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坑儿的几种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和父爱,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然而有些“爱”不仅不是爱,反而会坑害了孩子一辈子。尤其在当前二孩政策全面放开的现实下,长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不仅要关注长子女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关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叛逆等问题,只有家长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正确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孩子的教育才能出现新的转机。
     1.孩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几乎在所有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正所谓“孩子看着自己的好”,所以在有些家长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无论怎么做都是对的。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才造成了有些孩子偏执的人格。
     小童是刚入学不到半年,因为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并差点把那个比他身材弱小的同学掐死,正巧学校的德育主任路过将他们拉开,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而德育主任对于小童的做法自然要进行批评教育,好在德育主任没有任何的体罚行为,然而就是这个很正常的批评教育却惹得小童不愿意再去上学了。因为小童的家长平时在村里说一不二,没有人敢惹他,所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不问三七二十一,直接拉着孩子开车到了学校,然后口出狂言“谁是XXX(学校德育主任)?快出来!我非得打断你的腿不可!”在校长了解了问题的起因后,转身问小童“XXX打你了吗?”尽管小童“恨”德育主任,但好在还是实事求是的回答了“没有”,于是校长转身想和小童的爸爸沟通,然而没想到的是小童的爸爸依然不依不饶,非要找德育主任不行,并且要个说法,此时学校保安及时报了警,派出所的同志也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赶到了学校,一场“悲剧”没有上演。
     知道此事后,尽管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等老师感到委屈并有点害怕,委屈的是对小童的批评教育是正确的,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后教师不能及时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自然会放纵了学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果做教师的不敢管学生,那么学生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很难想象了。害怕的是看到这样的”痞子“家长,这位主任担心再遇到其家长的报复。当然,事情过去了几乎快一年了,家长也没有进行报复,小童还依然在那所小学读书。不同的是小童在看到他爸爸为他撑腰的情况下变的更加肆无忌惮,三天一小错,一周一大错,其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知道他爸爸的情况后,却没有人再敢去批评教育小童。
     我不知道小童在家里会是怎样的表现,也不知道他在学校究竟会肆无忌惮到什么程度,但我敢保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小童不仅学上不下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极有可能会走向犯罪的深渊,只要小童的父亲在对小童的教育中依然这样,小童走向监狱的路就会变的越来越宽广。这样的家长不仅没有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却助推了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这种坑儿的行为尽管只是个案,但是个案的背后却告诉我们:家长对待孩子和老师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学生。
      2.家长的面子最重要。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都讲面子,因为面子几乎就是套在每个人身上的套子,你的面子大,做事也就方便,你的面子小,做事自然就不会那么顺利。然而如果家长的“面子”用错了地方,不仅家长没有面子,而且还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坏的影响。
     小海在小学三年级读书,一次在课上和同学发发生了冲突而打起架来,老师自然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颇,让孩子站在那里半节课的时间,当然这是教师师德所不允许的。然而小海的妈妈因为懂得教师师德的规定要求,非要为孩子挽回面子,要求老师和校长向学生道歉,其实老师违反了规定,在一定范围内道歉也许能削减家长心头的怒火,但是小海的家长却紧紧抓住老师违反师德这一点,要求老师和校长在小童所在的班级里当面向小童道歉,尽管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多次做家长的工作,但家长并没有因此而退步。为了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该老师不得不在小童所在的班级向小童和他的家长道歉,校长也是如此。因为只有道歉才能不让小海的妈妈到教育局告状,学校才不会在年终考核中收到减分的惩罚,老师也不会因此而造成师德不合格的后果。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头一震,因为我知道教师犯错向学生道歉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面向全班的同学连校长都向学生道歉的话,对于那些仅仅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对于老师来说,又会由多么悲凉的感觉?对于小童来说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想到这里我实在不敢再想下去,因为我的担心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得到验证,因为这个道歉会把小童推向敢向老师示威的心理,也会在向老师示威的心理驱使下变的谁都不敢惹他,或许如果家长在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的严重性后有所改变而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这我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或许家长因为校长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都向自己和孩子道歉后而感到很有荣光,但是家长的这个“面子”的背后却恰恰成了其“坑儿”的最佳的导火索。
     3.孩子的不良习惯也是适应社会的需要。我还清晰的记得在我做校长期间的一次晚上值班所遇到的场景。当时已是凌晨快1点了,当我挨个宿舍检查学生就寝情况时,猛然看到在一个宿舍最靠墙的上铺有灯光闪耀,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近那个床位,并在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从他手里将烟头和手机拿到了手中,当时有两个情况令我感到愤怒,一是天那么冷又非常的干燥,孩子竟然不顾学校的三令五申在上铺抽烟,万一睡着了引起火灾怎么办!二是拿到他的手机看到那不堪入目的黄色录像,这样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仅学生没有遵守学校不带手机的规定,而且还竟然在宿舍里看黄色录像,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行为!于是在没有惊动其他孩子睡觉的情况下,我让这个孩子穿好衣服跟着我去了办公室,问他烟从哪里来的,在沉默了近十分钟后他说是他爸爸给他的,一周给他三包烟,再问手机的事时依然还是他爸爸给他买的,并且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他也是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样子,而抽烟和带手机是学校明令禁止的,然而他的爸爸却不顾学校的要求,不问孩子成长的真正的需要,也不顾孩子健康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不正当的需要。
     尽管当时非常的愤怒,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反应,又唯恐孩子被吓跑,所以在做了他的安抚工作后我尽快让他回宿舍睡觉去了。第二天,我直接打了他爸爸的电话,并告知了孩子的情况,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他爸爸的态度比孩子的态度还恶劣,反而质问我“孩子抽烟怎么了!孩子看看片子怎么了!要不他今后怎么适应社会!”看在电话里无法说清楚了,我只好以委婉的口气让他爸爸到学校来一趟,以便于更好的与他进行交流孩子的情况。当然,孩子的爸爸在磨叽了很长时间后还是在第三天到了学校。而到了我办公室他的第一句话就问我打他孩子了没有,好在我当时按捺住自己的火气,既没有打他的儿子也没有多么厉害的批评,而是给孩子讲道理,否则的话我还真的后怕如果我万一气急了打了他的孩子,那么事情就复杂了!
      当然,后来这个孩子因为与其他同学发送冲突而大打出手后转学了,而就在转入新学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孩子因为打架没有沾到便宜后向他爸爸告了状,而他爸爸在没有任何的犹豫下便带着一帮人赶到学校门口将另一位学生狠狠的打了一顿,因此他爸爸被拘留,再后来听说这个孩子最终还是因为抢劫而被判了七年徒刑。
     4.孩子早恋可以原谅。早恋是孩子青春期阶段可能会出现的一个心理现象,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号青春期早恋问题,就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多少的负面效应,如果家长不能处理好孩子的早恋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影响到孩子的成绩。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刚进入高一的上学期就要求家长帮助他转到另外一个比现在高中稍微差一点的学校,理由只有一个“想换个环境重新来过”,看到这个理由,似乎感觉到孩子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但是在仔细思考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非要转到比现在的高中还差点的学校?”在讨论来讨论去后,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可能原因就是他的所谓的“女朋友”就在那所学校读书,于是我反复做朋友的工作,以期引起他的高度的关注,并动员他做还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能答应孩子转学的要求,就这样在反反复复中过去了近半年,直到最近朋友又谈及到这个话题,并且态度非常坚决的同意孩子转学,想到再做任何的劝解工作基本上没有了任何的意义,我只能无语而对了。
      诚然,每个人都会走过青春期,每个人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大抵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但是我始终坚信一句话“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才是最佳的选择”,在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谈恋爱的时候谈恋爱,这样的才能减少生命和生活的成本支出,反之亦然。如果家长盲目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那么孩子不仅不会在转学后更加努力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时刻和他的“女朋友”在一起而影响到了学习,并且还有可能会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而出现更加难以想象的问题。·
      以上真真切切发生的事,让我再次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次感觉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此再次提到家庭教育问题,既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一种隐隐的不安和对孩子的担心,也是出于对家长的一种唤醒,唤醒那些还迷迷糊糊的家长们,千万不能再执迷下去,否则您的行为不仅帮助不了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我不祈求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也不祈求家长能够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只是希望家长们能够从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角度,站在为人父为人母的角度,站在为孩子今后能够独立生活,能够健康成长的角度,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的站位和对孩子成长的站位,如果家庭教育能够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如果家庭教育能够和学校教育紧密的配合,当然是我最希望得到的效果了。
     很多人说“孩子其实就是家长的影子”,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这些看似朴实的语言其实包含了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对孩子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无论家长职位多高,财产多少,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成长有多么的健康,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而家长是孩子个性成长的重要人物和关键力量,如果家庭教育偏离了轨道,如果家长不考虑自己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家长将学校和家庭当作对立面,我想孩子的教育问题就真的成为大问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月家访季来了,如何准备?要不要送礼?家访注意事项爸爸妈妈要弄清楚!
德育缺失致使的“养大再杀”
关于父母经典语录
班主任优秀德育论文
相约不只为了冒泡
一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