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与儿童文学

作者:王秉德

前不久,在“中国儿童文学新主流阅读趋势研讨会”上,儿童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先生曾谈到:“我始终很奇怪,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教育家提倡素质教育却从来没有谈过要强调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樊发稼先生也说: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儿童文学大有其用武之地。儿童文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要用感人的作品,来启迪、感染、诱导孩子,使其善的本性不受污染,得以保持、提升、升华,长大后形成完善的人格,成为一个具备一颗富有健康人性的爱心的中国公民。” 
   两位先生的话,使我想到一些相关问题,特别是关于儿童文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若干认识和实践问题。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儿童文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为人父母者,这三部分人需要进一步沟通并取得共识。我本人长期从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最近几年在写作家庭教育理论专著《父母之道》过程中,又进行过一些专项调查研究;我自己有三个子女,现在又有了三个孙辈子女,切身体会也有一些。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想就一些问题发表点个人看法,以此就教于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 
   
  1、对孩子成长各阶段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有调控权的人们的认识问题 
   婴幼儿能听到什么话儿、什么儿歌和故事,全由大人说了算,大人不给他说和读,他自己毫无办法。稍大一点的孩子,虽然对想听什么和看什么可以表达愿望,但只有大人同意以后才能给他讲和给他买;而且,许多东西的存在,孩子原本是不知道的,大人若不给介绍,他能晓得啥?再大一点的时候,大人就开始垄断他的时间,主观而随意地把他塞进各种“学习班”,强迫他去培养大人认为重要的“兴趣”和“爱好”。上学以后,学校的一套更是把他们捆得死死的,使之很少有活动余地。在这样的框子里,儿童文学要想挤进去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不得到这些对孩子时间和精力有调控权的人们的认可,是绝对不可能的。 
   从基层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孩子在最需要智能开发的婴幼儿期,得到的文学因素其实很少。由“开发”意识不强的老太太和小姑娘来带的孩子自不必说,就是幼儿园里也显得非常薄弱,大量的时间都被一些无关紧要的活动挤占了。应该说,当今的家长们多数都愿意花钱给孩子买书读,但买的是些什么书,阅读效果如何,却很少有人叫真。至于在学校里,真正重视课外阅读并进行认真指导的教师也不是多数,对学生看课外书不加干涉和反对的就算开明。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努力解决这些人的认识问题。 
   
  2、对儿童文学在孩子脑潜能开发和智能激活中特殊作用的认识问题 
   对儿童文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并非有关人员的故意,关键还在于我们宣传指导不到位,甚至根本就没有人真正有意识地来做这项工作。 
   这里有几个需要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儿童文学工作者和为人父母者很好沟通并取得共识的观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博士在因特网上告诉我们,人的心智与脑联系紧密,不同的心智功能,如感知、认知、语言、情感、决策等,都有相应的回路和脑区与其对应。脑的活动与脑中神经元的组织结构、树突结构、突触的树突棘等的形态有关,和神经递质有关。神经元的类型和形状差别很大,但都具有胞体、轴突、树突、和树突上带有的突触四个部分。轴突用于传出信号,树突接受信号输入,信号传输经过树突和轴突之间形成的突触来进行。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很快地生成大量的突触。最初这突触之间的连接是杂乱的,不稳固的,它们大多是不具备功能的,后来在基因和外界刺激的共同作用下,突触进行连接优化和连接稳固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脑区是不一样的,在同一脑区中,不同时间里的变化也不一样,有时快,有时较平稳。这种变化过程受基因的控制和受外界教养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在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突触的连接需要外界的刺激,至少需要外部刺激的触发。”一些基本的感知功能,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突触的连接都受到经历的影响,存在着对外界刺激敏感的关键期。比如,轴突、树突和突触生成对视觉和听觉皮层来说,4-12个月时突触密度就达到了峰值,随后会剪除。2-4岁时在视觉皮层中突触密度逐渐降到了成人水平。前额皮层则较慢,峰值出现在一岁以后,10-20岁之间才能降到成人的水平。这个过程的先后,反映了不同皮层区域功能发育的顺序。一般可以这样认为,在突触快速增加的时段表示该种功能出现,突触的峰值时段对应着该皮层区可塑性较好的时段,而当该区域突触剪除并降到成年人水平时,表示该种功能的可塑性降到成人的水平。 
   上面转述的这些科研结论,许多人都会觉得很深奥,我本人其实也似懂非懂。但我却从中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孩子脑发育和各种心智功能形成的关键期,即最需要“外部刺激的触发”、最需要“经历”的时候,大人们并没有在意,以至使大量本该成为天才的人,被“耽误”成稀松平常的普通人。 
   韦钰博士还谈到,世界经合组织“脑工作机制和学习科学”国际研究项目第一次会议的纪要,上面有这样一段话:“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而不是他们的IQ,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但是,目前正规的教育和大部分的家长们,强调的是认知能力,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她指出,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把人的心智分成为三个部分:认知、情绪和意欲。实际上,组成我们心智的三个部分是不可分离的,情绪时刻与我们的认知、决策、价值判断、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生活过程相随相伴。韦钰博士谈到的“白宫会议有关情绪的专辑和《科学》杂志上的几篇文章,包括Davison情绪失控和暴力关系的文章,Kagan关于华裔儿童气质研究的文章”等,我没有机会读到,但仅就这些命题和标题,就使我感受到了它们的学术分量和指向。在强调了情绪培养的重要性之后,韦钰博士谈到:“艺术家注重进行的就是情感交流,特别是小说家和诗人对情绪感受的描写情有独钟,而且常常描述得很仔细,分析得很精确。”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感到这句话对我们认识现在的问题最重要,因为它能充分证明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特殊作用和价值。 
   关于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学界已经有过具体论证,我手头的一本《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论纲》,就把相关知识讲得很清楚。问题在于谁能够把这些常识和道理送到“对孩子成长各阶段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有调控权的人们”的头脑中去? 
   
  3、家庭教育推动者和语文教员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 
   唤起家长对儿童文学的重视,有赖于各级家庭教育的推动者。比如辽宁省正在开展的“百万家长教育工程”,已经接受专家建议,准备把“素质教育与儿童文学”列入今年的传播内容,我想此举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在家长学校讲《父母之道》时,曾多次对为人父母者讲道:“用你的‘说’来训练孩子的‘听’;用你的‘听’来鼓励孩子的‘说’;用你的‘帮’来带动孩子的‘读’;用你的热心‘阅读和欣赏’来鼓励孩子的‘写’;通过交谈互动来促进孩子的‘想’。”在讲解中我多数是以儿童文学为例,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对家长的儿童文学“启蒙”,能解决学龄前时段对儿童文学的重视问题,而对儿童文学素质教育作用的深层发挥,则必须依靠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课应该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最近陪著名作家欧阳山、草明的女儿欧阳代娜老师在一所初中听课,听的是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一文的讲读。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把课上得很生动活泼。最让人振奋的是,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今学生们,对文章的结局感到“不舒服”,老师就启发他们进行改写,最后引出与原作不同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孩子提出“是人的自尊贵重、友谊贵重,还是那只羚羊木雕贵重”的尖锐问题,坚决不肯去往回“索要”,迫使家长收回成命;第二种是家长觉得不该难为孩子,亲自出面说明情况,要回木雕;第三种是对方家长发现孩子接受的礼物过于贵重,主动送回。原作有原作的写作意图和时代背景,三种修改也各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不管怎样,这个过程使学生们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对阅读兴趣和方法也有新的启发。我当语文教师的时候,主观上总要努力使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能产生一种要再去读点什么的欲望。 
   我们应该多做些启发引导工作,使语文教师们意识到,对具备一般人文素质之人的童年必读书,自己不应该有太多的缺项;学生们“热读”的重要作品,无论怎么忙,也应该有所涉猎。使家长们意识到,有些重要的儿童文学书,如果你以前没有读过,现在为了孩子也应该去补读,或者与孩子同读。 
  (作者系辽宁省朝阳市原政协常务副主席)

http://www.chinafew.com/jjlt/ShowInfo.asp?InfoID=55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岁前教给孩子全部学问
魏书生 陶继新|开发潜能:记忆潜能,及早开发
13岁前教给孩子全部学问
西方的儿童文学与人格教育
调皮孩子这样教(一位辣妈的十年教子手记)
哈佛研究发现: 孩子一生中有3次变聪明的机会, 家长务必抓住一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