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孩子捡到十元钱如何处理的总结及新的讨论话题
 

    亲爱的朋友们,前面一篇博文邀请大家来参与讨论,内容是孩子捡到十元钱如何处理。这几天有那么多朋友留言,我都看了,感觉大家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首先就是这个钱绝对不能自己留着花,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能要。

    其实这十元钱到底如何处理,大家也表达了不少观点,总的来说都赞成用于捐助。我就不在这里总结了,大家的留言都出现在那篇博文后面,几乎每一条留言都是一条不错的建议,都表达着家长们内心的真善美情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
    至于具体如何做,十元到底如何花出去,这个没有定论,只要我们有“不贪”和“利他”的基本思想,我相信怎样捐出去都是好的。这样一种行为和情怀对孩子们一定有良好的影响。
    不过,在这里,我想表达一点个人想法。我独不赞成把钱送给马路边乞讨的孩子,我平时看见乞丐都会给钱,但不给小孩子(小乞丐),或抱小孩子的乞丐。为什么这样,我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朋友们能理解。如果不理解或不赞成,也可以在这里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要不要给“小乞丐”钱,给或不给的利弊各是什么? 

http://wyy91.blog.sohu.com/165641802.html

 

 

家长失之毫厘,孩子相差千里

    这是一位读者发给我的一个小文章,记录了他(或她)在超市看到的一个场景。这个小场景很典型,也很有意思,可以让人产生联想。人们总说“性格就是命运”,性格又是谁给的、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上帝,这个说法不过分。这个小案例让我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本文标题:家长失之毫厘,孩子相差千里。

   教育无小事,每个细节都有教育,每个教育结果都是无数这样的小事和细节构成。

   谢谢这位读者,你是个有心人。

 

    双休日,超市收银处排起长队。

    带小孩子的不少,幸好超市想得周到,辟有一方儿童乐园。滑梯,泡泡球,还有一排投币的电动游乐机,造型可爱。奔马、火箭、飞机……

    孩子坐上去,小小的身子随着叮叮咚咚音乐声起伏跃动,小脸儿欢喜雀跃。

有个孩子坐上一架小飞机,妈妈陪在一边,像母鸡一般张开双手,很小心地护佑着,生怕他太兴奋了摔出来。

    孩子问妈妈,自己乘坐的是什么航班,妈妈说“好了好了”。孩子问飞机飞往哪里,妈妈说“吵死了吵死了”。时间到了,孩子不肯下来,说这是国际航班,目的地还没到呢,要妈妈继续投币。妈妈厉声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病啊。下来!”

    妈妈最后一句说得很大声,排队的顾客大概都听到了,孩子“哇”一声哭起来。

    边上一个孩子是爸爸带的。骑的是大马。那爸爸胖胖的,戴副眼镜。爷俩的对话很有意思。

“儿子,你的马是在草原上吗?”“不是。”“是在高山上?”“不是啦。”“我知道了,是不是奥运会的赛马?”“比奥运赛马帅多啦。”“那么是天马了,天马行空对不对?”“爸爸你太有想象力了,天马是神话里的。你没看见吗,我的马很高大,是红色的,我每天喂它吃草。我是一个骑兵啊。爸爸你忘了?我长大是要当骑兵的。”

坐这些小游乐机的孩子,最多四五岁吧。

    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见多识广。这不稀奇,如今城市的家庭,流行早教,识字、算术、英语、器乐、跆拳道……门类繁多。

    可是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一幕,才是真正的早教吧。早教渗透在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不是吗?

http://wyy91.blog.sohu.com/165787050.html

 

耶鲁教授,不过是个只会使蛮力的“农夫”

     ──对近日一起新闻事件的点评

      近日,一位报社记者采访我,希望就一位在耶鲁大学当教授的“中国妈妈”的教子观进行点评。据说这位妈妈近日在美国引起轰动,我上网看了一眼,华尔街日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兩则消息见下面链接: http://cn.wsj.com/gb/life.asp
      事件的内容是说,这位名叫蔡美儿的华裔教授出了本书《虎妈战歌》,提倡严厉育儿法,在美引轰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的文章,引起全美反思育儿观, 网站读者投票显示,60.7%的美国读者认同严厉的东方家庭教育方式。以至于现在有美国的父母们看到孩子不肯好好吃饭时,就会威胁说:“如果你不把它吃了,我们就把你交给蔡美儿领养。“而这位严厉的妈妈也以“虎妈”自称,她奉行的是“打是亲、骂是爱,孩子的前途比自尊心更重要”,“我吃盐比你吃米多,为孩子好就替他们做对的选择”之类的观点。她的做法就是这样的:  

       制订严苛家规。为兩个女儿列出严苛家规“十不准”,当女儿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时,蔡美儿甚至直接出口骂“垃圾”。蔡美儿指出中国父母得以“成功”的三大特质: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蔡美儿十大“家规”

    1 不准夜不归宿
    2 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3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4 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5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6 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
    7 不准有科目低于A
    8 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
    9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10 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书中片段:露露(蔡美儿的一个女儿)7岁了,仍然在学习两种乐器,经常弹奏法国作曲家雅克·伊贝尔的一支名为“可爱小白驴”的曲子。弹这首曲子时两只手需要有不同的节奏,露露总也掌握不好。她最后沮丧地撕碎了乐谱。
    我把乐谱粘回了原来的样子,告诉她:如果明天不能把“小白驴”弹好,我就把你的玩具一件一件都捐出去。我吓唬她说,不准吃午饭,不准吃晚饭,没有圣诞节礼物,不准办生日聚会……
    丈夫杰德把我叫到另一边。他说不要再羞辱露露了。我警告他说,“你这是对她没有信心。”
    我挽起袖子,走到露露身边,我们一直练习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仍旧没有让她停下,不准喝水,不准去洗手间。整个房间变成了战场。
    终于,那种令人沮丧的气氛消失了,露露做到了。她的手能够协调地在一起弹奏了。过了一会,她开始变得笑盈盈的了。

我的点评:

      一般来说,评价一件事情应该基于对这件事有足够的了解。我不了解这位“中国妈妈”和孩子相处的细节,而教育全在细节中。就现有的零散信息来看,我认为这位“虎妈”的做法并不可取。
      首先,这位家长的做法在教育学上完全找不到任何理论依据 。“自由”这兩个字是近代教育中被中西方最伟大的教育家们所共同倡导的核心理念,无数教育成果可以证明这个单词的价值。这位家长,不过是凭一己之见,自以为是地严格管制兩个弱小的孩子,她的行为充满了反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特征。

      凡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这个妈妈现在看不出有多成功,她的孩子固然还不错,在正常范围内,未来呢?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一项长远工程,有些问题现在看不出来,它很可能等待在未来。 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童年时代物质生活的匮乏不会损害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生活的严重压抑却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严重损伤孩子的精神甚至生理。所以,教育学上有条法则:没有幸福的童年,很难有幸福的人生。
      坦率地说,这位母亲太过强势,也比较自私。她要把自己的成功复制到孩子身上,她要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设计孩子无限可能的未来。她教育的目的是“成功”的孩子, 而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她的家庭的整个教育价值取向是家长的,不是儿童的。在她的家庭关系中,不是孩子们的“快乐”让这位妈妈快乐,而是孩子们的“顺从”让这位妈妈满意。

      看报道,这位“虎妈”是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她的孩子现在至少应该在读初中或高中吧,因为没有提及兩个女儿如何了得,现在看到的成绩就是弹钢琴参加一些重要的演出,功课成绩也很好。如果她的家庭教育真是在那样一种戒律下进行,不知她的孩子未来会怎样。 中国人还有句话说得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我想在这句话后面再补充的一句是:即便能笑到最后,也要看谁在笑,是家长,还是孩子。

      撇开了“耶鲁教授”的头衔,这位母亲的教育行为并没什么值得让人关注。说实在的,就她这些教育手段,太简单了,哪个妈妈都可以做到,街头卖烤红薯的妈妈也可以做到。不用在乎孩子的感觉,不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微调,不需要教育艺术,只需要家长自己定个目标,以一副冷酷心肠和手摇鞭子的监工的态度严格管制着孩子就可以了。孩子那么弱小,多好管啊。

      在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前言“当我们手上有块玉”中写到一则寓言,说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很想把它雕成一件艺术品,可他手中的工具只是锄头,于是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是石头,并且越来越没有价值。

      很多家长,尤其是一些在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家长,他们内心太强势,面对孩子时,太过强权,不尊重教育规律,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就象那个手中只有锄头,却想雕出艺术品的农夫一样,他们的蛮干只会损坏那块美玉。

      所以,这位自称为“中国妈妈”的“虎妈”,无论她自己是什么学历,什么职务,她在教育孩子方面,用的不过是“蛮力”,无艺术性可言,水平等同于锄头雕玉的农夫。

      我最后想说的是,这位“虎妈”她没有资格代表“中国妈妈”,中国妈妈的群体形象不是这样的。而且,以我的预感,估计这可能是一场成功的炒作,是出版商运作出的一个“轰动效应”。商人言利,管它观点对不对,哄得人们都来买本书看看,真金白银的赚到手就行。只是希望家长们不要被这种炒作忽悠吧。   

http://wyy91.blog.sohu.com/166227545.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总犯倔 家长该如何“灭火”
当孩子伸手找你要钱时,这位妈妈的做法绝了!值得借鉴!
别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男孩第一次偷拿家里200元,妈妈这样做,竟让孩子感恩一辈子!
7岁男孩不想上学,妈妈直接带他捡了一天垃圾,结果出乎意料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一位德国妈妈给孩子的8条家规,值得家长借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