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观郭守敬纪念馆
     经过一年多的修整,郭守敬纪念馆于2018年11月20日重新对公众开放了。在此之前我曾经两次前往,均因修整未能如愿。
    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又称镇水观音庵。1976年修建地铁2#线时,将汇通祠拆除。现在的汇通祠是1986年复建,1988年竣工。新建的汇通祠建筑格局基本依照旧貌,仍在山上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朱墙黛瓦,古朴庄重。北京市将汇通祠辟为郭守敬纪念馆,以纪念郭守敬的历史功绩。
     通往汇通祠的路有两条,山前这条路紧邻西海湿地,一条石阶路直通汇通祠山门。站在湿地中的木栈道上就可以看到郭守敬塑像身后、掩映在绿树中的汇通祠。
     山后这条路紧邻北二环辅路。沿着曲折的盘山路绕到山前,与山前的石阶路相连。沿途有清乾隆汇通祠诗碑、浑仪和简仪模型。




    
     站在汇通祠山门前环顾四周,经疏解整治后新建的西海湿地一览无余。

     郭守敬纪念馆位于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8平方米。纪念馆以“世界名人郭守敬,世界遗产大运河”为主题,系统介绍郭守敬的生平,特别是郭守敬对大都水利系统的规划和贡献,在贯通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延续至今的水利遗产。
     纪念馆设有五个展厅。基本陈列设有:世界名人郭守敬、大都水利开新篇、建大运河树丰碑、前贤遗珍惠后人等四个展厅和一个科普教育展厅。
     纪念馆入口和出口设在汇通祠的山门两侧,正对山门的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大殿,屋檐下悬挂着黑底金字的“郭守敬纪念馆”牌匾,殿前矗立一尊汉白玉雕的郭守敬坐像。这便是纪念馆的第一展厅-世界名人郭守敬。


    走进展厅一,我被天棚上那经纬纵横,星辰交错、不时变换的模拟天体所吸引,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了自公元1231-1303年间郭守敬的卓越贡献。
     郭守敬(1231-1316)幼年跟随祖父郭荣学习天文、水利,17岁时摆刘秉忠为师,刻苦求学11年,成为杰出的水利学家,对河北、宁夏水利及京杭大运河的开通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惠及今人,他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亦蜚声世界,创编《授时历》,领导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制造仪器仪表,多项发明领先世界。
1231年,元太宗三年(南宋绍定四年)天赋异秉承家学。
1245年元乃马贞后四年(南宋宋淳祐五年)15岁,巧思妙手仿浑仪。
1247年元定宗二年(南宋宋淳祐七年)17岁,紫金山上拜名师。
1251年元宪宗元年(南宋宋淳祐十一年)21岁,邢州治水修石桥。
1260年元中统元年(南宋景定元年)30岁,精心研制宝山漏。
1262年面元中统三年(南宋景定三年)32岁,陈世祖治水策。
1264年元至元元年34岁,西夏古渠复生机。
1266年至元三年36岁,芦沟漕运通大都。
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49岁,四海测验制新仪。
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50岁,创制精准授时历。
1291年元至元二十八年61岁,贯通京杭大运河。
1303年元大德七年73岁,智慧之光耀古今。1303年元成宗颁布诏令,不准年已73岁的郭守敬退休,朝廷由此形成一项特殊规定,凡太史令一律不退休,郭守敬86岁卒于任上,归葬故里。


     第二展厅-大都水利开新篇。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的积水潭,是元大都选址的决定性因素,郭守敬修治积水潭,保障了大都供水和漕运,对历史上的北京水系影响深远。






     第三展厅-通大运河树丰碑。
    至元29年-30年(1292-1293),郭守敬主持开凿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工程建成,漕船从此可以直达大都城内,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对元代政权巩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具有重大作用,郭守敬无愧是京杭大运河建设的第一功臣。
      进入展厅,迎面是一个模拟大运河水流进入元大都的沙盘,大频幕上播放着郭守敬建设大都水系的纪录片。
     为了将大运河的水引入大都城,郭守敬从通州到积水潭共设置了18个水闸,可以让货船直接行驶到积水潭的码头。








     第四展厅-前贤遗珍惠后人。一条大运河成就了北京的国都地位。一位水利名匠更把他的一生与北京城永远的烙印在了一起。今天郭守敬曾经勘察规划过的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遵循与文化遗产,永利后人。








   展厅五,科普教育展厅。积水润城,潭泽万物。
   积水潭,数百年的人文积淀与生态涵养并存。一沤碧水,渊澄浩渺中更滋养孕育了无数生物的存续繁衍,营造出了积水潭一派生机盎然、莺飞鱼跃的自然之趣。即便身处北京的中心,却依然能够体会数百年前的自然野趣,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渲染京华绿意的生态系统。
     郭守敬纪念馆凭身份证、北京市老年证领取门票免费参观,没有带身份证只要报一下身份证号,现场负责登记的志愿者也会放行。
     登记处设在入口的左面,这里除了纪念馆的简介外还有明信片和纪念戳,这在国内博物馆和旅游景点中实属少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若没有700年前的他,便没有今日北京城里的水 | 郭守敬纪念馆参观记
郭守敬纪念馆
[首藏作品](6055)郭守敬:打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
《清心镜·积水潭谒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与北京运河
郭守敬纪念馆改造升级重开|郭守敬|纪念馆|大运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