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课风难止源自评价观偏差

尽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发文,严禁中小学校在暑期成建制地补课,但一些学校依然我行我素。前两天,在湖南长沙,就有部分中学因暑期全班集体补课并收取费用,而被《长沙晚报》曝光。

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补课?

这与政府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教育作为公共服务,政府每年都有大量的财政投入。有了投入就要看绩效,而且最好是量化的数字。因为中考、高考的成绩和排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自然成为政府考量教育系统的重要指标。有了这样的考核压力,大家自然会想法设法去争取好的名次,补课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与社会的评价观有很大的关系。社会评价一所中学水平高低时,依据的是唯一的尺子,那就是学校的升学率。每年中高考成绩揭晓之后,社会上最热衷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将学校按照中高考成绩予以排名。一所学校的排名上去了,会得到各方的赞誉;一所学校的排名降低了,自己就觉得很无趣,常常在众人眼里抬不起头来。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学校自然会特别在意考试成绩和排名。

这与教育的质量观有很大的关系。衡量一位教师的教育水平,标准是什么?在不少学校里,就是中考和高考的升学率。在绩效评价和奖励方案的制定上,一个班级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越多,班主任所获得的奖励就越多;一位任课教师在考试中的平均成绩越高,所获得的奖励就越多。依次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教师们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奖金,而是自己的声誉。

为了规范办学行为,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暑假前都会发文严禁中小学校暑假成建制补课。还制定了相关的处罚规定,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停牌、学校负责人不能评优、教师取消晋级以及职称评定的资格等等。但暑期补课依然频频发生。

一些学校之所以敢于违禁而行,除了上述政绩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的影响之外,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也是事实。年年发同样的文件,年年都有违规行为,这本身就说明这一禁令缺乏权威性,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尺度把握上的灵活度,大家心照不宣,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只要一个学校开始补课,其他学校就会立即跟上,以免自己在这场“竞赛”中掉队。

从另一个角度看,招生考试在当下依然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不可回避的一道门槛。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便在今后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走得更坚实些,因此大多数的家长对学校暑期补课是支持的。一方面,学校补课就是自己的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学校补习收费比校外培训机构要低,在价格上也具有优势。家长和学生的这种内在需求也是暑期补课欲罢不能的原因之一。

看来,要解决中小学生节假日补课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让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从多方位来认识教育、了解教育,学会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各具特质的学校;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法规的执法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让补课像“破窗效应”那样蔓延出去;三是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暑期生活,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社情民意,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上海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两次参加OECDPISA测试,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了上海的基础教育在世界的方位。有了这样的基础,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在暑期不能补课,社会能够理解,学校积极配合,家长也表示支持,禁令执行起来也就顺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动了孩子的幸福?
孩子为何频频出走
老师不让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是谁的错
教师岂是万能?谁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育锐评:补课“有害”,谁来“除害”?
专家点评|中考生负面情绪如何疏导?且听各方献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