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家民居] 龙南龙光围

      雁飞东南看围屋,听起来很浪漫,跑起来很辛苦。蛇年新春,就这般疲惫而又快乐地在赣粤闽边区客家群落里游弋着。

 


    最早知道客家人,缘自一种奇特的汉语“客家话”;最早对客家文化产生好奇,缘自一种奇异的民居“客家屋”。随着对汉民族大家庭里这一优秀特殊群落(学界称之为“民系”)兴趣的愈来愈浓,走进客家人群落,亲身领略这个带有传奇和神秘色彩群落所创造出的璀璨文化的欲望,便不时地在心头涌动着。于是,蛇年的第一次远行,便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赣粤闽边区,选择了这个客家人密集聚居的三角地带,而串连全程的触点,则是名称不一形态各异的客家文化的典型符号——“客家民居”。

 








    “围屋”、“围龙屋”、“土楼”、“土堡”……,虽然叫法不一,形制亦有差异,但“聚族而居、注重防御”却是这些客家民居万变不离的宗,前者是其社会学属性,后者则是它的建筑学意义。

 












    探寻它的渊源,记录它的现状,拍摄它的影像,是行前拟定的要务,而对其存世状态以及今后命运的思索与担忧,则是在寻访过程中萌发的。

 








    好了,更多的话,我们边看边说。今后一段时间里,怕是要连篇累牍地唠叨这些客家民居了,为了留下这些即将或者若干年后可能成为珍贵资料的影像,我将不厌其烦,将此行的所观所感所悟,忠实、完整地记录下来。

   第一站,先从龙南围屋说起吧。

 


    赣南有“三南”,即以客家人为居民主体或者称之为“纯粹客家人居住区”的龙南、全南、定南三县,散落着大量客家古民居,其中尤以“龙南围屋”最为知名,所以我们将其作为癸巳正月客家民居寻访的第一站。

 

龙光围

 




    龙光围所在的下左坑位于龙南城西约16公里的山坳里,为清源村辖下的一个小自然村,隶属桃江乡。

   出城西行沿丝锻般蜿蜒飘舞的桃江一路寻去,GPS虽不认,但沿途的老乡都知道,尤其桃江乡场一位卖豆腐的老乡,还给出了较为精确的路标提示。

   下左坑很小,仅十余户人家,为谭氏族人聚居的村落,龙光围始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系做木材生意发家的谭德兴毕十年之功所建。

 






    当年,下左坑交通十分不便,出入均须翻山越岭,若用青砖建造围屋,不仅耗资巨大,运输也相当困难。于是,谭德兴就地取材,在坑口附近择址开采石料,从而建成了这座固若金汤的石筑方形城堡式围屋。

 




    龙光围长53米,宽48米,外墙高10米,上下密布瞭望孔与射击孔。四角各建炮楼一座,高四层,且仅向一边突出,御敌时每座炮楼各护一面。

 



 

 






    全围置一正(大)一侧(小)二门,正门直对祠堂,祠堂两侧为偏院,共三进,当为家族辈高望重者之居所。

   环外墙内侧建房屋三层,二层设走马廊,皆与四角炮楼相通。三层无外廊,但屋内皆横向贯通,便于御敌时人员机动。

 














    这是一座居住与防御功能并重的围屋,设计合理,空间宽敞,结构规整,坚固结实,在龙南围屋中堪称上品,与同处一县的“国5”燕翼围、关西围相比,除年代稍晚外,其它方面均不弱,但因地处偏僻,不免倍受冷落,实在有些为它惋惜。

 













(1302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围屋道沧桑——乌石围》
民居建筑奇葩 赣南客家乌石围[组图]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全国第四届“最美的风景杯”旅游名胜大奖赛作品展:熊晓莉
客家民居:洒落在赣南大地的历史文化的珍珠
(家乡印象) 客家龙南,魅力杨村 - 日志 - 他乡客家人 - 上饶交友网 - 上饶博客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