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同伴交往
 

一、与同伴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能力的发展

与同伴交往,儿童既可以实践从父母那里学会的社会技能,又可以学到一些在与成人交往中无法学到的新的社会技能。儿童与成人之间交往的性质是不同于同伴之间的交往的。在与成人交往时,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儿童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当他们有什么需求时,不等他们表达完毕,家长可能已经明白并作出了反应,儿童也可以使用撒娇等手段迫使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但是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没那么容易,他也许会发现在父母那里百战百胜的策略在同伴那里完全不起作用。在与同伴交往中,他必须能够完整地表达他的需要,而且还要施展他的说服技巧,运用他的各种影响力。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彼此的行为也是相似的,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儿童才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与竞争,才能学会解决冲突的技巧,这些技能对于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哈洛等人对父母与同伴对猴子的社会适应是否具有不同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幼猴分为两组,一组叫做“只有妈妈的猴子”,这些幼猴单独与母猴呆在一起,没机会接触同伴,结果发现,这些猴子无法发展出正常的社会行为模式。当它们有机会与同龄猴子接触时,会表现出逃避行为,或者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这种反社会倾向常持续至成年期。另一组叫做“只有同伴的猴子”,将幼猴与母猴分开饲养,但与其他同龄的幼猴呆在一起,结果发现,这些幼猴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依附的情感,不愿去探索,长大后对团体之外的猴子有很强的攻击性,但在团体内,它们会发展出正常的社会和性行为模式。

父母与同伴对儿童的社会发展具有不同而独特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需要敏感并及时回应,给儿童提供了安全感,使他们勇于探索环境,发展能力。同伴让儿童学会与相似的人相处的社会技巧,学习基本的交往规则,练习有助于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社会能力。

二、小学生的同伴团体

学龄前儿童与同伴的交往主要是以游戏形式进行的,同伴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到了小学阶段,同伴的互动开始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这些互动大部分是在团体中进行的。团体与松散的玩伴是不同的,它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成员之间经常有互动,一起从事具有一定规则的活动;其次,成员对团体有一种归属感,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团体,与团体荣辱与共;第三,团体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来规范团体成员的行为;第四,发展出能促使成员共同合作以完成共同目标的阶层组织。小学生大都对自己的团体有明确的认同,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团体中的角色与地位,能够自觉遵守团体制定的规则。因此,小学阶段是开始建立团体的时期,也称帮派时期。

互动是儿童形成团体的前提,但是互动并不一定会形成团体,参与互动的儿童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和动机才能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谢里夫(1961)曾设计了一个精巧的现场实验来观察儿童团体的形成及功能。他将来参加夏令营的22名11岁男孩分成两组,将他们安置在森林保护区的不同地方,相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些男孩彼此并不熟识,组织者安排了一些活动如远足、游戏等让他们相互熟悉。为了促进团体的建立,组织者安排男孩从事一项需要分工协作才能成功的工作。结果,这种需要合作的活动很快促进了团体的发展,领袖人物出现了,儿童各自都有不同的角色与地位,并发展出一些规则来管理日常活动。在团体形成后,研究者又安排这两个团体“无意间”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并组织他们开展如拔河等竞赛活动。为了战胜对方,两个小组都认真地准备,团体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团体间的敌对情绪也不断高涨。团体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在竞赛过程中,彼此的敌意与冲突越来越强烈。为改变这种状况,组织者设计了需要两个团体相互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以减低团体间的敌意。如在大家都很饿的情况下,运送食物的汽车却无法启动,需要全体男孩一
起推才能让车启动起来。结果发现这种合作性互动不但有效地减轻了彼此的敌意,还有助于友谊的建立。

日本心理学家广田君美把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1.孤立期(一年级上半学期):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团体,各自正在探索与谁交朋友。

2.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由于空间的接近,儿童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如座位接近,上学同路。

3.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凭借儿童学习水平和身体强弱,分化为居统治地位的和被统治地位的儿童。

4.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儿童之间分化成了若干个小团体,并出现了小团体或班级的领袖人物。

5.集体合并期:小团体之间出现了联合,形成了大团体,并出现了统率全年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并出现了制约成员的行为规范。

三、小学儿童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是同伴接纳,一是友谊关系。同伴接纳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友谊关系是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一)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

在儿童的同伴团体中,有些儿童是非常受同伴欢迎的,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们一起玩;有些儿童则受到同伴的排斥,不愿邀请他们参与游戏和活动;还有些儿童似乎被人遗忘,不太有人理睬。有些儿童在同伴中很有影响力,成为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大多数儿童在团体中只是具有普通地位。因此反映一个儿童在团体中的价值有两方面的特质:一是声望或者称受欢迎程度;二是地位。声望与地位是不同的,受欢迎的儿童不一定在团体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一个不太受同伴欢迎的儿童也可以成为团体的领袖。一般来说,二者存在中度的正相关,受欢迎的儿童更可能有较高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家通常以社会测量法来评量儿童在同伴团体中的地位或声望。研究者一般都喜欢运用一种叫做提名法的技术,即要求儿童说出三位最喜欢的同伴,或最喜欢一起玩的人;同时也提出相同数目他们最不喜欢的同伴。这样,团体中每位儿童都有正面提名(受欢迎的人)数和负面提名(不受欢迎的人)数,二者之差为儿童的社会声望或社会偏爱分数,二者之和代表儿童的社会地位,即影响力,得到提名越多的儿童越有影响力。根据儿童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这两个指标,可以将儿童归为五类:①受欢迎的儿童:他们得到同伴许多正面提名及少量的负面提名,受到同伴的喜爱,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②被拒绝的儿童:他们不受多数儿童欢迎,只有少数儿童喜欢他们,但他们有高的影响力。③被忽略的儿童:他们所得的正面提名和负面提名都很少,他们有低的社会影响力,中等程度的社会偏爱。④争议性的儿童:他们得到许多正面提名和负面提名,他们在社会偏爱的得分是中等的(正面提名减去负面提名),但是他们有高的社会影响力。⑤普通地位的儿童:他们得到的正面提名和负面提名都是一般程度的。在小学阶段,班级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为普通地位的儿童,其余三分之二是前四种类型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还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类型。一类是有很高的攻击性;另一类是不具攻击性,但是焦虑、低自尊,与同伴接触表现出退缩。这部分儿童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①害羞———被拒绝的儿童;②不好斗、友善但不合作也不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儿童被拒绝和被忽略的儿童都没有被同伴接纳,这对于他们适应学校的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被拒绝又有很强的攻击性儿童,在学校受到同伴的排斥,容易使他们流向社会,与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沾染不良行为。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低同伴接受性(或高同伴拒绝性)与辍学之间有一致性关系,与少年/成人犯罪有建议性联系。在学校的攻击性与少年/成人犯罪有一致性联系,与辍学有建议性联系。羞怯/退缩对成人心理病变的预测指标影响很少,任何联系和影响目前均未证实。

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父母的教养方式:说理、敏锐的权威型家长的子女往往是受成人和儿童喜欢的;专制型的、没有情感反应的父母的子女常常是不受同伴欢迎,不合作,具有攻击性或破坏性的儿童。

2.认知技能:聪明的、学习好的儿童常常受欢迎。在学校学习很差的学生往往受到同学的排斥。有人对成就低且被同伴拒绝的四年级儿童进行密集的学术技巧训练,结果发现这个做法不仅改善了儿童的阅读及数学成就,也改善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训练结束后,这些原本被拒绝的儿童已经得到同伴的接纳了。

3.儿童的名字:名字比较吸引人的儿童比名字比较不吸引人的或名字很特殊的儿童更受欢迎。儿童有个怪名字可能成为同伴嘲笑的对象,使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4.生理特征: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儿童容易受到成人和同伴的喜爱。有研究者在6~10岁儿童面前出示瘦长型、肥胖型和健壮型的人体画像。让儿童选出他们喜爱的体格,再给他们一个形容词表,要他们选出适合每种体格的形容词,最后让儿童列出五名他认为是自己的好朋友的同学来,以及三名他不太喜欢的同学来。结果很清楚,儿童不仅偏爱健壮型的体格,也给予这种体格较正面的形容词———如勇敢、强壮、乐于助人的,给瘦长型、肥胖型的人物比较不好的形容词。在学校里,健壮型的儿童是最受欢迎的,而肥胖型儿童最不受欢迎。所以,儿童的肥胖问题不仅是健康问题,还关系到他在学校中能否良好适应。

5.儿童的行为特征:即使儿童有漂亮的外表,聪明的头脑,如果他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也不会成为受欢迎儿童。有人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方式对儿童在同伴中的社会地位有重要影响。受欢迎的儿童,比较冷静、活泼外向、友善、合作、有同情心,有许多利他行为,却很少有破坏和攻击行为。被忽略的儿童,常是害羞和退缩的,不太爱说话,并不企图进入同伴团体,也很少引起他人的注意。被拒绝的儿童,往往攻击性强,不爱合作且爱批评同伴团体的活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技巧很差,亲社会行为也少。

(二)小学儿童的友谊

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与一个或多个同伴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即是友谊。友谊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双向关系,是以相互信任和喜爱为基础的情感关系。有人在总结了大量研究后提出,朋友关系有四个特点:第一,朋友之间有更强烈的社会活动,在一起活动的时间更多。第二,朋友之间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和亲密性。第三,朋友之间也会有冲突,但同非朋友之间的冲突相比,他们的冲突似乎更容易解决。第四,朋友之间能更好地相互帮助,他们之间的批评更有建设性,并有较好的工作表现。

友谊在促进儿童发展、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儿童与朋友在一起可以学会一些社会技巧,改善自己的社会测量地位。有研究发现,被拒绝的儿童,如果他有朋友在游戏团体里,他就比较容易进入游戏团体里,有亲密朋友的被拒绝儿童比没有亲密朋友的被拒绝儿童有更多的社会技巧。友谊可为儿童提供安全感,使他们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勇敢一些,而且也会觉得任何压力都是可以承担的。如有朋友陪伴的儿童更容易适应学校生活,更少受到其他儿童的欺侮和攻击,更少成为竞争关系中的牺牲品。同伴间强烈而亲密的关系,使儿童学习照顾、同情,交流与合作,这对儿童长大以后,建立和维持亲密的爱的感情是必不可少的。

朋友应该具有什么条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因儿童的年龄及社会认知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八岁以前,儿童的友谊的基础主要是共同活动:认为朋友就是住在附近的同伴,而且喜欢和他们玩。8~12岁期间,由于儿童观点采择的能力增强,他们更能推断他人的需求、动机、意图和渴望。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友谊的基础是心理相似性,朋友之间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特性和动机,朋友应该是忠诚、合作、友好的。有学者认为,小学阶段儿童友谊概念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得失阶段。出现在小学二、三年级。朋友是住得较近、有好玩具、喜欢与自己一起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同伴。

第二阶段:常规阶段。出现在小学四、五年级。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和准则变得重要了。朋友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忠诚的人,还应该彼此共享一切,帮助,合作,彼此不打架。

第三阶段:移情阶段。开始于小学五年级。儿童开始把朋友看做是有共同兴趣、希望互相了解、互相透露个人的小秘密的人。

李淑湘等对我国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作了研究,发现从幼儿组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儿童都把共同活动和游戏作为友谊关系存在的重要元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友谊,这既是建立友谊关系的重要条件,又是友谊关系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在幼儿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期。但在幼儿期,儿童在友谊当中获取或付出的帮助和指导还处于较低水平,到小学时期,儿童经过较长时间的同伴适应,逐渐认识到帮助和指导对友谊的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稳定。在这一点上,不但各年龄组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而且各组之间的年龄差异也不显著(只是在相互帮助和指导上,幼儿组有差异)。在友谊特性的各维度中,共同活动和游戏以及相互帮助和指导相对来说较具体和外化,是一种“行为倾向”的友谊。在小学低年级,这种友谊关系已在儿童中表现出来,并被儿童所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之间在一起进行共同的活动并没有减少,而是一直持续着并保持相对的稳定。相对于行为倾向的友谊特性,儿童对较抽象、内化的特性认识得较晚。这体现在儿童对个人交流、互相欣赏及榜样和竞争的认识上。从学前期一直到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友伴之间的交流还非常少;到小学六年级,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交流;到初三,青少年开始表现出与小学儿童很大的差异,此时,他们认为,好朋友之间应该有广泛的个人交流,这是其他同伴关系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交流,它开始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的深层次上,例如相互交流自己在班级、学校或者在家庭中所碰到的事情、自己内心的情感以及谈论彼此共同的兴趣、理想、志向和对重大事物的看法等。认识到个人交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初中阶段才发生的重大转折。在互相欣赏方面,在学前及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缓慢,似乎处在一种萌芽状态,直到初中三年级,才出现大的转折。青少年友伴之间表达了更多的相互喜欢的情感,以及更多的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在幼儿时期,儿童友伴之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只有一些萌芽状态的游戏性的比赛,如跑步、唱歌等,进入小学以后,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对友谊关系中的竞争认识逐渐地缓慢地发展着。学前儿童对友谊中的冲突性质还处于一种未觉知状态,他们认为冲突和友谊不能同时存在、协调共处,有冲突即说明没有友谊。一直到小学四年级,这种认识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到小学六年级和初三,这种认识达到了较成熟水平,少年开始认识到友谊也可能包含着冲突,同时能够采取有效方法和策略解决冲突,减缓友谊关系中的紧张,使友谊关系得以恢复和持续发展。总之,儿童在友谊关系特性的共同活动和游戏,以及相互的帮助和指导方面认识较早,它们始终作为友谊关系的一项重要的维度。相形之下,儿童在友谊关系的其他各项维度上———个人交流、相互愉悦和支持、冲突解决以及竞争和激励上,认识则较晚,到小学高年级才达到较高水平。

儿童对朋友的选择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幼儿在选择玩伴时,就喜欢同性的伙伴。到了小学,儿童是主动地避免与异性同学互动,并表现出对同性的强烈的偏爱,对异性的负面的刻板印象。有人认为这种差异有两个原因:(1)女孩不喜欢男孩子那种强调比赛、竞争的游戏。(2)女孩比较难对男孩产生影响。女孩在互动时,一般采用比较温和的有礼貌的建议,而男孩对这种方式常常不予理睬。此外,男孩的友谊群体常常比较大,而且更容易接受新的伙伴,朋友之间更多的竞争和控制,更喜欢户外和大的场地的游戏活动;而女孩喜欢室内的游戏,群体小,而且比较排外,女孩更多的服从,更多的自我开放,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情感和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课程】《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35_6.2 同伴关系与道德教育
引导孩子交朋友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发展与培养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指导
发展心理学之小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