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阳甲秀楼、黔明古寺



贵阳访古不顺,甲秀楼在修,黔明古寺不古。这一天是2018年3月26日。
甲秀楼在贵阳城南的南明河上。遥看:甲秀楼在水中央,朱脊碧瓦,水光环之山色衬之,若佳人伶俜。思忖古人赋名甲秀,名副其实。

甲秀楼浮玉桥头的“城南遗迹”牌坊做工不错,尤其是那八只石狮。它们不是惯常的坐、卧姿态,而是下山猛狮。其后,在浮玉桥上有“涵碧亭”。因维修的遮挡,只能看到亭柱上由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镌刻的半截对联“水从碧玉--,人在青莲--”。甲秀楼重檐飞脊灵动欲飞的身姿,让人心生爱怜。可惜关闭维修,无缘入内摩赏。 

 甲秀楼建造伊始,并不是为添形胜,奠基人万历二十四年贵州巡抚江东之,是希冀贵阳“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也就是说起文峰塔作用。果不其然,楼成贵阳横空出世众多名家大方。从明末“诗书画三绝”杨龙友,到“明末贵州第一奇才”谢三秀;从清史称清诗人之冠者、《康熙字典》修撰官周起渭,到敦促戊戌变法的李端芬;从近代刻铜三大家之一姚华,到“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谢六逸……英才不断!
横跨南明河的浮玉桥全长不过百米,桥面也不平直。浮玉桥的造型优美,七个桥孔,将桥下的涵碧潭勾画出七个月亮门。甲秀楼倒映在涵碧潭上愈发有种:“有美一人、在水中央”的意境。
 

甲秀楼高约22.9米,为木结构阁楼,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始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始建,十年后建成。当时先在沙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1981年,甲秀楼原样重修,楼基部分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重建涵碧亭过程中,发现楼阁底层石墙中嵌有诗碑,重修后有八块诗碑复嵌于底层楼壁。“甲秀楼”三楼额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后散失。“秀”、“楼”二字的两块后被寻到,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楼顶层外面。2006年05月25日,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甲秀楼前原竖有铁柱二根,一为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镇压古州(今榕江)苗民,收聚兵器,铸铁柱标榜功绩;二为嘉庆二年(1797年)云贵总督勒保镇压兴义布依族王囊仙起义,收聚兵器所铸,两柱皆有铭文。二根铁柱现存省博物馆。(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甲秀楼景区除了浮玉桥、甲秀楼外,还有翠微园。翠微园是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因维修无缘一见,颇感遗憾。

翠微园是贵阳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距今约600年的明代建筑。据说这里本来是一片寺庙和园林。"龙门书院"的名字是康熙47年(1708年)贵州巡抚刘荫枢更名。刘荫枢于康熙“四十七年,擢贵州巡抚。贵州苗、仲杂处,号难治。荫枢至,绝馈遗,省徭役,务以安静为治。疏请广乡试解额,设南笼厅学,以振人文。先后请改石阡、丹川、西堡、宁谷、平州、大华诸土司,设流官。开驿道,自云南坡至蕉溪二千馀里。又疏言贵州钱粮课税仅十馀万,邻省岁协饷二十馀万,稍愆期,军士悬额待饷。请豫拨二十万储布政使库。部议持不可,疏三上,诏特允之。其后红苗叛,饷赖以无绌。乌蒙、威宁两土司相仇杀,四川巡抚年羹尧遣吏勘问,土酋匿不出,疏闻,命四川、云、贵督抚按治。荫枢先至,遣使招谕,威宁土酋听命,乌蒙土酋亦自缚出就质,咸原伏罪释仇,苗以无事。”(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清同治年间进士刘蕴山所撰174字长朕: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沼,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崖疆半壁。恰好马矢碉隳,乌蒙箐归,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居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拥,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摘自百度,鱼有删改。) 






离开甲秀楼,鱼和先生沿滨河路步行前往黔明古寺。

黔明古寺亦在南明河畔,两地相距二公里左右。南明河两畔有临河园林,樱花怒放,一扫这日天空的阴霾。

寺前的广场上有市民在跳舞唱歌,和寺院应有的肃穆不搭。俗世的欢愉与出世的寂寥本就是两相对照。

黔明古寺山门前的石坊矗立在滨河路路堤处,为了拍照只有下到南明河河堤。南明河对岸建筑中有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这一路建筑还算和谐,拍照数张。择其二上传。

黔明古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自该寺创建以来,命运多舛。经过寺庙--祠堂--寺庙--佛学院--佛教协会等身份转变。1985年和2006年两度修葺后,黔明古寺旧貌换新颜。新增建的寮房、偏殿、法堂、钟鼓楼、石山门和山门外的石坊等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黔明寺坐北朝南,中路山门、影壁、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两厢为客堂、斋堂等建筑。 

一入山门,映入眼帘是台阶之上的照壁。它身后的大殿飞檐如同照壁自身羽翼!

这哪里是照壁,分明就是前殿--天王殿!弥勒在前,韦驮居后。“大肚能容天下事,开口笑劝世间人”;“直对慈颜崇法化,横挥宝杵振禅宗”。



照壁后是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
大殿内鱼环顾拍摄了佛坛和柱础石,黔明古寺的年代感寄托在它们身上。大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菩萨三坐像,阿难、迦叶立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庄严肃穆。 



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大悲阁”匾为赵朴初所书,贵阳本地书法名家陈恒安楹联:“誓愿宏深处处现身说法;慈悲广大时时救苦寻声”  

观音阁内供奉千手观音坐像,善才、龙女分侍两旁。 

 观音阁后方为三重檐歇山顶藏经楼。

 楼内一层为玉佛殿,供有由缅甸请来的玉佛,楼上庋藏佛教典籍。

观音阁左右两厢分别为面阔三间、上下两层的客堂、斋堂、僧寮和方丈室。





黔明古寺不大,方寸之地布局严谨,尤其照壁的独特运用让鱼赞叹!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贵阳访古,下期继续访古:贵阳文昌阁、阳明祠


有关链接:
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国重点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咸丰年间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六阿弥陀佛像;新建藏经楼,藏有宋版影印《碛砂藏》一部共593册,《频伽藏》一部共414册。弥陀殿后为地藏殿。其他如方丈室、客堂、僧寮均修建齐全。广妙曾开期传戒二次。1946年广妙圆寂后,续宽继任住持,先后开期传授具足戒、沙弥戒各一次,本市及外县僧尼来此求戒者甚众。每逢佛教重大节日或农历朔望,黔明寺都对信众举行受三皈依仪式,每次数十人或数百人。重大节日如释迦牟尼诞辰及每年三次观音会,参加活动的四众弟子约数千人。
黔明寺历来是贵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时期,高僧太虚法师和禅宗大德虚云路经贵阳,均在寺内讲经说法,听众踊跃。1943年在寺内开办过两期战时僧尼训练班。1944年,佛学月刊《海潮音》由上海迁到黔明寺发行,曾出版两期,后迁回上海。1945年,西藏圣露活佛在黔明寺传授“密乘教法”,受灌顶的有王希仲、双清、拓鲁生等知名人士。1949年初,贵州佛教分会设于黔明寺,向全市僧尼颁发会员证及徽章;又设黔明佛学院在寺内上课,后因经费拮据停办。解放后(1949年后),黔明寺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佛像被毁,经籍被焚,僧众离散。1983年起,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客堂、斋堂、僧寮、办公楼、山门等。 
 
 有关链接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甲贵阳,黔灵园灵黔境
推荐 甲秀楼-清代贵阳八景之一,被称为“鳌矾浮玉”
【原创】2010国庆南行记(10):贵阳地标甲秀楼
贵阳南明河与甲秀楼
贵阳甲秀楼夜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