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忠心:呼唤家长成熟
赵忠心:呼唤家长成熟
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希望把自已孩子培养成为出类拨萃的佼佼者。这种愿望很好。但对那些第一次做父母、也仅仅能做一个孩子的父母来说,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过去,父母生育孩子比较多,第一个孩子培养教育得不成功,可以总结教训,再培养第二个孩子,慢慢地在培养教育子女的实践中可以逐步成熟起来。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就没有这种机会了,因为独生子女做父母是“一次性的”,孩子的培养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完成是“在此一举”。  对于年轻父母们来说,抚养、教育孩子的事,本来心里就是没有什么底数,热切希望能有人给予点拨、指导。就在这个时候,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来了许多抚养、教育孩子所谓“新招数”,并且拍着胸脯许诺:只要按照他们指出的“招数”去做,肯定就能造就出一个多么多么优秀的孩子,在这种“挡不住的诱惑”之下,许多年轻的父母在不正常的心态下,贸然做出了不恰当的判断和选择,致使孩子的抚养、教育工作走进了误区。其实,许多商业广告都有夸大其词之嫌。
记得外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老年人好怀疑真的,年轻人好相信假的。”一些老年人思想保守,犯经验主义,不接受新事物,是不对的;但是,年轻人缺乏知识、经验,判断能力不强,图新求异,误以假为真。在抚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那也是非常有害的。过去,人们孩子多,抚养、教育孩子,“一招不慎”,可以在抚养、教育第二个孩子时再纠正过来,挽回损失,权当是做了一次“实验”。独生子女家长们,恐怕谁也不愿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做“实验品”的。因此,孩子幸福而健康的成长,呼唤年轻父母们尽快成熟起来。
神童不可能进入千家万户
所谓“神童”,也叫“奇童”,国外叫“天才儿童”,就是特别聪明的孩子。我认为,被称为“神童”的孩子,除了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以外,似乎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提示出来的原因,给人以有点儿“神秘”的感觉。比如古代,宋朝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地家用辈务家,没有人接触过笔墨纸砚,到四五岁时他却能写出好诗来)再比如现代,山西夏县的申克功,他1l岁时的速算速度就能超过袖珍电子计算机,他用20秒时间就可以计算出625的答案。而他的父亲我认识,只是山区农村的一位普通兽医,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速算,他的老师也不具备这种专门技能。就是说,那些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所受到教育,并没有提供足以使他们具有那么神奇才能和条件。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神奇”是“无缘无故”,是天生的,而是“有缘有故”的,只是到目前为止未能揭示出其独特的原因来。这种看法,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恰恰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类似这样的“神童”,古今中外,确实存在。但是,能称得上是”神童…的,那只是儿童中的极少数。我们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把那些经过超强化训练、提前认识千八百个汉字的孩子,也称之为什么“神童”。如果把聪明一些的孩子都称之为“神童”,比比皆是,那就无所谓什么“神童”了。
前几年,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连不断地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鼓吹什么“O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些人开办的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其实,明眼人一看,这完全是夸大其词,是吹牛,是在制造“神话”,是在骗人,是根本无法兑现的虚假广告词。
然而,我们有的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又不大懂得教育科学,怎么看自己的孩子也是个神童的“坯子”。于是,就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培养造就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开发”,那只能使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会有好的结果、希望那些还继续做“神童梦”的家长,赶快从梦中醒来,还是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普通儿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也许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有自我发展的后劲。
“智商”不是盖棺定论
近些年来,社会上又兴起一股测查孩子的“智商”的热潮。有的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到医院或到心理诊所测查智商,也有的整个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统一进行智商的测查。经测查,孩子智商数显示高的家长,沾沾自喜;而智商数较低的孩子的家长,则悲观失望,灰心丧气。
智力测验,最初是通过测验的方式来衡量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当初主要用于鉴别那些有缺陷的儿童,把他们从正常教学班里筛选出来,转到别的班去进行特殊教育。后来,这种方法逐步扩展到鉴别学生智力水平,以便因材施教;或用来对心智缺损儿童做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或作为任用、筛选、升迁、考核人员时的预考依据,等等。过去,智力测验一般只作为医疗诊断和教育心理科学研究的手段。近来,由干家长们重视儿童智力的开发,希望了解自己孩子目前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的潜力,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于是,进行智力测验便成了时髦,智力测验也就成为商品。
在智力测验没有成为商品,只是乍为医疗诊断和教育科学研究手段,则查人员对智力测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时,还能做到比较实事求是。而智力测验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烈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招脆顾客,有的测查人员的解释就不那么实事求是了,像算命先生那样说他们测查的结果是板上钉钉、准确无误;而有的家长对测查结果也深信不疑,认为是盖棺定论了。
运用现在通常的智力测验方法所测得的智商,一般能反映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比智力测验能更高效、更准确了解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方法。但是,自前的智力测验手段,虽经多次修订,仍尚不大完善,其可靠性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另外,测得的智商,其准确程度,要受到多种有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与测查人员的操作水平、责任心,测查对象的知识经验、接受测查时的情绪、心理状态,测查时的环境、场合等都有密切关系。其中特别是和测查对象的知识经验有关。比如生活在农村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同时测验,所得到智力商数,二者肯定会有较大的差异,但实际上他们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这个道理很简单,用城市孩子所熟悉的知识测查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肯定是“弱智”;而用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知识去测查城市的孩子,城市的孩子也会是“弱智”。就是说现在智力测验的结果,并不是一分可靠。况且,智力商数并不是评价一个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一般地说,智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人的智力是有可塑性的,可以改变的。特别是学前儿童,变化的可能性和幅度更大。因此,家长不要以为“一测定乾坤”。对于智力测验的结果,完全否定,根本不信,这也不好;但奉若神明,深信不疑,也是不明智的。我以为,对测验的结果应当做“偶然性”的理解,即“有可能,但不一定”,这样更妥当一些。
买玩具首先是为了让孩子“玩”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是家长们非常熟悉的两句话。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给孩子买玩具,首先考虑的不是让孩子“玩”得痛快,而是把玩具视为“教具”,要让孩子学到知识,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家长往往给孩子花重金购买的玩具,并不能引起孩子玩的兴趣,玩了不久,便兴致索然,弃之而去。而有的玩具,孩子是爱不释手,总是兴致不减。比如,男孩子爱玩手枪、机关枪,女孩子则非常喜欢各种娃娃。玩具枪和娃娃并没有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的功能,然而知是孩子们的“首选”。这不能不引起家长们的深思。
家长必须明白,“教具”是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片等教学用具的总称。教具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生掌握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玩具则是专供儿童玩的东西。它的主要功能是让孩子玩,让孩子玩得高兴、痛快,从中得到乐趣。当然,我们不排斥具有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功能的玩具。但家长给孩子选择时,应当把使孩子乐于玩,玩得高兴、痛快,能从中得到乐趣,作为首要的标准。其次,再考虑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许这种选择,才能受到孩子的欢迎。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长给孩子购买玩具,曾经掀起过三次热潮:一是80年代中期的魔方热;二是80年代末期的变形金刚热;三是90年代初期的电子游戏机热。这三次热潮,都是通过广告给煽动起来的,那三种玩具也都无一例外的是“舶来品”。人们还都记得,那时的孩子都热衷于玩那些“洋玩艺儿”,在家里玩,走路玩,有时上课还玩,有的孩子简直都要玩疯了。当初,家长们给孩子们购买那些玩艺儿,都是听广告上说能开发智力,使孩子变得聪明。听那广告吹嘘,似乎玩那些洋玩艺儿能够“玩”出个牛顿或爱因斯坦来。其实,那些洋玩艺儿也仅仅是个玩具,它的主要功能还是娱乐、消遣、解闷。从理论上讲,那些东西具有一些开发智力的功能,但是理论不等于实际。孩子们玩那些神奇的,一玩就上癌、入迷,什么开发智力的功能就退居次要地位,留下的恐怕只是娱乐、消遣、解闷的。而当孩子们玩腻了的时候,就连娱乐、消遣、解闷的功能也所剩无几了。比如,魔方、变形金刚早就失去了进力。而电子游戏机,孩子们则是百“玩”不厌,这也并不是因为它有开发智力的“魔力”,才受到孩子的喜爱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好玩”,从中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如此而已。
现在,有些家长不大重视孩子的“玩”,尤其不愿意让孩子玩那些单纯“玩”的“玩具,认为:玩物丧志”。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观点。有益的玩具,为什么就不能做到“玩物丧志”或“玩物益智”呢?就是单纯能获得乐趣,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不能忽视孩子要获得乐趣的需求。因为满足孩子们的这种需求,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要知道,玩具发展智力和能力功能的发挥是潜移默化式的,不能贪图像教具那样立竿见影。比如说,一棍普通的竹竿,看似没有任何开发智力的功能,其实不然。正如美国一位专家所说:“能够鼓励儿童像用竹竿那样来玩的,才是真正富有创造性的玩具。”而那些商家鼓吹很有开发智力功能的电动、电子玩具,只能使孩子按照一定的规程操作,那是被动性的游戏,只要打开开关,便能来回行驶,感到厌烦了,甚至也不爱惜了.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购玩具时,只要无害,孩子喜欢,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总之,我们不能把玩具看成是“教具”,不能以为价钱越昂贵的玩具就越能开发智力,不能太功利化。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心灵的首要“雕塑师”,是孩子从幼稚到成熟的指导者。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尽快成熟起来。我们有些家长的抚养、教育孩子中显得有点儿幼稚,除了“初为人父母”,缺乏经验以外,还有望子成龙之心过急、过切的原因,“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判断失误,选择盲目。
家长的成熟,一是靠实践,二是靠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通过学习,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辨别能力。这样,就能在复杂纷纭的社会生活和信息环境中,学会科学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选择,使孩子的抚养、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免得被商业广告所左右。
文章来源赵忠心的博客http://www.haixiababy.com/u/zx2/Blog.aspx/t-47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章 关注智力超常 选择因材施教
学霸智商都是生出来的,后天鸡血没用?科学家也在争吵……
脑筋急转弯智力测验,外国神童都能答对一半,你来试试
05.解析智力《游戏天性:为什么爱玩的孩子更聪明》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对家长“神童情节”的深刻剖析
八道智力测验题,答对四道智商超过130,可惜至今没有人答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