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生存培养问题FAQ

 

    1)什么是社会生存能力?

社会生存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能力,是保证学习、生活、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社会能力。具体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承受压力包括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决断能力;管理财富、增值财富、使财富给自己带来快乐的能力;管理身心健康的能力;等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社会生存能力是在孩子进入社会独自生活的时候,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各项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方面比单纯的学历更重要。社会上有许多学历高但并不成功或是学历偏低却成功的例子。

2)社会生存能力培养能解决孩子的哪些问题?

◎ 生活的自理能力差:

在一项中日比较问卷调查中发现,日本的孩子每日参加家务劳动的人数占30.9%,而中国的孩子只有14.4%。据天津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的学生长期由父母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了父母就束手无策。

◎ 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2005年全国有1300多万学生参与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和陕西、北京、江苏等地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均显示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19-22岁的城市男生体能指标之一肺活量却比2000年平均下降了324毫升。成为肺活量下降最多的性别年龄段。其次,6-18岁城市女生肺活量平均比2000年下降了322毫升。根据最新的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从1984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学生体能指标连续呈下降趋势。

◎ 心理素质差和抗挫折能力差:

《新快报》的消息,广州小学生流行的口头禅是“活着真累、没意思。”广州市穗港澳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市竟有1.9%的青少年有过自杀未遂行为。北京交通大学一名学生06617日晚与女友吵架后,跑到研究生公寓喝酒,接着从12楼坠下,当场砸中下面的两名学生,坠楼者与其中一名被砸中者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 对金钱缺乏概念

在南京某高校进行了一次200人的高中生理财状况的调查,在每月零花钱数量上39.3%的同学选择了“050”,25.0%的同学选择了“50100”,18.5%的同学选择了“100200”,12.5%的同学选择了“200500”,4.7%的同学选择了“500以上”。在是否准备自己的开支计划和账本一项,选“没有这个概念”的有32.4%。在家庭或社会对您的理财观念的影响一项中,选“自己想的”最多。其次是“相关电视节目、报纸书籍等”、“家长教的”。

◎ 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有关部门曾对7-10岁的学龄儿童进行专项调查,其中80%的孩子回答不上“什么叫生存”;40%的孩子乐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60%的孩子在短暂交谈后就愿与陌生人作伴、玩耍。当问到“找不到家时怎么办”的问题时,有70%的同学答不上来,至于“被坏人拐骗后怎么办?”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此外,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较多地活动在亲情血缘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的主动奉献,所以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为别人着想意识不强,人际相容性差,法律意识淡溥缺少环保意识等。

◎ 不会进行自我保护

教育部公布2008年中小学总体形势报告指出,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以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暨南大学伤害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发生伤害人数为4250万,其中门诊1360万,住院400万,因伤暂时性失能105万,残疾34.5万。伤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包括早亡、残疾、缺勤、休学、直接医疗费用等):32.6亿元。调查显示,放学后、自由活动以及寒暑假是青少年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的时段,与高发的安全事故及其隐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少年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很差,由于自身行为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比例很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 “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未来的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而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

3)为什么说412岁是培养社会生存能力的最好时期?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的认知发展论指出,814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只要涉及到熟悉的物体和环境就能形成概念、了解关系和解决问题,他们会快速的发展技艺和认知技能。

其次,孩子在04岁前,是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多早教中心也开发出针对这些孩子进行了针对性训练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好比为孩子建立起一座巨大的仓库,这时候需要为仓库里填入相关知识,把潜能转化成应用能力,以提升孩子的学习、生活、工作能力。有相关理论认为,03岁是好比是灌浆期,而412岁是养护期,是形成观念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前期的潜能力开发,是无法取得最佳效果的。

再次,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进入青春期后会突出自我意识,并产生逆反心里,对家长及其他成人意见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孩子的基本观念和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青春期以前,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孩子,更有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本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fe23ec0100iac9.html

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nt.html?blog_id=blog_66fe23ec0100iac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别说和你没关系》有感
高学历低情商下的生存困局怎么破?
生存能力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急需培养的能力!
生存能力应成为教育重要内容
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20项标准测出孩子生存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