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世遗“网师园”






01.七兜八转来到两座巷门之间网师园正门前,但是至此还没有看到庐山真面目






02.图中显示,我们从(1)处进入,来到访客中心,即往昔的“茶厅”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始建于宋淳熙初年公元1174--118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形成现状布局。几经易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住宅部分共三进,自大门至轿厅(即茶厅)、万卷堂、撷秀楼,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
  网师园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02.来往的文人雅士乘坐的轿子停放之处,这座乃是红木制作的,奢侈精美异常





03.




  第二进再往里走,木屏上是一幅《网师逸隐图》,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网师园的亭台楼阁,房舍池塘。这幅画既是艺术作品可供欣赏,把它作为导游图来安排自己的游程也很恰当。梁上悬挂着匾额“清能早达”。匾额由现代著名书画家张辛稼先生题写。“清能”是清官能吏的意思;“早达”表是早日将发达的意思了寄希望于子孙人品官德好,早日成材。






05.





06.网师逸韵图





  网师园主厅“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被称为江南第一门楼,是因为丰富的独一无二的内容及其艺术价值。
  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雕刻精致,饱经沧桑300余年后仍然古雅清新,完好无损,精美绝伦,享有“江南第一门楼”的盛誉。
  砖雕门楼系第一代园主宋宗元时的故物至今已有二百四十余年历史位于门厅和大厅之间,高约6米,宽3.2米,厚1米,古色古香。顶部是一座飞角半亭,单檐歇山卷棚顶,戗角起翘,黛色小瓦覆盖,造型轻巧别致,挺拔俊秀,富有灵气。屋檐下枋库门系四方青砖拼砌在木板门上而成,并以梅花形铜质铆钉嵌饰,屋檐下枋库门系四方青砖拼砌在木板门上而成,并以梅花形铜质铆钉嵌饰,美观实用。
  门楼南侧上枋嵌有砖雕家堂,供奉“天地君亲师”五字牌位,已有几百年历史,极其精致。
  门楼的砖额上雕着“藻耀高翔”四字。藻是水草,在古代常用作纹饰,亦比作文采,所以这四字就是“文采彪炳,飞黄腾达”的意思。砖额两旁用镂雕手法雕刻着“文王遇尚”和“郭子仪拜寿”的历史故事,砖额之上则是莲藕、蝙蝠、祥云、金钱等浮雕图案。其中姜太公、郭子仪都是寿长功高的著名历史人物,莲藕象征多子,蝠谐音“福”,都是古代常用的吉祥富贵的图案。



07.“享有江南第一门楼”的盛誉的网师园砖雕门楼

09.重修网师园碑





10.





11.历届园主留下的题壁,反光太厉害,凑活看一下





12.





13.





14.大厅是古代住宅中最高大的建筑,网师园的大厅名曰“万卷堂”,以纪念史正志曾建造于此的藏书厅,屋宇高敞,装饰雅致堂”





15.窗前一本芭蕉,是文人雅士的最爱。墙下萋萋芳草,可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16.分花拂柳,聘聘婷婷的少女穿越而来





17.太湖石前面就是彩霞池南岸的“灌缨水阁”





18.




  主院居中为池,荡漾弥漫。池岸低矮,系黄石堆砌,挑出种种岩穴形状,错落作势,下伏水口,望之幽邃。池两端各引出一曲折小溪,贴水平桥一波三折,令人生水广波延、源头不尽之感。环水亭榭小巧轻盈,体积较大的楼馆或障以山石树丛,或退隐于后,不逼压水面,又使园景富于层次深度,建筑虽多而不见其密,池不足亩而不觉其小。





19.彩霞池北风光,左侧为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接片,点击看大图




看松读画轩
   此主室为冬景所在庭中有相传为万卷堂时遗留下的一株古侧柏,轩前罗汉松与古柏传为南宋所植,前者惜于1981年遭冻害枯死;后者挺立池边,高10余米为全园最高物,虬枝遒劲,树干斑斓苍古。





20.古侧柏枯死的树梢,姿态秀美





21.侧柏的腰部依然郁郁葱葱




竹外一枝轩
  为园中春景景点,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而名。墙上又置圆洞门、空窗,益使景色如画。小轩开敞三间,形似走廊而稍宽,与东侧射鸭廊直角相交。小轩北墙正中有一圆洞门,通往集虚斋前的天井。门两侧的矩形洞窗正对天井中的两丛翠竹,沟通内外景物;轩南临池处则有梅花数株,疏影照水。此情此景恰与苏轼《和秦太虚梅早劫》诗句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相合,故取轩名为“竹外一枝轩”。
  竹外一枝轩与池东的射鸭廊以及廊南的半山亭构成一组面对池水的敞开式的建筑群。临池一排轩、廊、亭连成一气。这一组建筑处在将住宅区与园林区分开的墙边,既是从东北角的角度观赏对池月到风来亭、灌缨水阁的观赏处,同时也遮去了身后的部分高墙,避免了住宅建筑侧面的单调和沉重感,形成宅、园间的自然过渡。





22.“竹外一枝轩”




月到风来亭
  亭在园内彩霞池西,六角攒尖型,三面环水,亭心直径3.5米,高5米余,戗角高翘,黛瓦覆盖,青砖宝顶,线条流畅。取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之意,故名。内设“鹅颈靠”,供人坐憩,是临风赏月之佳处。
  绕彩霞池亭榭结构各殊,景观互异。可静赏朝午夕晚、春夏秋冬景物的变幻。

  网师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





23.彩霞池,看三面环水的月到风来亭





24彩霞池,月到风来亭三面环水,左侧有游廊,黄石围岸




   绕彩霞池亭榭结构各殊,景观互异。可静赏朝午夕晚、春夏秋冬景物的变幻。池北“竹外枝轩为敞轩,小巧空灵,简朴素雅,从池南望去,宛似船舫。
  




25.池南“竹外一枝轩”。接片,点击看大图





26.主园区均配以黄石




  灌缨水阁
  灌缨水阁列于彩霞池南,专用以临池玩水。阁名“灌缨”,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的典故,一方面点明其玩水的性质,又藉以关合“网师”、“渔隐”之意。池水在初建时本与沧浪亭前之薪溪相通,这一阁名更显得妥帖巧妙。





27.此图来自网上,谢谢原作者




“引静桥”
  网师园作为姑苏园林中的小园经典,其美妙高超之处则在于精巧清俊,气新韵奇,于咫尺之地营造出一番山水真趣。常在一花一木、一亭一榭的培植与构架中,包含了绝大文章。
  园内之引静小桥在彩霞池东南水湾处,呈弓形,全部采用金山石造就。体态小巧,长才2.4米,宽不足1米,游人至此,三步而逾,故俗称之为“三步小拱桥”。引静桥石栏、石级、拱洞一应俱全,是一座地道的袖珍小桥。桥顶还刻有一形牡丹浮雕,线条柔和,花形秀美,可让人驻足欣赏把玩。
  引静桥下是一条溪涧,自南蜿蜒而来。两岸用写意法叠成陡崖岩岸,藤葛蔓蔓,涧水幽碧,虽涧宽仅尺余,但似深不可测。拨开桥南侧累累而垂的络石藤枝叶,则看到涧壁上刻有“盘涧”两个大字(相传为宋代旧物)。再溯流而上,则有一小巧的水闸立于涧流上游,岸边立有一石,上书“待潮”。桥名“引静”,涧称“盘涧”,闸赋之曰“待潮”三者俱体现了园主的优雅情趣。






28.引静桥,桥名亦幽古




  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





29.初夏也能看到美丽的红叶






30.初夏也能看到美丽的红叶





31.木香花





32.





33.奇特的太湖石





34.出园门


35.苏州市第二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沈德潜(1673年-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年),沈德潜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年)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沈德潜是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他的诗歌多为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沈德潜的代表作品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





36.




37.





38.





39.又见明媚大树,下面还有美味荠菜馄饨和炸河虾饼等着吃货




  如网师园这样的文人园林,其神趣主在“写意”,以极小的空间映出极大的山水意境。
  网师园虽未列入苏州四大园林之中,却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精致园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师园导游词
苏州故事(一)——必游的苏州园林之网师园
漫游姑苏城,悠赏古园林(四)网师园
【庭园】网师园的前世今生
悟读园林教语文
山水之间有座东庭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