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题都出来了,你还问为什么要阅读?
大家好,我是柳柳妈。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考语文。
语文作文是家长朋友们最关心的话题,考试一结束,各个媒体大号就抢着曝光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了。
全国卷I讲述了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的故事,让学生谈一谈对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这几个历史人物的感受与思考。
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
作文题干里提到的这几个历史人物的介绍,中学语文课文《王者何贵》和中学历史书中都有一定涉及。但是题目要求的,并非简单的让考生答出齐、管、鲍是哪国人,以及这几位的人物关系,而是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成800字的文章。
如果考生不知道“齐桓公逐白鹿,登门访士”,不知道被称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尊王攘夷”的典故,不知道“管鲍之交”的由来,估计连80字都难写出来,更不用说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了。
齐桓公拜相
而北京高考微作文中的一题,直接把课外阅读的话题抛出来: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谈谈你的看法和观点。
如果孩子自身一直没能开启这些大部头名著的阅读,他该如何进行比较,谈出自己的观点来?会不会直接顺着题目的“坑”往里跳,写出否定名著价值的旷世奇篇?
再看海南的高考题,题干第一句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考生以“带你走近”(补充一个地名)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主持词。并且明确要求考生在文章中介绍该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和著名人物,挖掘背后的故事。
作文中要求必须写到的这些元素,有多少是只学好课内知识就能达到的?而且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的了解还不够,想得高分,还要去挖掘历史人物和故事背后的文化渊源,发表属于现代青年的一番领悟和思考。
即便是没有直接考到名人典故、历史文化的高考作文题,也会要求考生立意清晰,主题明确的去表述对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认知。
高考作文,本质就是让考生在短短的三四十分钟之内,将十几年间学习到的语言文化知识,凝练成一篇主题鲜明,语言通顺流畅的文章。至于能否得高分,还要看文章立意是否深刻,有没有经过独立思考之后的个人见解,遣词造句是否有文采……
说了这么多,算不算回答清楚“读书对于考试是否有用”这一问题了呢。
如果仅仅这样来理解读书的作用,一定是片面的,因为阅读能力在考试中的体现,绝不仅仅是在作文中。例如题量和难度都在递增的语文阅读理解,文学常识题,体现思辨精神的政治题,越来越讲究分析理解能力的历史题,甚至是带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物理题,无不需要在大量阅读中锻炼出迅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考“阅读和写作”,不再是考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最终都汇聚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和观点。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篇课外阅读笔记都会鼓励孩子在摘抄好词好句之外,写出自己的感受。读一本书,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把它读完,而是这本书最终在我们脑袋里留下了什么,这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有经过长期的阅读和积累,脑袋里沉淀下来的“财富”多了,才能让我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每一次写文章时旁征博引,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有文采。
当然,我们所说的阅读材料,一定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完善孩子知识结构,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形成良好价值观的的优秀文学著作。
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建议孩子认真去读,因为其中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经过岁月洗练,仍被推崇的经典文学作品。
关于教育部书单以外的部分,以后柳妈会和朋友们一起进行筛选,分类,再向大家逐步推荐。
阅读是我们应该穷尽一生去进行的一件事,它带给人的益处也是终身的、巨大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去引导呢?
阅读不应该对所有孩子做统一要求,和学习其他知识一样,应该分层进行指导:
对于阅读习惯已经很好的孩子来说,家长只要保持正面引导,持续给孩子更新书单,给予精神激励即可。
对于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但学习习惯还不错的孩子,家长需要做到的是定期布置阅读作业,并且结合孩子的兴趣点,找一些带有趣味性的读物,日积月累之下,孩子逐渐能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对于没有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也没养成的孩子,父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学习和阅读,柳柳最初的课外阅读也是这样开始的,每天抽半个小时进行亲子阅读,一开始是我读给她听;后来是我们一起拿着书,她指着我读;逐渐的,她就可以自己一边指着书一边读了。
阅读一定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通常是不爱阅读的人会觉得辛苦,喜爱阅读的人总能从牙缝中挤出时间来读书,沉浸在深度阅读中让他们觉得无比享受。
对于阅读时间多久为宜,目前并没有定论,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七成以上的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一个小时,甚至有的人一年也没有读完一本书。
对于想让孩子开启阅读,又觉得时间不够的朋友,不妨从点滴做起,一天如果能用上15分钟读10页书,也是可以的。这样一个月就可以读完300页,大概是一本书的厚度,那么孩子一年至少可以读完十二本书。
高考前有一句话很流行:请相信自己刷过的每一道题,熬过的每一个夜,都会成为你在考场上从容应答的底气。
我想把它改写为:请相信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记住的每一个故事,写下的每一句至理名言,都不会被辜负。它们会成为推动你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的力量,会装点你的言谈举止,提升你的气质和品味,丰富你的生活,最终成为你整个人生的底色。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高考作文题说明了什么?
家长孩子都想知道:如何将阅读量转化成语文成绩?
“语文为王”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对提高高考语文成绩的五大作用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析(五)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集及审题立意点评
齐桓公、鲍叔牙和管仲,三人发生啥事,能成为今年高考作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