,试图跟孩子划清界限。只是,他身体壮了,思维却跟不上,做事情也不知道轻重,更无法体谅你做孝子的难处。呵呵,那就对不起了,等着同归于尽吧。

      当然,也不尽然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才去包办他们的事情。也有父母铁肩担道义,心想,我要让孩子学会如何照顾人,所以自己身体力行,照顾得极致一些最好。极致好啊,那是一个你我都无法理解的高度,但是,但是,但是你照顾得那么精细,请问这个世界是不是并不那么精致?当孩子总有一天离开你之后,他从哪里去获得这样精致的照顾?对了,有一种方法,就是,索取。他可以向他的伴侣去索取,向他的同事去索取,向他未来的孩子去索取。而且无论天大的事情,必须要精致,无论时间是否充足,无论是否会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面对。

      你说父母都爱孩子嘛,那你作为父母,到底爱孩子什么?爱他们天天往那儿一座,就等着吃饭吗?我相信父母看到孩子这样都会愤怒。但是在生活中,好多父母却是这么去塑造孩子的。

      这些事情,不说不知道,说了必须要吓你一跳。如果看到这里,你仍然无动于衷,可见,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而是你自己了!

      正如王占郡先生所说,我们先废了孩子的功夫,然后要求他们去闯荡江湖,而且必须在拿到华山论剑的入场卷,这怎么可能?

http://blog.ci123.com/cupfu/entry/1319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农村,这些“孝顺”之人正遭农民嫌弃,希望没有你
农村俗语:常病无孝子,下一句是精华,老祖宗说出了人性
父母到底应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农村俗语“久病孝子离,家兴出恶狗,家败有邪人”是什么意思呢?
孤独的送陵人
农村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却很少有人知道,你听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