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先进理念走向生动实践

 从先进理念走向生动实践——与赵福庆校长谈深化创新教育研究  

        各位朋友,我们将各个课题方案挂在这里,是为了真诚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以便我们共同把我们的方案修改好。我们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说好,还是不好,我希望大家能提出一些具有的有指导意义,改进意义的意见;我希望大家能就那个方案需要如何具体修改提出具体意见;我希望大家能就某个分课题应该研究哪些具体的子课题提出具体明确的意见,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更明确,研究内容更具体,研究价值更适应大家的需要,更能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拜托各位了!

 

从先进理念走向生动实践

——与赵福庆校长谈深化创新教育研究

     这次教育督导,我与赵福庆校长在一个分团,使我们有机会就如何深化创新教育交换意见。519日上午,我们就以下问题进行了了交谈:

      一、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

     赵校长认为,现在我们关于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先进的,但是光停留在理念层面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真正向课堂教学实践领域转化。为此,仅仅依靠我们现有研究力量也不行。

     赵校长的想法是对的。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深化课堂教学研究问题。我认为,以下研究方向是必须坚持的:一是要完善研究人员的结构。一方面要请几位专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二是要让我们的各级教研员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让他们按照我们的理念去组织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课堂教学面貌,进而逐步把我们的改革成果推向更广泛的实践。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研究方法的改革。一是要借助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研究教师们的常态课堂教学。这一点,在许多学校是可以做到的。二是要研究教师们的常规备课,通过备课来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的设计,进而透视教师对新的教学理论的掌握和实践水平。这个可以通过收集分析老师们现有的教案实现。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现实的课堂教学与我们的教育主张之间的差距和改革的切入点。

     同时,我们要研究备课改革,推行新的电子备课,我认为,从这里我们可以实现一场教师备课的革命。

      二、关于教师队伍的研究

     这一分课题的研究内容还要作进一步的调整,总起来讲,现在设计的研究内容还太狭窄了。不是不要研究个性化老师的成长规律,不是不要研究名师的成长规律,我们现在必须更加重视群体教师、区域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为此,我们的研究课题必须要拓宽。下列研究领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校本教研的研究;二是读书成长的研究;三是网络教研的研究;四是反思成长的研究;五是在课题研究中成长的研究,等等。

     另外,在研究队伍方面,我们拟请蒋敦杰院长牵头承担相关课题的研究。

      三、关于创新性学校建设的研究

     关于这个课题,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课题研究与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关于学校转型的研究、李希贵同志组织的“新学校行动”的研究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我与赵校长经过讨论,认为我们现在的学校也许可以说还停留在工业化水平上,或者说,是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学校模式,集中体现在统一性上、规范性上,而我们要建立的创新性学校,可不可以说是建立后工业化理念之上的具有科学、民主、开放、个性、创新等理念之下的新型学校。也就是说,必须把我们关于新型学校的基本理念说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去构建新型学校。

     同时,我们还要研究新型建立的动力机制是什么?说到底,这就是要在常有态学校之中,注入一种创新的基因,从而通过这个“创新基因”的培育、发展、壮大,逐步实现对常态学校的整理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新质意义上的学校。

     在这里,我们要选择20所左右的学校参与这项课题,其中既要有城市学校,也要有农村学校;既要有初中,也要有小学。同时,拟选择两个区域推进的县区,如邹平县、张店区等。

       四、积极促进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因素的平衡

     这个问题是我在研讨叶澜教授的新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研究》一书产生的一个想法。这本书对西方学者基于学校之外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对学校教育以及人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提出的“学校消亡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是不可动摇的。

     在这里,我想提出的问题时,我们必须正视西方这些学者的观点。我们既不赞成“学校消亡论”,也不赞成对学校之外的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大的事实熟视无睹的做法。我们认为,必须平衡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正视这两个渠道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共同作用。

     在这里,我们的观点是,一方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代替非学校教育,但必须积极影响和干预非学校教育因素;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有效地组织和利用非学校教育时空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这也正是我们在课题研究方案中提出“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http://zzy81916677.blog.163.com/blog/static/177544163201011311181188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有效教学
校长培训个人学习计划
开放式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科研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精选3篇
【课题研究】郑州市道德课堂创新发展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