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一种极简的教育生活
           人类自诞生起,教育就已如影随形了,哪怕只是简单的耳传口授,哪怕只是懵懂的模仿,其实都可以称得上教育,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的不断的超越自我,对于教育的理解才出现了诸多复杂的分析和理解,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教育并冷静的对待教育时,其实先辈们早就把教育阐释的非常清楚明了。
     从教育目的上来说,梁启超认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柏拉图指出“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如此等等,其实就已经把教育的目的解释的非常清楚了,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再围绕教育目的进行太多的争论,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教育不断完善受教育者的心性,不断增强受教育者的能力,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素养。
     从教育手段上来说,雅斯贝尔斯的解释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还简洁明了,”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看起来很简单的三句话,其实包含了教育的全部真谛,然而,我们当下的教育却恰恰在此方面有所缺失。我们往往更加注重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教育新技术的应用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因为新技术和现代化的教育能够更直观的向受教育者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但是仅仅靠新技术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却又忽略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那就是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人的教育,而且还是通过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从教育关系上说,教育所面对的关系说白了其实就是教和育的关系,在教和育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等关系,这其实也是由“教”所构成的相关教育的词汇的关系的总和。然而,我们在理解和处理教育关系中,有时候忽左有时候忽右,如我们往往太过看重了“生”的地位,而出现了对“师”的漠视,所以频频出现的欧师事件才让我们惊醒,比如我们往往太过注重了“教”,而缺少了对“学”的关注,无论我们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们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改革,我们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学,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但是我们教育出现的问题则恰恰体现了对“学”忽略,这当然与教育政治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因为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教”是完全可以受控的,我们可以控制教师的教育行为,我们可以以数字量化的形式来左右教的行为,而至于学的怎么样也只是通过对教师教学结果或者升学结果来衡量。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简化教育关系,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学向生成转变,因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往往是通过学而生成的知识的重新建构。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或者完全有必要将教育生活简单化,过一种极简的教育生活,不陷于无休止的争论,而是将教育的关注点放到“学”和“生”上,将学当做知识生成的手段,以人性化的教育,影响并感染受教育者,关注教师的道德情感,关注教师的教育情怀,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成,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从而推动深度学习,将教育变得更富有生命的意义和色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一位教师的肺腑之言:我们对教育现代化存在严重误解
教育创新观念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思考:高考是不是教育?
走出教育的十字路口
读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有感(教师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