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究竟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辽宁省的一份调查表明59.18%的家长在养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每月给孩子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占27.02%,其中超过百元以上的占7.85%。孩子每周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极少,18.72%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1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因此,60.12%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做饭;54.75%的学生上下学时需要家长接送,41.19%的家长把洗脚水端到孩子面前。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某些教育是:“累坏了”家长,“闲坏了”孩子。
         2005年12月12日《兰州晚报》报道:12月7日,家住小稍门的周女士收到了从北京寄来的一个邮包,同事们都很羡慕她,以为是周女士在京上大学的儿子给她寄来了小礼物,只有周女士哭笑不得:“哪里是什么礼物呀!是儿子穿脏的衣服,寄来让我洗!”据周女士介绍,现在在京读大一的儿子每月都会准时把穿脏的衣服打包寄给她,她洗干净了再寄回去。
         看了这则消息,我突然想问问这位母亲,也想问问许多家长
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呢?
        我们说,识是学以知致用的,学到再多的知识,不能够合理运用,也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家长们谈论起自己的孩子,谈论的话题往往夸赞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考大学不成问题,甚至可以顺利地考研。家长们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学习的目的,不是在大脑中存储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学会通过知识的运用,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据报道,目前大学生带母亲、带保姆上学的,不在少数,他们习惯了生活不用自理也能够过下去,习惯了遇到问题由别人解决。可以想象,
这样的学生学到再多的知识,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目前,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特别大,社会竞争也异常激烈,给许多人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前途问题上,首先想到的是让孩子学更多的知识,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复杂环境。于是,家长们为了孩子,可谓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家长包揽一切家务,不让孩子在家务活上动一根手指。从小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他干。不让孩子做家务,应该说是个普遍现象了。据调查目前中学生在家干的家务活依次是洗碗、扫地、拖地、洗衣服。其中,会洗碗的学生还不到50%;扫地的比例略高,超过了
50%;洗衣服的比例更小,只占到20%左右。可以想象,平时不做任何事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就难了。
         家长为子女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按理说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如果孩子从小就什么也不做,天长日久,他们会以为这些事天生就是家长应该做的,也就难以培养孩子孝敬家长之心了。难怪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只知道向家长索取,而根本不懂得感恩。有的孩子责怪家长不能象别的家长们一样创造更好的条件给他,更有甚者,对家长大打出手,甚至让家长付出血的代价。
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也许是优秀的,但做人呢?关键时刻,他知道怎么样去对待家长、对待亲朋好友?怎么样恰当地处理生活中的复杂状况?
        我们已经逐渐拥有了足够的物质财富,可以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加舒心和惬意。但是等待孩子的不仅仅是阳光和雨露,不仅仅是铺满鲜花的大道,未来的天空还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前进的路程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深沟坎坷
我们的孩子能适应吗?
       过去,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听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以后,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我们忽然发现,今天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
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家长再单纯强调孩子听话就远远不够了,而应该意识到要教会孩子具有生存的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大学生的就业率是72.6%,那么,也就是说还有近28%的大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就业。也有人说现在的用人单位太挑剔了,开口就是高学历、有几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于这一点,也不难理解。许多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参加工作后大事做不了,小事还不愿做,高不成低不就。作为用人单位,大多一个萝卜一个坑,用一个人就要当一个人使,不愿意用人后花时间去教你怎么做。竞争的社会嘛,效益为先,也是不难理解的,倒是苦了那些难以就业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们了。
         当然,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差,也不能怪孩子自己。教育者如何去引导,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我们问及孩子们为什么不帮家里干家务时,很多孩子的回答都如出一辙:家长不让干。一些家长甚至对孩子说:“只要好好学习,把你当少爷养着都行。”父母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大多是独生子女,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含在口中怕化了,家长的出发点应该说都是好的。不过,这种方式也培养了一大批“废材”,
有的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能谈得上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是我生活的全部。”我非常理解当家长的心,但怎么能把孩子当成生活中的全部呢?家长有自己的事业、生活和责任,怎么能把孩子当成生活中的唯一呢?我们做家长的到底想要什么呢?是要分数,还是要孩子?是要成绩,还是要成长?一些家长心目中只有“大学”,孩子考上了,家长满意了,可家长知道吗,
家长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养大,日夜操劳挣钱供孩子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现在的家长比以前的家长,更是竭尽全力地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有一个事实,家长不得不正视:家长把最好的一切给了孩子,但家长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所给的,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所安排的,是不是孩子喜欢并能够接受的。家长总是在考虑如何更积极主动地帮助孩子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才艺补习、英语练习等,总是希望把自己二三十年的知识和对孩子的期望,一下子全灌到孩子头脑中去。这只不过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最容易造成孩子死记硬背的结果。
        尽管家长们宣称,为了孩子他们正在倾尽一切。然而在与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家长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总是企图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孩子。他们会把孩子看作是心灵里空无一物、有待于他们去尽力填塞的某件物品而已,他们把孩子看作是脆弱的和没有自立能力的某种物品。为此,觉得必须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因为他们把孩子看作是缺乏精神指导的某种物品,觉得孩子需要他们不断地给予指导。
家长常常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往往让孩子以家长为样板来塑造自己。
         家长一定要明白,教育孩子要以人为本,不要以分为本,成长永远比分数重要。家长在乎孩子的分数,孩子就要去追求分数;家长在乎孩子的名次,孩子就会追求名次;家长在乎孩子品质的发展,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想而自信的人。那些整天逼孩子学习的家长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那些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家长,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只有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孩子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独立生存、超常生存的社会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只有学会学习,将来才能立足于瞬息万变的社会。而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学习的态度、兴趣、情绪、习惯、方法、信心、意志等;再外一层是学习的能力;最外一层才是学习的知识。经过历史岁月的筛选、磨蚀,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每个人所掌握的书本知识可能逐渐被遗忘,最终剩下并起作用的只能是人的独立意识、生存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综合素质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走进了大森林,几天后,他迷路了,带去的食物也吃光了。就在他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遇到一位老猎人。他请求老猎人给自己点食物吃,老猎人没有满足他,而是送给他一杆猎枪。靠着这杆猎枪,他活着走出了大森林。
         真正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是把生存能力教给孩子,而不是只留给孩子一大堆钱。
         不同的家长给孩子留下不同的礼物,而不同的礼物又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人生
         有的家长留给孩子的是一大笔金钱,孩子却学会了挥金如土,最后反而成了乞丐;
         有的家长留给孩子的是一份产业,但孩子不会经营,最后落个产业倒闭,倾家荡产。
         有的家长留给孩子的是一栋房子,而孩子们却为了瓜分房产,相互之间打得头破血流,大伤和气。
         物质财富早晚有一天会用尽,只有人的自身变成了财富,才有可能去创造永远也用不完的财富,享受无尽的幸福。
         如果从小就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家长即使没有钱留给孩子,孩子也能靠自己挣来钱;家长即使没有什么家产留给孩子,孩子也能靠自己的本事赢得财富。
         因此,家长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再没有比教会他生活的能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力量更好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的“财富”不是分数是习惯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让他养成这好习惯!
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你的孩子 孩子是你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他们的成功
张苗苗:干预从评估和评估解读开始 || 微课复习
3岁前该经历的15件事,你的孩子还差几件?
懂得选择,才能给孩子高质量的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